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聚焦东方 > 评论

推进韧性城市建设,提高风险应对能力

2021-01-27 12:10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1596167921124

城市发展愈来愈受关注。“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的浙江金华城市一景。于兴勇摄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强化历史文化保护、塑造城市风貌,加强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和社区建设,增强城市防洪排涝能力,建设海绵城市、韧性城市。当前,国际疫情持续蔓延、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加剧、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如何提高应对风险挑战能力、推进韧性城市建设,是一项亟待破题的重要任务。

“韧性城市”是防灾减灾领域使用频率很高的概念,也是国际社会普遍认可的城市建设理念,它代表着未来城市发展方向。韧性城市是指城市或城市系统能够化解和抵御外界的冲击,保持其主要特征和功能不受明显影响的能力。“韧性城市”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当灾害发生时,城市能够通过一定的方式抵御、吸收和化解外界对其产生的影响;二是城市能够从灾害中快速恢复,保持城市功能正常运行。当前,我国处于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的转型、转轨、转变时期,突发事件多发频发,社会风险无处不在。如何增强城市“韧性”,让突发事件和灾害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最小化,这也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理念的具体体现。

一、当前韧性城市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理论研究不足。韧性城市是一种全新的城市规划理念。我国韧性城市建设处于起步阶段,尚未确立符合我国城市实际的韧性城市理论框架体系,包括基本理论、指标体系、规划方法等,没有形成行之有效的韧性城市测度指标体系,思想认识、理论研究和相关法规建设等比较滞后,实践过程中对其概念、外延缺乏足够认识,存在相关概念的模糊及实施的盲目性。

(二)氛围尚未形成。全社会形成城市韧性文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韧性城市建设更需要居民的共同参与和协作配合。目前,城市和农村居民风险灾害意识薄弱,参加应对培训少,对相关知识缺乏了解,日常隐患较多。在风险防控工作中,不少社区过份依赖社区干部,群众参与度不高,“干部干、群众看”的现象比较突出。缺乏群众参与应对风险的社区平台,没有统一的宣传渠道和平台。

(三)联动难度较大。一是规划衔接难。韧性城市建设牵涉许多规划。在韧性城市规划过程中,如何处理韧性城市规划与现有规划之间的关系,实现不同规划层面的对接,提高规划的可操作,任务艰巨。二是部门协调难。韧性城市规划编制及实施主体涉及规划、建设、交通、水利、应急等诸多部门,需要多部门、多行业共同协作。现有行政体制下还缺乏一个部门,能够协调相关部门有效联动配合和监督相关措施实施。二是资料收集难。韧性城市规划需要收集大量的数据资料,这些资料分散在不同部门,统计时间不一、口径一不、标准不一,使用难度大。

二、推进韧性城市建设的建议

(一)强化顶层设计。以提高城市韧性度为统领,先期开展相关前瞻性研究,构建韧性城市建设的理论体系、指标体系、规划方法和相关建设管理及技术标准,为相关规划编制提供借鉴和参考。将各类灾害防治工作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体系,让韧性城市理念和思维融入“十四五”规划体系各领域,具体包括经济韧性、设施韧性、服务韧性、治理韧性、生态韧性等等。建立科学合理的城市灾害风险评估方法,及时发现潜在风险,为韧性城市建设提供有效支撑。

(二)完善工作体系。建立韧性城市建设领导小组,学习借鉴各地开展韧性试点的有益做法和经验。完善制度相关的规划、政策和设计,加强城市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形成城市综合防灾救灾格局,对巩固防灾设施等做出明确制度安排。系统构建多专业、多部门、全社会协同应对的工作机制。加强多方联动,健全城市综合风险管理体系。分级分类开展城市风险普查,建立城市风险账本。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灾害发生时为居民提供安全和基本生活保障,降低灾害损失,帮助灾后快速恢复。

(三)形成多方合力。一要发挥政府的主导性作用。政府应及时公开风险灾害,发布风险控制工作进度和落实情况,科学进行公共资源的调动和配置,强化部门风险管理职能,落实风险责任,确保各类主体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二要发挥社区的基础性作用。加强社区专业人员配备和日常培训,建设完善社区应急设施的,夯实城市应对“突发病”的基层基础。三要发挥社会组织的协作者作用。发挥社会组织机制灵活、覆盖全面、资源多元和触角广泛等优势,增强其安全评估、管理咨询、技术维护、保险服务和宣传教育等作用。四要发挥居民的主体性作用。加强社区参与、公众参与,增强社会文明和防灾减灾教育,开展有特色的应对风险科普活动,组建应急志愿服务队,定期组织城市应急演练,提高全民应对城市“突发病”能力。

(四)加大新技术、新装备应用。在技术塑造的“新”城市背景下,打造“空、海、地”全覆盖一体化安全智能平台,融合政府、商业、交通、医疗、消防、气象、环境、公安等多部门数据,加大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传感网与物联网、机器人与自动化系统、智能建造、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混合现实、共享经济等泛智慧城市技术应用,提升风险预警、监测、指挥、处置水平,增强应对风险、挑战的信心和能力。

(五)推进公共应急工程建设。严控中心城区人口和建筑规模,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在建成区结合城市更新计划,补齐韧性城市建设短板。在新建区全面实施海绵城市、综合管廊、城市绿廊、地下空间等韧性城市细分领域建设。提高韧性城市建设社会参与度,鼓励社会资本投向韧性城市建设领域,提高韧性基础设施和韧性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将韧性城市建设项目纳入 PPP 项目管理。(作者:金余根,系农工党党员、金华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

【责编:倪珺】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