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聚焦东方 > 访谈

浙江永康高镇村:“五大环境”助力“共富”,“富了口袋”也“富了脑袋”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访永康市东城街道高镇经济合作社党总支书记、高镇股份经济合作社社长王根红
2021-08-31 10:20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微信截图_20210830130229

王根红接受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采访。记者沈贞海/摄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永轩、陈川、记者沈贞海

8月28日,在风景秀美的永康江畔高镇文化礼堂书画社里,墨香四溢、掌声阵阵。来自中国美术学院的青年书法家郭建党博士应浙报光荣浙商智库专家陈加斌先生之约,到访“浙江书法村”——浙江省永康市东城街道高镇村,交流文化、切磋书法、挥豪泼墨尽显风华。

永康市东城街道高镇经济合作社党总支书记、高镇股份经济合作社社长王根红表示,郭建党博士不仅仅送来了书法技艺、留下了书作品,更是为高镇村的书法文化提升“润色增彩”,增强了村民们文化强村的信心。

高镇村是一个清澈溪水环绕、商业繁荣的富裕村庄,也是“十八蝴蝶”飞舞的村庄。在党员干部的带领下,高镇股份经济合作社历经数十年的蝶变,成了“浙江书法村”“美丽宜居浙江样板”双百村、“中国十大幸福村庄”。

王根红,这位1959年出生、1988年入党、1992担任高镇村支书的老党员,2008年获评“浙江省新农村建设带头人‘金牛奖’”、同年获评“浙江省优秀共产党员”,2015年获评“浙江省千名好支书”。1993年4月始连续当选为永康市第十二届至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2005年3月始连续当选为中共金华市第五次、第六次党代会代表。2008年2月始,连续当选永康人大第十五届、十六届常委会委员。他对高镇的发展充满了感情与信心。他说,要实现“生活富裕、精神富足、文化富强”,既要“富口袋”,还要“富脑袋”,这是全体高镇股份经济合作社党员干部与社员的共识。

生活富裕:集体经济从无到有 村民经济收入水平蝶变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别看如今高镇股份经济合作社的资产达到1.5亿元,集体经济年收入达1200万元,社员收入仍在不断提高,但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高镇村民却过着看天吃饭的艰难生活。

说起高镇村这翻天覆地的变化,离不开三个重要的转折点:

第一个转折点要追溯到1982年的冬天。当时,在村党员干部的提议和带领下,高镇村自筹资金,把南溪边500亩溪滩改造成桑园,建起蚕桑基地,并投资20多万元在桑园内安装固定喷灌,呈现出“千条卧龙喷甘露,百亩桑园现彩虹”的奇丽景观。喷灌装置不仅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也让更多村民积极投入蚕桑业中。渐成气候的蚕桑养殖也成为当时村民增加收入、改善生活的一条捷径。

时隔十年,毗邻城区的高镇村迎来了一个新的转折点。1992年2月,历经5年时间的打磨,乡、村联办五金市场的方案最终敲定,并于同年年底成功创建了中国五金城。经过多年开发建设,五金市场发展一路高歌猛进,升格为“中国科技五金城”,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进一步带动了高镇村级资产、集体经济“双增长”。

第三个转折点出现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当时正值永康市加快城市化进程时期,位于城东的高镇村成了永康新城区向东扩张的首选黄金地段。牢牢把握这一重要历史机遇,高镇村两委积极作为,搭建好政府与村民之间沟通的桥梁,主动为市政府分忧,让出土地,并成立村合作基金会,以弥补村集体配合市政府征地负债的1000多万元。考虑到高镇村实际情况,市政府同意返还村里116亩土地。村两委审时度势,外出调研取经,确定“腾笼换鸟”战略,通过“以商招商”发展第三产业的思路,大胆实践,在“返还地”上建成商业区。

对于高镇30多年来的每一个发展节点,王根红如数家珍:如今,商业区内从事电子商务的企业超200家,年营业额超4000万元,覆盖了文化用品、休闲用品、家居用品、小家电、电动工具等领域。前些年,高镇股份经济合作社还在金城路、巴黎商街、双股金钗建成商业楼出租,增加集体经济收入。

精神富足:党员干部踏实干事 人民群众吃苦耐劳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回顾高镇股份经济合作社走来的每一步,看似天时地利,但最离不开的却是“人和”,即党员干部踏实干事。

就拿今年移坟工作来说。高镇股份经济合作社有270多穴坟墓位于田川未来社区的规划圈内,如不及时迁移,将严重影响“未来社区”这个省重点工程的进度。“坟墓迁移是基层工作中最难做、最得罪人的,群众有抵触情绪很正常。”王根红说,“党员干部带头干,再难也要上。”

时间紧、任务重。今年正月,高镇股份经济合作社便组织人员前往坟山“现场办公”,反复测量、制定方案,为的就是把准备工作做得细之又细,减少后续的矛盾。3月10日,高镇股份经济合作社召开移坟工作动员会。3月20日,老党员王长青带头对自家坟墓进行迁移,充分发挥了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在整个移坟工作中,高镇股份经济合作社还调动了老人协会的力量,大家不计较个人得失,齐心干事。截至目前,移坟工作已完成99%。

移坟工作仅仅是高镇股份经济合作社党员干部冲锋在前的一个缩影。在王根红的带领下,党员干部大力发扬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的“三牛”精神,并化“三牛”为“三干”,即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苦干,为责为民敢担当的实干,集智取长勇创新的巧干,不断创新方式方法,练就“铁铮骨”,提升“精气神”,形成“头雁效应”。

文化富强:“十八蝴蝶”让高镇精神文化“展翅高飞”

“今年我们要打造五星文化礼堂,现在我们所在文化礼堂就是在七月份刚刚落成的。”王根红说,高镇本土文化氛围浓厚,通过文化礼堂展示高镇的风土人情和近年来各项建设成果,凝聚正能量。

现在的高镇股份经济合作社党员干部与社员,既“了富口袋”,也“富了脑袋”,充分体现了文化软实力提升带来的综合竞争力增强。

近年来,高镇股份经济合作社努力将文化建设打造成金名片,以文化振兴推动乡村振兴。享誉海内外的“十八蝴蝶”就是由高镇人精心创作的。这个富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俗节目,经过几代人探索改进日渐丰富成熟,不断受邀参加各地演出,赢得国内国际诸多荣誉,被誉为“江南文化奇葩”,2008年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由“十八蝴蝶”产生联想创作的村歌《“十八蝴蝶”飞起的地方》,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颁奖晚会上获得第二届中国村歌“十佳歌曲”和作词作曲银奖。2019年,第二首村歌《幸福高镇》出炉,广受好评。

借助“十八蝴蝶”文化内涵,“厚德、自强、创新、腾飞”的高镇精神得以“展翅高飞”。《高镇报》从2005年创办至今,每月一期从未间断,成为目前永康市唯一一家村级“机关报”;2020年,创办了省二级幼儿园高镇幼儿园;市图书馆东城分馆落户高镇,为社员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续修《高镇村志》,记录改革开放以来高镇各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该村志已经走出国门成为对外交流的“使者”;书画爱好者定期交流书画作品,今年,高镇村成功创下“省级书法村”……安居乐业、文化富强是社员生活的真实写照。

如今,高镇已经成为一个富有乡情记忆的地方,一个富含文化韵味的地方,一个幸福指数越来越高的地方。

“未来,我们要更好的打造六大‘环境’,既要有优秀的居住环境、教育环境、医疗环境,还要营造优秀的营商环境,更要有富美的文化环境、精神环境。要让高镇社员和在高镇创业发展的人们分享六大‘环境’,共享‘共同富裕’果实。”

诚如王根红所言,这个永康江畔的美丽村社,集聚了碧水蓝天,现代城市的优势资源,绿树成荫、经济繁盛、文化兴盛、人民幸福,“共同富裕”写在了每个新老高镇人的脸上,写在了他们的心里,也写在了高镇的每个日日夜夜里。

微信截图_20210830130423

高镇“十八蝴蝶”。王子庭/摄

微信截图_20210830130201

城村景相融的高镇村鸟瞰图。王子庭/摄

永康江畔的高镇村,宜业宜居宜游,一步一景,处处胜景。沈贞海 摄

永康江畔的高镇村,宜业宜居宜游,一步一景,处处胜景。记者沈贞海/摄

【责编:倪珺】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