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聚焦东方 > 新闻

智能柔性协作有多顺滑?中科新松推出“睿可”系列新品

2025-07-10 15:32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睿可MR73B擅于“智能升降”与“灵活调度”

睿可MR73B擅于“智能升降”与“灵活调度”。

中国发展网讯 记者缪晓琴报道 不再满足于单一的精度与负载竞赛,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已开始更具自主决策、环境适应性和人机协作能力的多维进化。7月9日,中科新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科新松”)正式推出睿可(rico)系列新品——睿可MR73A与睿可MR73B。这两款产品采用拟人化设计,依托环境感知与柔顺控制技术,实现了复杂工业及商业场景下的安全协作。

技术创新的价值最终需要落地于解决实际问题。近年来,中科新松不断打磨和积累自主导航、AI视觉识别、力控算法等核心技术,推动机器人角色从被动的“生产工具”向具备自主能力的“协作伙伴”升级。

无论是工业4.0追求的柔性智造,还是服务业升级所需的智能体验,“更像人”始终是核心诉求。这对机器人的自主移动、理解环境、安全交互提出了更高要求。在中科新松看来,“人机协作”不止限于替代人力,而是让机器人接管重复、繁重、危险或枯燥的任务,从而释放人类员工去从事更具创造性和更高价值的工作。

据此,中科新松此次推出的睿可系列新品,大幅提升了机器人在复杂动态环境中的适应性和协作潜力,成为具备“手”与“腿”协作能力的智能伙伴。

睿可MR73A是智能交互的移动多面手

睿可MR73A是智能交互的移动多面手。

在仓库、工厂、展馆等复杂场景中自主移动,拥有多物体识别能力,灵活执行搬运、拾取、巡检、导览等多样化任务……睿可MR73A代表了更强大的“手”与“脑”的结合,是一个可智能交互的移动多面手。这款拥有27个自由度的双臂机器人,通过“双臂柔顺控制”和“智能感知”两大核心技术,实现了作业方式的创新。

移动速度接近人类行走,天生就会自主导航、避障,还会自主充电,充电时长仅需2小时……睿可MR73B则有效打通了空间限制,能够在物流仓储场景中能自如适应不同高度的货架进行存取作业,或在产线上下料环节满足不同工位的高度需求,成为优化物流效率的关键一环。

同一个时间节点推出定位互补的两款人形机器人,这样的双线布局有何深意?

“凭借对核心部件自主研发的深厚积累,中科新松能够在相对统一且自主可控的技术平台上进行差异化产品开发。”中科新松相关负责人表示,这种产品策略不仅能够提升生产力,更将推动“人与机器共同创造”的理念,真正实现从人类需求出发,让技术与人类共同进化,共同创造更智能、更高效的工作方式与生活体验。

【责编:倪珺】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