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聚焦东方 > 评论

郭金喜:增强共建共富合力,推动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的“金华实践”

2023-07-19 14:54     中国发展网

中国发展网讯 20年来,浙江金华创造性地贯彻落实“八八战略”,有效实现了中心城市的能级提升与欠发达县域的快速发展:全市常住人口净增超220万人、总量跃居全省第四,占全省常住人口的比重升至10.8%;全市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全省平均水平的比值分别提升3.3和12个百分点至97.7%与94.85%。与此同时,武义和磐安两个山区县的GDP分别增长8.09倍和7.56倍,均高于同期全省的平均水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较大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一 推动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的探索与成效

1.以建设中心城市为引领。多年来,金华紧扣“群城聚市”战略,以规划统筹、交通联通、产业共建、生态共治、民生共享等方面的创新举措迭代升级共建共享机制,着力提升市场体系、产业链条、交通网络和公共服务配置等方面的全域一体化、同城化水平,积极发挥浙中城市群带动金华乃至浙江中西部经济社会发展的增长极功能,不断以市域牵引力赋能山区县域内生发展。一方面锚定全国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建设,构建集高速公路、快速路和轨道交通为主干的快速交通网络,打造浙中城市群“一小时交通圈”。目前,全市正由“县县通高速”向“县县通高铁”迈进,根本性地提升了磐安等山区县的可达性和经济区位。另一方面着眼动能培育大力推进山区县飞地经济建设。成立于1995年的金磐开发区开创了全国生态补偿的先河,成功探索出集“精准扶贫、异地开发、生态补偿”功能于一体的飞地经济发展新模式,每年为磐安贡献1/2的工业总产值和1/3的一般预算收入,被评为全省小微园最佳实践案例、省山海协作升级版最佳实践案例,入选省共同富裕首批最佳实践。以此为基础,永康-武义和金义新区-磐安“产业飞地”、东阳-磐安“消薄飞地”、义乌-磐安“科创飞地”也在不断探索推进。

2.以坚持绿色发展为导向。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遵循“生态是可以富县的,生态好不仅可以富县,而且可以让老百姓很富,是很高境界的富”这一重要指示,磐安始终坚持“生态富县、生态富民”战略,持续优化“1+3+3”绿色产业体系,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县、国家级节水型社会,入选全省第一批低碳试点县、首个生物多样性友好城市建设试点。截至2022年底,全县累计打造“磐安山居”品牌农家乐50家,获评五星级农家乐14家,占全省1/5,景村融合助力乡村振兴入选首批浙江省文化和旅游促进共同富裕最佳实践案例,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497元,排名升至山区26县第20位。武义始终坚持“生态立县”战略,围绕“温泉康养名城、绿色智造基地”总体目标,不断优化绿色发展体系,全县森林覆盖率74%,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3.2%,被评为下山脱贫全球典范、全球绿色城市、全国生态养生产业示范基地,入选“两山”发展百强县,2022年实现全县地区生产总值(GDP)320.53亿元,位列山区26县第9位,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647元,位居山区26县第13位。

3.以打造产业集群为支撑。活跃的民营经济、庞大的交易市场和特色产业集群,是金华经济保持活力和山区经济快速发展的根基所在。受市场集群、市场采购贸易改革、自由贸易区建设与电子商务发展的推动,包括武义和磐安在内的金华各县市区积极利用义乌商圈优势,充分利用“义新欧”中欧班列和中国(金华)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等改革红利加快产业集群的培育与转型升级。依托资源禀赋,磐安持续打造休闲旅游和中医药健康两大百亿级产业集群,武义大力发展生命健康产业集群。依托产业外溢与共同发展,武义成为金华打造世界五金产业集群的重要基地;磐安成为金华现代建筑产业集群和金华影视文化产业全域化发展的重要支撑,建成浙中影创城、万影达两大文化影视产业园。着眼战略新兴产业,积极推进新能源和新材料产业创新型集群建设,磐安着力培育专精特新和隐形冠军企业,积极推动电子信息等产业向高端智能发展,2022年规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3.57%,工业出口交货值31.78亿元占全县出口总额的77.49%;武义聚焦“2+1+X”产业赛道,积极推动新材料产业园扩园,加快光电产业园建设,2022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占GDP比重达3.18%,科技创新指数连续两年居山区26县首位,“数字乡村”百强县第6名。

4.以完善共建共富体系为助推。按照“大金华、大盘子、大统筹”的要求,金华启动八婺同心·共建共富“十百千万”(十县区域联动、百镇共建强基、千团联千村、聚万名乡贤助共富)结对行动进一步驱动区域均衡协调发展。2022年全市共落地179个共建项目,总投资达16.6亿元,有效帮助欠发达乡镇的发展和山区县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的提升。值得一提的是全市妇联系统,基于多年组织来料加工的优势着力打造“巾帼共富工坊”,构建起“人才培育+供应链整合+直播培训+创意设计+项目孵化”的来料加工转型升级产业链。其中,磐安8个乡镇(街道)探索出“中国结+直播”共富工坊模式,帮助1000余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武义建立来料加工共富驿站近300个,带动试点乡镇低收入劳动力1000多人。聚焦民生福祉,以市域统筹增强山区县优质公共服务可及性。2020年以来,市行政服务中心等相关部门积极梳理出110项政务服务高频事项,通过业务系统延伸、网上代办、一窗平台受理等方式,实现“全市通办”,6个县市区实现跨区域供水,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低保标准实现全市统一。

二 进一步提升山区县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思考

值得注意的是,金华市特别是山区县的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依然较为突出,是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严峻挑战。从发展不充分看,2022年金华市人均GDP78086元,为全省人均GDP的65.9%,而磐安仅为63796元;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金华为58080元,比全省平均低2222元,武义和磐安又分别比全市平均低15433元和21601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武义和磐安仅相当于2099元/月与2025元/月。从发展的不平衡看,区域差距、城乡和收入差距依然较大,高发展高均衡与欠发达低均衡的组合特征较为明显。2022年,义乌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是武义和磐安1.83倍、2.14倍;全市城乡收入比仍达1.95,武义和磐安更是超过2.0分别达2.05和2.01。

究其深层次的原因,既有中心城市带动不足、生态保护与发展致富矛盾尚未根本性破解等传统因素有关,也与共建政策的时间效应有关。高水平打造共同富裕先行示范金华样本,实现浙中崛起和山区县高质量跨越式发展,需要咬定中心城市建设目标不放松,直面问题与掣肘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增强各方面的共建共富合力。

1.以产城融合进一步做强中心城市。城市是现代经济增长的空间引擎,以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培育新的增长点,是深入贯彻落实“八八战略”的根本要求。紧扣高水平建设内陆开放枢纽中心城市的新定位,聚焦金义一体化、全域同城化,坚定“2+4+X”产业导向打造跨县域产业带和市域产业集群,放眼长三角,跳出金华发展金华、跳出山区发展山区做大飞地经济,以重大项目、重大平台为牵引,全力做强金义主轴,促进周边区域形成整体,把浙江第四大都市区撑起来、把增长极强起来、把山区带起来。

2.以城乡融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乡村发展的不平衡与不充分,依然是金华与两个山区县的短板与挑战。当前,全市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不足50%,其中磐安县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仅为31%,着眼“人”“钱”“地”,深入推进 “两进两回”行动,探索多元化乡村集体经济实现形式和退出机制,加强乡村运营与田园综合体建设,着力盘活土地和房产等闲置资源发展高附加值的乡村特色产业集群,加强“艺术乡建”对普通乡村的精神生活共富效能。着眼拓宽“两山”转化通道,研究制定生态涵养区产业发展“正面清单”,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着眼于结对帮扶,做好就业帮扶和技能培训工作,多途径解决就业问题,充分发挥公益慈善与志愿服务对乡村的赋能作用和第三次分配功能。

3.以三生融合着力拓宽“两山”转化通道。生态资源是山区县最大的战略资源,生态优势是山区县的最大优势,化生态优势为发展优势加快发展,既是山区县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根本出路,也是山区县的使命与责任担当。要进一步支持山区县建立健全绿色GDP核算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做强缩小区域差距和城乡差距的绿色引擎。聚焦产业准入、规划用地、项目招引、投融资服务等方面,明晰产业发展的模糊地带,解决产业发展的堵点问题。借鉴常山“两山银行”和丽水森林碳汇交易等实践,集成政府、金融机构、社会资本各种力量,建立健全生态资源交易平台,让零散、闲置、低效的生态资源通过项目招商、连片开发。健全多元化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更好地体现“谁保护谁受益”,不断提升生态保护成效。创新下山安居模式,为下山安居提供多样化选择。(作者郭金喜,系浙江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MPA(党务与群团管理)教学中心主任,经济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责编:倪珺】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