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聚焦东方 > 评论

浙江金华:主城崛起,奋力书写婺城“春天的故事”

2025-02-13 15:04     中国发展网

微信截图_20250212200839

中国发展网讯  “人勤春来早,实干正当时。”2025年2月12日,农历正月十五,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暨深化重点产业链培育大会召开,区领导为企业家佩戴红围巾,以一座城市的名义致敬企业家、礼赞奋斗者,一起见证城市与企业的双向奔赴,共同汇聚政企合力大拼经济、大抓发展的强劲动能。

奋斗,在春天开启。此次会议,是全面深入贯彻省委“新春第一会”精神,落实全市企业创新发展大会工作部署,全面吹响婺城“扛起主城区担当、展现核心区作为,努力为高质量赶超发展提能级开新局作出更大贡献”的“集结号”,是加快实现婺城“主城崛起”的冲锋号,全面彰显了区委区政府强链兴业、赶超进位的坚定决心,更蕴含了深厚的感恩情怀、昂扬的奋进斗志以及求真务实的实干精神。

微信截图_20250212200649

春风浩荡,新意满目。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是党中央赋予浙江的光荣使命,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上下的核心任务。婺城是金华的主城区、核心区,是金华高质量赶超发展提能级开新局的主战场。

在刚刚过去的2024年,婺城牢牢扭住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这一核心任务,紧扣“一个首要任务、三个主攻方向、两个根本”和“十项重大工程”,锚定“港”“廊”“链”主战场,顺势而为、乘势而上、聚势而强,用一组组飘红的数据,展现了婺城担当,拼出了婺城精彩,坚定了将婺城打造成为步步登高、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的金华主城、都市核心的信心。

信心来自发展基础坚实稳固。2024年,婺城GDP突破400亿元大关,首次上榜全省“工业大区”,大婺城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全省第2,创历史新高,出口增速全市第1、创10年新高。

信心来自工业结构不断向优。全年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7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192家,规上工业企业中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占比已达44%。近三年来,婺城外贸出口增速从2021年全市末位跃升至全市第1。

信心来自民营经济卓越贡献。民营企业是婺城赶超发展的硬脊梁,贡献了57%的生产总值、68%的税收、100%的外贸出口;民营企业是婺城科技创新的强引擎,贡献了全区90%以上的研发投入,获得专利等占全区企业的近96%;民营企业是婺城吸纳就业的主力军,提供了82%的就业岗位,吸纳了1.47万人留婺就业。

信心来自战略机遇叠加释放。近年来,婺城始终坚持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相关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精准把握政策窗口期,主动作为,积极融合国家发展战略,推动了婺城一批批大项目落地成景。近三年来,婺城累计完成城市更新投资超400亿元,长湖湾、城北(新狮)等片区城市更新得到快速推进;累计完成综合交通投资180亿元,是之前三年的2.5倍,罗洋作业区开放运营、乾西作业区加快建设,建成投用G60高速婺城互通、金兰快速路、上华至琅琊公路等一大批枢纽项目,有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行稳致远。

实干争先、赶超发展这一年,婺城的每一次进步、每一份荣誉,都凝聚着无数“奔跑者”“实干者”“奋进者”的心血与汗水。

时代大潮奔腾向前。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是“十五五”规划谋划之年,推进今年各项事业意义重大、任务艰巨、使命光荣。期待广大企业家根植婺城大地,与婺城相互成就、共生共荣,用坚守诠释责任、以奋斗展现担当,有力托举婺城赶超发展、争先进位。

微信截图_20250212200704

 

一年之计在于春,全年要“出彩”,开局必须“精彩”。

此次大会就是要向全社会鲜明宣示区委区政府高质量发展民营经济的坚定决心,动员全区上下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这条主线,以更大的勇气魄力、更强的担当作为,持续深化科技创新,引领和推动全区各项事业发展不断取得新突破。

“实体经济是婺城发展的脊梁,民营企业是婺城经济的主力。围绕做强民营经济,加快主城崛起,政府将下非常之功,同时,也需要企业出非常之力,政企同心、携手奋进,强链兴业、赶超进位”。婺城区委书记帅朝晖的话语掷地有声。“强链兴业、赶超进位”,8个字既是目标,更是决心。

强链兴业、赶超进位,必须紧盯有效投资“引擎”。扩大有效投资、提高投资效益,是经过实践证明能够应对下行压力、推动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途径。一直以来,婺城区委区政府积极贯彻“项目为王”的发展理念,把重大项目建设、扩大有效投资作为经济工作和提升城市品质的重要抓手,大干项目、干大项目,以高效率的项目建设,带动高质量投资、推动高质量发展。近三年来,累计招引落地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41个,其中10亿元以上20个、是之前三年的两倍。今年,婺城力争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实现政府投资只增不减,民间投资百花齐放,不断夯实民营经济发展后劲。

强链兴业、赶超进位,必须坚持“产业”和“平台”两手抓、两手硬。一个重大项目可以改变一番面貌,一条产业链将为婺城发展创造环境。此次会议描绘了婺城“能聚财”产业强链发展路径。其中“能”是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产业,力争产值突破100亿元;“聚”是电动工具产业,力争产值突破25亿元;“财”是轻量化新材料产业,力争产值突破55亿元。同时,聚力做强婺城经济开发区,推动其与白龙桥镇区镇融合,计划腾出2700亩以上用地空间,引进10个以上重大产业项目,并在人才、资金、基础设施配套等方面继续向婺开区倾斜,赋能传统产业升级、民营经济腾飞。

强链兴业、赶超进位,必须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婺城崛起赢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婺城是一座拥有1800年历史的“千年州府”之地,这片充满活力和文化底蘊的古城,培育了一批批拥有滴水穿石、格物致知、孜孜以求的钻研精神,勇立潮头、善抓机遇、敢闯敢试的拼搏精神,更有海纳百川、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眼界格局的优秀企业家群体。一直以来,区委区政府坚定不移将科技创新作为发展的根本动力,连续三年获评全省市县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考核优秀单位,营商环境事项一次性化解率全省第1。目前,以师大创新城为核心融入浙中科创走廊建设,推动师大创新城南片区单元控规调整,支持浙江光电子研究院申报浙江省重点实验室,强“廊”优“城”战略初现成效,将承载起婺城破局突围、跨越赶超的殷切期望,在婺城大地形成新质生产力竞相涌现的生动局面。

春归万物生,奋进正当时。此次大会提出的战略目标、创新路径、发展举措,切中婺城赶超崛起、争先进位,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难点、堵点和痛点,为婺城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指明了方向、鼓舞了干劲。

微信截图_20250212200718

改革春风劲吹,时代新潮涌动。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之年。今天的婺城,行进在厚积薄发、爬坡过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当前,面对发展瓶颈和激烈的区域竞争,面对日益加剧的竞争态势,昔日的“标兵渐行渐远、追兵悄然逼近”之态,已悄然转变为“标兵日益强大,追兵已然靠近”的局面,不进则意味着倒退,即便是缓慢前行,亦等同于退步。全区上下务必弘扬改革精神,坚定走好“改革路”,打好“改革牌”,以改革应变局、开新局,坚决清除发展道路上的“拦路虎”和“绊脚石”,方能把婺城优势变成发展胜势,不断提高婺城在全省全市发展大局中的位势,在砥砺奋进中书写主城崛起“春天的故事”。

如何唱响婺城赶超崛起最强音,站在新的历史节点,婺城如何勇扛时代使命,以大抓落实书写崭新答卷?

“一往无前”抓项目。拉高标杆、克难攻坚,以强劲开局推动经济高质量赶超发展。重大项目是一地经济活力和潜力的关键指标。一座港、一架桥、一条路、一个产业……重大项目的开工投用,不仅给人们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也在无形中注入经济动力,改变城乡面貌,凝聚社会信心,重塑地理格局,为区域经济发展带来强劲动力。一季度开局首战至关重要。我们要围绕“千项万亿”新建项目要在全市率先实现100%开工,省、市集中开工投产投运项目10个以上这一目标,以项目看发展论英雄,为主城崛起注入强劲的底气和动力,为实现全年好、全年稳奠定坚实基础。

“一天不误”强执行。完善清单落实、通报晾晒、督查督办等机制,确保各项举措落实落细。要始终把民营企业家当自己人,把优化营商环境当头等事,坚持真抓实干、务求实效。切实做到始终与婺商同奋斗,以最优政务环境让企业家“轻装前行”,以最优政策环境让企业家“信心提振”,以最优助企服务让企业家“倍感暖心”,全力把婺城打造成创新的新高地、产业的新蓝海、资本的新港湾。

“一丝不苟”转作风。大力弘扬“六干”作风,领导干部带头躬身入局、亲力亲为,部门和乡镇(街道)担当履责、协同发力,切实当好推动经济发展的“行家里手”。对涉企事项,要事不过夜、看准就干,尽快分解目标、细化任务、制定举措,对明确的责任“一套人马抓到底”,对具体的难题“一根竿子插到底”,确保上下贯通、高效执行,干就干成、干就干好,让企业家和每一位在婺奋斗者安身、安心、安业,挺直腰杆、放手打拼,以超常规的力度和举措真正扛起主城担当、实现主城崛起,为全市大局作出更大贡献。

胸中有丘壑,凿石堆山河。越是“吃劲”越要再加把劲,赶超发展就是要“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向最难之处攻坚,追求最远大的目标,于你、于我、于婺城皆是如此!(婺轩评、沈桦;本稿图片均据婺城发布)

微信截图_20250212200756

微信截图_20250212200732

微信截图_20250212200813

微信截图_20250212200828

【责编:倪珺】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