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聚焦东方 > 访谈

胡海峰用6个精彩故事生动讲述“丽水之干”

2020-11-20 10:25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640.webp (2)

丽水市委书记胡海峰。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讯 丽轩 记者沈贞海浙江报道 11月19日下午,浙江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浙江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丽水专场,邀请丽水市委书记胡海峰,市委副书记、市长吴晓东,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方健忠就“全面厉行‘丽水之干’奋力打造‘高水平建设和高质量发展重要窗口’”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据了解,这些年来,丽水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坚持以“八八战略”为统领,坚定厉行“丽水之干”,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焕发出蓬勃生机和澎湃活力。

8718367adab44aed7fd46c0071559206a08bfb09

丽水处处美景。

丽水市委书记胡海峰通过6个故事,为大家介绍高水平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所取得的工作成效:

第一个故事:一方江南秘境的自觉坚守

“山也青,水也清,人在山阴道上行,春云处处生”,400多年前,被喻为“东方莎士比亚”的伟大戏曲家汤显祖,在遂昌为官期间,为世人描绘了一副丽水美丽山水的自然画卷。400年后的今天,虽历经岁月沧桑,但丽水依然保有着其独特的“天然、古朴、纯净、自然、神秘”的秀美生态环境,成为世人眼中的一方“世外桃源”。行走在丽水,群山环抱,流水潺潺,城镇与乡村星罗棋布地镶嵌在群山碧水环抱之间,保持着最自然原生态的格局和肌理,被国家地理杂志誉为“最后的江南秘境”。

这些年来,丽水始终坚持以坚如磐石的定力守护好绿水青山,在全国率先实施生态文明建设纲要,把95.8%的市域面积规划为生态空间,坚决筑牢生态屏障、守住生态红线。

在这里,人们可以乐享优越的生态环境

作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丽水生态环境状况指数连续17年位居全省第一、生态环境质量公众满意度连续12年位居全省第一,是全国唯一一个水和空气环境质量均进入前十的地级市,唯一一个“中国天然氧吧城市”,也是全国首个荣膺“中国长寿之乡”称号的地级市。

在这里,人们可以欣赏秀美的自然风光

丽水全市现有旅游单体资源2365个,占全省总数的11.2%,其中优良级353个,数量居全省第三。目前,已创成24个4A级以上景区,成功实现5A级景区“零”的突破,今年有望获评首批国家公园。

今天的丽水,“生态优美”这张金质名片更加靓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发展服从于保护,保护服务于发展”的思想已经成为全市上下广大干部群众的普遍共识和自觉行动。

第二个故事:一家跨国企业的战略选择

德国肖特集团是一家有着130余年历史,专业从事特种玻璃研发制造的世界500强企业。去年,该公司在长三角诸多城市中,经过反复比选,最终决定投资10亿元,把在中国的生产制造中心建在丽水。

肖特集团的战略选择,是近年来丽水提速发展的一个生动例证和具体体现。如今,开始有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头部”企业,以及高端科研团队和拔尖人才选择落户丽水,这背后反映出丽水的对外吸引力愈发变得日益增强。

这份吸引力,来自于生态比较优势的充分释放,通过扬丽水之长,发掘绿水青山资源价值,以优美的自然环境为经济腾飞插上生态赋能的翅膀,推动丽水无可比拟的生态吸引力加快转变为区域影响力和发展竞争力;

这份吸引力,来自于优质营商环境的整体打造,对标国际国内一流标准,持续优化提升营商环境“软实力”,打造了更加高效透明的政务环境、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开放包容的投资环境、活力迸发的双创环境、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

这份吸引力,来自于产业发展环境的愈发优化,通过确立建设以“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为鲜明特征的现代化生态经济体系,围绕半导体全产业链、精密制造、健康医药、时尚产业、数字经济5大产业集群,加快市域经济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创新主导型新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全市经济在高质量发展前提下实现必要适度的中高速增长。

2000-2019年,丽水地区生产总值从137亿元增加到147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6.5倍;人均生产总值从6304元增加到66936元。据权威机构评估,2019年,丽水在全国290个城市绿色竞争力指数评估中排名86位,在全国地级市全面小康指数评估中排名第45位。

今天的丽水,“发展提速”使得越来越多的市场主体青睐丽水、相中丽水、结缘丽水,也使得丽水在加快发展的进程中,既可以跟过去比“绝对高质量”,又可以跑出“相对高速度”,实现高质量要求下的又好又快发展。

55e736d12f2eb9389859b3d1bc879e32e4dd6fcd

松阳县四都乡陈家铺村。记者沈贞海摄

第三个故事:一个深山村庄的精彩蝶变

今年10月,央视新闻联播报道了松阳县四都乡陈家铺村的故事。位于大山深处的陈家铺村,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平均海拔850多米,山高路远,是一个典型的偏远山村。这几年在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中,通过转变思路、创新方法,村民充分利用村庄风光秀美、云遮雾绕,作为国家传统古村落,原始风貌保存完好的独特优势,办民宿、开书店、搞旅游、做电商。一时间,村子里各式业态如雨后春笋般相继兴起、蓬勃发展。现在,村子里的“飞茑集”等精品民宿常常爆满、一房难求,被誉为“全球最美书店”的平民书局先锋书店在这里开设分号,这个曾经冷清的“深山村”重新焕发出新的活力,赢得了新的生命。

陈家铺村的故事,是丽水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中的一个典型案例。在试点过程中,丽水把GDP和GEP作为“融合发展共同体”一并确立为核心发展指标,坚持“顶层设计+市场参与+基层实践”联动推进,推动GDP和GEP规模总量协同较快增长、相互之间转化效率持续较快增长。

——在顶层设计方面:联合中科院、国科大等大院名校开展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率先制定和发布生态产品价值评估核算的“丽水标准”,构建形成包括生态产品价值核算评估、质量认证、市场交易以及生态信用等内容的一整套科学制度体系。

——在市场参与方面: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制定出台生态产品政府采购和市场交易制度,引导工商资本和社会力量参与,培育发展“两山基金”“两山银行”“两山公司”等市场主体,全面拓宽市场化的生态产品价值高效实现路径。

目前,全国第一个乡级和村级GEP核算、第一笔以GEP增量为依据的生态奖励基金、第一宗包含GEP增值的土地出让等,都在丽水一一成功实现。

今天的丽水,“改革图强”已经成为创新拓展“两山”转化通道的关键一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改革作为一项具有统领性作用的改革抓手撬动各领域改革全面发力,绿水青山所蕴含的生态产品价值源源不断地转化为富民强市的金山银山。

微信图片_20201115142658

第三届侨博会。

第四个故事:一个红酒中心的无中生有

一提到红酒,肯定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波尔多、勃艮第等享誉全球的红酒产区。然而,在青田这样一个典型山区县,从来不生产红酒的地方,却通过发挥广大海外华侨资源优势,无中生有硬是打造出一个集展示、商务、交易、推广、引进、服务于一体的世界红酒中心,不仅吸引了来自五大洲20多个国家的400多家知名红酒酒庄入驻,还率先发布了进口红酒价格指数和市场指数,成为引领区域进口红酒产业的风向标,并在全国占有重要一席之地。

世界红酒中心的故事,是丽水在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中,坚定不移走“以侨为桥”对外开放特色发展之路的一个力证。

丽水是一个闻名遐迩的涉侨大市。早在十七世纪中下叶开始,一批又一批丽水人走出山门、远渡重洋、闯荡世界,成为最早的放眼看世界、大胆闯世界、潇洒走世界的群体。

如今,42万丽水华侨遍布世界13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丽水与世界各国开展经济文化贸易交流合作的重要使者和桥梁纽带。

青田作为全国著名“华侨之乡”,现有33万人旅居海外,这些年通过大力实施华侨要素回流工程,全面推进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建设,连续三年举办华侨进口商品博览会,打造“全球买、全球卖”的永不落幕进口商品“世界超市”。

上周末,刚刚结束的第三届侨博会,吸引了线上线下60多万人次观展,国内外专业采购商达5000多人,共签订进口品牌授权代理520多个,累计意向成交29亿元,比上届增长16.6%,再次创下了历史新高。

今天的丽水,通过创新实现“问海借力”,“开放赋能”已经蔚然成风,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区域发展活力和激情持续增强,未来在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绿色发展的重要实践中,丽水将通过要素积极引进、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不断演绎一个又一个“春天的故事”。

第五个故事:一台乡村春晚的文化浓情

去年,国家文旅部和财政部联合发布公告,丽水乡村春晚成功入选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标志着丽水春晚已成为全国乡村文化振兴的一个特色品牌。丽水是首批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每逢春节广大乡村自导自演自办春晚的习俗由来已久。其中,庆元县举水乡月山村的“月山春晚”久负盛名,最早起源于1981年,截至目前已经连续举办了39届,被誉为“中国式乡村过年文化样本”,荣获全国群众文化最高奖“群星奖”。今年1月,全国乡村春晚集中展示活动在丽水启动,并在8个省(自治区)同步联动开展,拉开了全国乡村春晚“百县万村”区域联动大幕。

乡村春晚,从当初的“月山春晚”一枝独秀,到如今春色满园、千村竞秀,已经成为丽水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一个特色品牌。近年来,丽水深入推进“文化丽水”建设,大力实施“文化+”战略,加快完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文化设施更加完善: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成功创建并以全国第八名成绩蝉联全国文明城市,建成丽水大剧院、丽水博物馆、丽水图书馆等一批地标性公共文化场馆和1188个农村文化礼堂,建立县乡村点四级文明实践阵地3645个,城乡文化阵地建设不断加强,目前9个县(市、区)已全部通过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认定;

——文化挖掘更加深入:大力实施公共文化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深入开展文化惠民活动,连续举办丽水摄影节、龙泉青瓷大会、青田石雕文化节、缙云祭祀轩辕黄帝大典、遂昌汤显祖文化节、庆元廊桥文化节、云和木制玩具节、景宁畲乡“三月三”等一批特色文化活动,以及浙西南红色文化传承弘扬系列活动,推出了《麦香》《畲娘》等一批文化精品力作,地方特色文化风情愈加浓郁、魅力更加凸显,群众高品质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今天的丽水,“精神富足”已经成为高水平全面小康的鲜明标识,基层文化生活生机勃勃、五彩缤纷,各项文化事业百舸争流、千帆竞发,丽水人民的文化自信、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大幅提升。

1595130755652

生态丽水。

第六个故事:一户畲乡人家的幸福生活

前不久,景宁畲族自治县澄照乡下泥山村村民雷玉平一家,随全村38户119名畲族同胞一起搬迁下山,住进了县里新建的安置小区景宁民族创业园,喜迁新居过上了新生活。在搬迁的前一天,村民们敲锣打鼓自发组织了一场特殊的庆祝仪式,大家兴高采烈齐聚一堂,在村头挂起“党的大搬快聚富民安居政策好”的横幅,集体合影留念,从脸上都洋溢着幸福满意的笑容。

“全面小康一个不能少”这是丽水的一项艰巨任务。为了圆满完成这项任务,丽水大力实施“三项工程”:

——精准扶贫工程:把精准扶贫作为头等大事,认真抓好扶贫攻坚,圆满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农村家庭年人均收入8000元以下、集体经济薄弱村“消薄”“三个清零”,农村居民收入增幅连续11年居全省第一。

——政策兜底工程:把落实社会保障政策作为扶贫帮困的重要举措,综合运用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保障救助措施,实现应保尽保、应养尽养、应担尽担。目前,全市困难群众资助医保参保率、救助政策落实率均实现了“百分之百”。

——民生改善工程: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加大对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投入,高考一段上线率、总录取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医疗卫生服务水平达到全省中等;夺得全省首批“一星平安金鼎”,成为全国综治优秀市。

今天的丽水,“成果共享”让发展更有人民温度、让幸福更有民生质感,全市群众正在以自己的智慧和勤劳双手,不断让美好幸福日子越来越红火,满怀喜悦迈进高水平全面现代化新征程。

640.webp

640.webp (1)

新闻发布会现场。

【责编:倪珺】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