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人大代表、苏州市吴江区委书记
1月26日,江苏省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在南京开幕。会议期间,江苏省人大代表、苏州市吴江区委书记李铭接受采访时表示,这些年来,吴江一直把传统产业的智能化改造,作为我们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要通过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改造,把吴江的传统产业打造得更强,真正做实做优实体经济。
传统产业的再造升级,是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我们吴江的传统产业的基础比较雄厚,民营企业也比较发达,还有两个世界五百强企业。但传统产业的再造升级,仍是我们目前提升产业竞争力重要途径之一。这些年来,吴江一直把传统产业的智能化改造,作为我们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所以截至目前,我们省级的智能化车间达到了134个,智能化工厂达到了4个,在区一级,我们在这方面还是走在前列的。
传统产业的智能化改造,也给我们的企业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好处。比如企业的用工,很多企业就成了“黑灯工厂”,此外企业的经济效益、管理品质也都大大提升了,很多企业在这里面尝到了甜头。今年的江苏省政府工作报告中专门谈到了,发展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这为我们下一步工作更指明了方向。
怎样把传统产业的底盘能够通过产业数字化,进行智能化的改造提升?接下来,我们提出了这些目标:今年我们要再做1000个以上的项目,进行智能化改造、数字化升级,同时在我们的国家级开发区要实现规上企业全覆盖,用3年的时间对全区1590家的企业也实现全覆盖。通过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改造,把我们的传统产业打造得更强,真正做实做优实体经济。
另一方面,我们也积极加大与工业互联网研究院,还有华为、浪潮等高科技企业的合作,充分利用这些创新平台和我们的传统产业进行深度的融合,实现传统产业与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的深度融合,使我们的传统产业焕发出生机。
以项目化推动高质量,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
建设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是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先手棋和突破口,作为示范区“两区一县”之一的吴江,我们也肩负着国家的重要使命。去年,一体化示范区挂牌一周年来,我们主要在这四个方面不断地推进。概况地来说,一体化示范区的战略定位是新标杆、新高地、试验田、新典范,即生态优势转化新标杆,绿色创新发展新高地,一体化制度创新试验田,人与自然和谐宜居新典范。
这一年多来,我们首先以项目化推动高质量,以项目化来实现一体化。比如连接上海市青浦区和苏州市吴江区的康力大道——东航路正式通车,成为一体化示范区挂牌以来建成的首个跨省域道路互联互通项目。还有元荡岸线的整治、英诺赛科项目等,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成立一周年现场会上都获得了普遍的好评。这些都是以项目来推动创新,实现区域一体化,让老百姓在项目建设上可观可感。
]在一体化示范区挂牌成立之前,我们的创新案例数据达到25个,在示范区两区一县中还是比较多的。比如像我们的联合河长制,就获评去年的改革创新50个案例之一,不打破行政区,仍能够让大家共治共建共享,实现区域的一体化,这就要求我们吴江做先行者去探路。再比如说,怎么样能够在绿色转化当中走存量发展的道路,我们对“僵尸”企业和散乱污企业也进行了大量的腾退,通过加快推进全区“三优三保”行动,切实转变土地利用方式,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我们走的是一条存量发展、内涵式发展的道路。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培育产业链
2020年,我们吴江的国内生产总值(GDP)跃上了2000亿元。江苏省是10万亿元,苏州是2万亿元。我们财政收入的增长达到了6%。去年,我们还新增了一家世界五百强企业——盛虹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这是在原有的世界五百强企业恒力集团的基础上又新增的一家。我想,这些都体现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带来的创新活力,也体现了我们吴江地区经济发展的韧性。
和省里一样,我们吴江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培育产业链。比如吴江的高端纺织、光通讯,以及新一代半导体等,我们都坚持以龙头产业为主,使我们的产业布局更加优化,更加完善。尤其是利用好上海的“龙头”带动作用,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协作,使我们的产业链更加完善,更加具有竞争力。让我们为打响苏州制造品牌贡献吴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