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聚焦东方 > 新闻

以峰会为新契机 推动中国-中亚贸易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2025-07-11 12:16     中国发展网

中国发展网讯 6月16日至18日,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在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隆重召开。以“中国—中亚合作高质量发展年”为主题,本次峰会深化了“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的经贸合作,更是推动中国-中亚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里程碑。在全球贸易与地缘政治风险加剧背景下,此次峰会释放出中国与中亚国家坚持开放合作、共谋发展的强烈信号,为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注入了强劲动力。

峰会成果丰硕,夯实贸易高质量发展基础  

峰会在平等、相互尊重、互惠互利原则基础上达成的经贸成果超出预期。六国领导人共同签署的《阿斯塔纳宣言》和发布的《中国-中亚峰会成果清单》,为未来合作指明了方向,特别是在贸易领域取得多项突破性进展。  

在贸易便利化方面,六国承诺加强“智慧海关、智能边境、智享联通”交流合作,推进口岸互联互通、通关便利、海关事务互助等方面的务实合作,这些措施能进一步降低非关税壁垒,简化海关程序。

在贸易结构优化方面,峰会重点推动新能源装备、机电产品、现代农业技术等领域的贸易合作,显示出双方贸易结构持续优化的良好态势。

在新兴领域合作方面,六国同意加强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新兴领域合作,而且中哈签署的《进一步深化电子商务合作的谅解备忘录》,标志着双方在数字贸易领域的合作迈出实质性步伐。

合作基础坚实,巩固贸易高质量发展优势  

中国与中亚国家山水相连,经贸合作源远流长。中亚地区具有区位和资源优势,而中国拥有技术经验、完备产业链以及超大规模市场,双方在经贸合作上具有天然的互补性。近年来,双方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在巩固传统合作领域的同时,不断加大在新能源、数字经济等新兴领域的发展力度,为贸易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首先,政策沟通持续加强。中国已与中亚五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建立起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机制。此次峰会期间,六国同意加强海关、质检、税务等部门的协作,支持贸促机构、商协会及相关组织在贸易投资促进方面密切合作,为贸易高质量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其次,设施联通成效显著。2024年,新疆阿拉山口、霍尔果斯铁路口岸过境中欧(中亚)班列超1.6万列,达16414列,同比增长14%,中欧(中亚)班列过境数量在全国占比超半数。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D线建设稳步推进,为贸易往来提供了有力支撑。  

再次,贸易畅通成果丰硕。根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今年前5个月,中国对中亚五国进出口快速增长,已达到2864.2亿元,同比增长10.4%,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中国已成为中亚国家的主要贸易伙伴和投资来源国。  

最后,民心相通不断深化。教育、文化、旅游等领域的交流合作日益密切,为双方经贸合作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前景广阔,抓好贸易高质量发展落实  

面向未来,推动中国-中亚贸易高质量发展需要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落实。

一是持续优化贸易结构。在巩固能源、矿产等传统优势领域合作的基础上,重点扩大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现代农业装备等高附加值产品贸易。贸易与投资并举,助力中亚国家实现初步工业化,构建投资与贸易相互促进,互利共赢的中国-中亚产业链、价值链体系,提升中亚国家与中国贸易发展的合作深度与可持续性。

二是加快推进中国-中亚在数字贸易领域的合作。充分发挥中国在数字经济领域的优势,通过教育培训、标准联通、合作投资等渠道,全方位帮助中亚国家提升数字基础设施水平,共同培育跨境电商、智慧城市等新业态新模式。支持企业在跨境电商、数字支付、智慧物流等领域开展合作,打造数字贸易合作新高地。  

三是完善双边贸易合作机制建设。加快推进中国-中亚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实现报关、检疫、税务等单证跨境电子化传输,简化通关手续,务实推进口岸互联互通,为企业创造更加便利的营商环境。加强金融合作,扩大人民币结算规模,为企业提供更加多元化的融资支持。

四是深化绿色低碳技术和标准方面的合作。加强在新能源技术研发、绿色标准制定等领域的合作,特别是光伏组件、风力发电机组等产品的标准对接,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挑战。支持中亚国家发展可再生能源,推动中国-中亚绿色技术合作,实现新能源贸易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

五是多举措推进人员往来便利化。一是简化签证手续,为商务、旅游等短期来华人员提供便利;二是提升交通互联,完善跨境公路铁路网络,增加直航航班;三是优化通关服务,设立边民互市贸易区并规范管理,同时为各国公民提供高效通关便利,全面促进区域人员流动与交流合作。

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的成功举办,为中国与中亚贸易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更成为推动双边贸易发展的强劲引擎。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只要我们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深化各领域务实合作,就一定能够推动中国-中亚贸易迈上新台阶,为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作者:浙江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李玉花  浙江财经大学国际学院教授柴志贤)

【责编:倪珺】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