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导报讯 记者邱爱荃上海报道 一个平台,好课荟萃,不同年龄、不同地域的人们能够齐聚“云端”,感受知识的魅力;一堂观摩课,在裸眼3D、全息影像等技术的应用下,使得数学课和地理课更加生动有趣……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时代浪潮中,上海市卢湾高级中学积极响应数字化转型试点应用场景的建设需求,持续推进数字技术与学校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及创新应用。
据介绍,该学校携手上海联通公司,充分整合双方优势资源,合力打造基于 5G 的创新课堂教学项目,积极探索契合信息时代发展需求的学校建设、管理和教学模式,力求为学生提供更具创新性、实效性和个性化的教育体验,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征程中迈出坚实而有力的步伐。
科技引领未来,创新点亮教育。该项目依托 5G 网络广连接、低延时、大带宽的显著优势,结合元宇宙、全息、虚拟现实、视频分析等前沿技术,构建了结构化、全覆盖、普适性、沉浸式的 5G + 创新教学空间场。元宇宙互动空间、全息课堂空间等多种创新教学空间投入日常教学,不仅满足了各类前沿教学场景对高速网络的严苛需求,实现教学空间高效运转,还能与异地教学空间实时互动。课堂视频 AI 分析技术对课堂实况进行数据采集与分析,用精准数据量化教学成果与质量,推动学校教学空间实现数字化升级。
上海市卢湾高级中学校长何莉介绍说,教学模式创新是该项目的一大亮点。学校创设素养本位课程教学新模式,构建以学生素养发展为导向的课程教学评一体化实践模式。通过构建科学教育育人矩阵,形成素养导向课程任务群,并开发专属配套评价量规体系,采集、分析学生素养发展数据,精准绘制学生科学教育素养发展能力画像,推动教学从 “如何教” 向 “如何学” 转变,培养创新人才。 大数据能力在项目中得到充分应用。以创新教学空间为载体,以人工智能课程群为资源,项目采集学生课堂参与、作业、考试等多源数据,深度分析挖掘,为教师调整教学策略、学生制定个性化学习计划提供有力依据,实现精准教学与个性化辅导。同时,基于数据构建的科学教育素养评价体系,全面客观评价学生,驱动育人方式变革。
据悉,该项目成果已成功入选教育部、上海市、黄浦区多项典型案例,基于项目成果成功完成相关学科课题研究活动及论文发表等。未来,项目有望进一步推广,为更多学校数字化转型提供宝贵经验,助力教育事业迈向新高度,开启教育数字化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