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讯 “金外从不搞‘填鸭式’教育,而是希望同学们能够真正把学习看作是提升自我的途径而非应试工具。”
“金外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在模拟政协社团的历练赋予了我在北京大学‘强基’面试场上敢于发言、逻辑清晰的优势。”
在7月2日上午举行的学校招生宣讲会上,金华市外国语学校(以下简称“金外”)优秀学子王尔芃、魏佳豪倾情开讲,分享他们高考勇夺浙江省内152、180名的励志故事,畅叙三年前选择金外的炽热情缘。
金外高考创佳话:无顶尖生源,创顶尖质量——连续两年高考勇夺全省前100名共4人、上浙大预估线达20%。2025届高考成绩再创辉煌,何煦以总分702分喜获全省72名,7位学子位居全省前500名,创新(1)班平均分超特控线73分。
王尔芃:中考市区前100名结缘金外
王尔芃,25届金外清北班学生、模拟政协社团社长,以高考总分697分位列浙江全省152名,其中语文133分。
她在发言中动情地说道,金外最吸引她的地方在于学校尊重个体差异、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探索自己擅长的方向。
金外践行“让每个人成为更好的自己”理念,为不同天赋的学生搭建成长阶梯。
一是打造清北班拔尖平台,通过语数英的培优课、各科培尖讲座等拔高课程在团队中互相扶持、取长补短。
二是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只要是用功自觉的学生,老师都会不遗余力地教导,比如班主任会在每次月考后向家长反馈学习成绩。
三是饱满的校园活动丰富成长体验,校园科技节、《雷雨》《麦克白》戏剧之夜、十佳歌手、体艺节等等,都是日常学习生活中五光十色的点缀与欢笑,即使进入高三下学期,金外学子仍然有每月一次的表彰大会、有倒计时100天毅行活动、倒计时50天登尖峰山活动。
魏佳豪:中考超名校线3分邂逅金外
魏佳豪,25届金外清北班学生,以高考总分696分位列全省180名。
他在发言中同样指出,金外不仅构建了独具特色的尖子生培养体系,更是营造了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特别提及了班主任提供的“办公室定制自习”服务,让他在数学瓶颈期获得每周3次的一对一思维训练。
他坦言道:“无论老师们手头上还有多么棘手的工作,他们总是会第一时间帮我解决,偶尔还会分享零食和水果,让我得以精力充沛地继续学习。”
除了学习,魏佳豪在《雷雨》展演和《麦克白》展演中都承担了班级导演的职责,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他说道:“自己的领导组织能力得到了锻炼,文艺素养得到了提升,受益匪浅。”
“金外相较于其他学校,假期更多,作业更少,使同学们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个性化学习应对各种困难与挑战。金外毕业的学生,也许不会是应试最拿手的,但绝对是最懂得学习与生活的人,是最有后劲的人”,魏佳豪同学自豪地总结道。
价值引领“生长型”教育生态
在宣讲会现场,该校党委书记范启尧以17年办学数据显示:“无顶尖生源,创顶尖质量”的教育奇迹——2011届首届高考重点大学率不到50%,到2024届、2025届连续两年跃升至82%;从2012届1人总分跻身全省第98名,到2024届3人勇夺全省第26名、52名、106名;从2013年创立首届创新班,到自主培养第一位学生考进清华大学、现在几乎每年都有清北生。
“金外高考佳绩的背后,最大的经验是办学模式的创新!”他详细阐述学校独特的“四四六”办学模式,生动介绍了“先进而实在的办学理念、严谨而人本的管理方式、优秀而敬业的教师团队”,重点解读了学校的办学优势和人才培养特色。他表示,学生的能力素养比考试成绩更为重要,“过程快乐、学业优秀、外语一流、素质全面”是金外一以贯之的育人目标。
金外的魅力,藏在“理念先行、体系支撑、人文浸润”的教育生态里:这里的师生、同学关系,是 “并肩奋斗与温暖同行” 的共同体——老师不仅教知识,更懂孩子的迷茫与梦想;同学不仅是竞争者,更是追梦路上的同行者。(沈贞海、刘玉秀、郑江瑶、滕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