当前位置:首页 > 聚焦东方 > 评论

成本大幅提升工资负担重 如何为中小企业减负纾困

2020-06-28 10:06     解放日报

受疫情影响,本市中小微企业集中反映成本大幅提升,74%的企业反映停工期间员工工资负担重,47%的企业反映采取防疫措施提高运营成本,31%的企业面临订单违约赔偿风险。如何提振中小企业信心?近日,市人大常委会举行优化营商环境代表建议专题督办会,针对代表在人代会以及闭会后提交的相关建议进行现场督办。

企业核名准入如何清账

“政府出台一系列惠企政策,但落地时存在‘堵点’,能否用差异化方式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加灵活和宽容的政策?”市人大代表韩若冰很关注企业登记准入这一环节。今年人代会上,他提交了一份为企业核名准入清障提速的建议。他在此前的调研中发现,目前上海对于新企业注册核名环节的限制依旧严格。现有的核名系统对同音字认定不区分声调,许多不熟悉核名规则的创业者,仅在核名阶段就要被拖延一至两周,甚至更久。

企业核名准入如何提速?市监管局在督办会表示,今年4月,在浦东新区、自贸试验区及临港新片区开展名称登记告知承诺制改革试点。简政放权的同时,配套推出完善救济处理途径、强化强制更名等措施,努力做到放管结合,形成闭环。据介绍,选择名称告知承诺制的企业,将由企业名称自主申报系统进行计算机自动比对,实时导出比对结果并告知可能存在的法律风险。申请人作出相关承诺后,登记机关不再对企业名称是否与他人近似等情形进行人工审查。企业名称登记速度从改革前的“一天”提升到“实时”。下一步,名称告知承诺制改革将视试点情况逐步向全市复制推广。

        入黑名单有无机会修复

在市人大代表张润斌看来,2019年以来,上海发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超10万例。信用惩戒震慑作用增强。信用惩戒制度在实施过程中也有很多问题值得探讨。比如,信用惩戒范围不断扩大,但给予失信行为主体的通知渠道没有相应扩大,导致很多企业和个人要去办理业务时才发现自己被列入“黑名单”,失去基本的异议权和整改权。“行政处罚和社会信用是两码事,不能滥用失信惩戒。”市人大代表郭康熙也认为,出台社会信用条例,谁是执行主体,要界定清楚,不要让企业受困于此。

市监管局称,目前,市场监管、农委、文旅、人社和交通等部门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了严重失信主体名单的制度管理。比如市场监管局针对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缺乏有效通知的问题,通过列入前发布提示公告、信息提示和电话催告等方式,指导即将被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的企业纠正违法行为。市人社局对用人单位被列入拖欠工资“黑名单”将提前书面告知,听取其陈述和申辩意见。

张润斌建议,细分失信行为等级,区别惩戒失信行为主体。市监管局表示,在实践中,有的单位结合自身行业领域特点和应用场景需求,就相关信用信息进行分类应用。比如,在申领新能源汽车牌照和购车补贴时,申请人须信用状况良好,不存在各类税费欠缴等失信行为信息。

还有代表建议,实施失信惩戒的同时,也要引入信用修复机制。据悉,这项工作本市已在推进。截至目前,全市共受理修复申请1257项。(记者 王海燕)

原标题:成本大幅提升工资负担重 如何为中小企业减负纾困

市人大举行优化营商环境代表建议督办会

【责编:倪珺】
原标题:成本大幅提升工资负担重 如何为中小企业减负纾困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