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展网讯 在浙江杭州拱墅区东新街道东新园社区,每周日下午的“魔法时刻”总是令人动容:雀跃的孩子们涌进社区活动中心,有的在科技工坊调试智能小台灯,有的在非遗教室跟着师傅学做榫卯,还有的围坐在“情绪邮箱”前分享心事。这些温暖场景,正是团中央示范项目“伙伴领航站”青少年陪伴辅导在浙江杭州落地生根的生动写照。
故事要从一个偶然发现说起,常青藤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唐燕回忆道:“有次在单元楼下见到一个小朋友缩在电动车前座写作业,询问才知她是跟着送外卖的爸爸来杭州过暑假。”这个触动人心的一幕,成为团队决心改变“车轮上的童年”的起点。作为杭州市品牌社会组织,常青藤在2024年调研中发现:社区外来务工子女普遍面临亲子互动缺失、社会融入困难、学业辅导断层三大成长困境。
2024年初,承接团中央“伙伴计划”示范项目后,常青藤突破传统课业补习模式,创新构建“三阶护航”服务体系。基础层打造实体化“伙伴领航站”,配备专业领航员;提升层开设非遗传承、科技创新、心理赋能三大主题营;拓展层搭建社区治理参与平台。“我们要做的不是简单补位,而是重建完整的成长支持系统。”唐燕如是说。
单靠一家机构,能提供的服务是有限的。社区的“幸福合伙人”机制,成功联动111家单位和个人形成服务网络。高校学生朋辈辅导,爱心企业捐赠物料,社会组织提供培训,从修补亲子关系到解答一道数学题,细碎却真实的需求在这里找到出口。浙江音乐家协会的志愿者们还为伙伴领航站量身创作了主题曲《伙伴一起来》:“伙伴领航,勇敢的桨,带着我们扬帆远航”音乐成了孩子们的情感出口,也是向社会传递理解的桥梁。
项目的最大成功在于形成了“反哺生态”。“我们能理解爸爸的不容易”,在曾经被叫做“外卖娃”的青少年建议下,社区开辟能让外卖员休憩充电的“小哥驿站”,布置简单温馨,却解决了他们以前无处休息,只能靠在墙角下的窘迫。除了提供金点子,社区还组建了“红领巾志愿服务队”,外来务工家庭的青少年们把社区看作了第二个家乡,积极参与反诈宣传、独居老人关怀等服务,过去总觉得治理是‘大人的事’,现在发现,稚嫩的声音也能改变社区。”
“当《伙伴一起来》的歌声在社区响起时,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孩子的改变,更是一个城市温度的提升。”在这条用专业与爱心铺就的成长赛道上,常青藤将继续以社会工作专业力量,托举起更多“车轮上的童年”驶向星辰大海。(沈晔、唐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