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聚焦东方 > 发展聚焦

产能恢复了,药企“信心回来了!”

2020-04-17 10:49     解放日报

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上海生物医药产业面临着艰巨挑战,也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在本市相关部门精准施策、高效服务“助推”之下,行业内一大批创新企业、龙头企业努力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危中寻机、化危为机,在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两条战线逆势上扬。

政策“破壁”带来发展新机遇

2月28日,作为上海首家实现线上脱卡支付的公立互联网医院,徐汇区中心医院贯众互联网医院迎来了首位医保患者。医生线上问诊,医保在线结算,药品配送上门,医患之间的“最后一公里”终于打通,常见病、慢性病患者真正实现了足不出户享受实体医院同质服务。

为全面服务疫情防控和统筹做好日常医疗保障,本市医保部门推出“医保12条”措施,适时提出支持“互联网+”医疗服务试行纳入医保支付,为互联网医院进入寻常百姓家打破了关键性的制度“壁垒”,也给相关医疗信息技术企业带来了广阔市场前景。据统计,截至3月底,全市8家互联网医院已完成网上医疗咨询服务8.62万人次,诊疗服务1.06万人次,开具处方3060张,实现医保在线结算总金额70余万元。

近日,又有8家社区卫生中心接入在线诊疗服务。上海“健康云”的开发运营方万达信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姜锋介绍,首批80余家社区卫生中心将接入上海“健康云”在线医疗平台,让“互联网+”医疗下沉社区,更加贴近群众。

服务升级注入发展新动能

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市场按下了暂停键,企业的生产经营却是一刻也等不起、慢不得。风浪之中,政府部门唯有主动跨前、精准服务,才能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连日来,市医保局先后走访国药控股、上药控股、恒瑞、豪森、辉瑞、美敦力、赛诺菲、武田等中外生物医药企业近40家,就企业关注的“药品集中采购”“创新药和新技术新项目加快准入”等问题深入沟通、听取意见、现场答复,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

“本来以为审批通过要等半年后,没想到短短半个月就完成了。”前几天,美敦力公司大中华区心脏节律业务副总裁黄芳收到了公司“MICRA无导线心脏起搏器”审批通过的通知。除了支持企业积极开展创新研发,上海还努力优化办事流程,为企业复工复产注入新动能。市医保局在疫情期间有序开展自费药品、新增医保谈判药品、一致性评价药品、临床紧缺药品、新增不同包装数量药品、谈判药品仿制药等药品的挂网采购工作,确保生物医药企业新上市品种能及时在阳光平台上线交易,支持促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

近两个月内,恒瑞医药的塞来昔布胶囊、卡培他滨片、盐酸曲美他嗪缓释片、替吉奥胶囊等药品都及时挂网参与采购,满足了临床使用需求。恒瑞医药副总经理戴洪斌表示,医保部门的一系列举措对企业复工复产帮助明显,目前公司产能已100%恢复。“政府主动上门,精准服务,效率高、措施实。现在产能恢复了,我们的信心也回来了!”

雪中送炭也要持续发力

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关键时期,针对企业诉求,市医保局既着眼于抓紧解决因疫情而引起的阶段性困难,又放眼长远,从全局上、战略上答好“服务本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这道题。

在总结疫情期间集中走访企业这一做法的基础上,市医保局建立长效沟通机制,推出“医保医企面对面”机制,相关部门定期与本市主要生物医药企业深入沟通,宣传解读政策、了解企业诉求、服务企业发展。“要把麻烦留给自己,把便利留给企业。政策执行多向自身找原因,多向企业问效果。”市医保局负责人表示,医保部门将全力以赴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让企业和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吴頔)

【责编:倪珺】
原标题:产能恢复了,药企“信心回来了!”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