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聚焦东方 > 新闻

上海静安区:奋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城区样本

2025-09-17 23:09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中国发展网讯 记者缪晓琴报道 城所以盛民也,民乃城之本。迈入“十四五”收官之年,上海静安区交出一份既具经济厚度、又有人文温度的答卷。在9月16日举办的“实干绘答卷接力新蓝图”上海“十四五”规划成果系列发布会上,静安区委书记钟晓咏介绍,静安持续增强城区核心竞争力,2024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达3369.9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36万元,是2020年的1.5倍。

首店、首秀、首展在静安区热潮涌动

首店、首秀、首展在静安区热潮涌动。

蓬勃的消费活力,迸发在最潮的品牌、最新的体验、最优的环境里。静安全区荟萃亿元楼92幢,居中心城区首位,其中月亿楼9幢。2021年以来,静安累计引进各类首店991家,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居中心城区首位。“十四五”以来,新增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及其他总部85家,累计引进跨国公司地区总部142家、民营企业总部26家,总部规模居全市前列。

经济引擎的高速运转,来自产业赛道的精准布局与不懈驰骋。静安区的“全球服务商”企业从“十三五”末的48家扩展到目前103家,集中了上海1/3高能级专业服务机构,形成“门类全、能级强、涉外功能强”格局。人力资源、咨询调查、广告、法律服务、质检技术等五大领域,在全市营收占比超18%,列全市第一。

今年以来,静安区全力打造“美创静界”美妆健康创新生态社区,着力布局美妆健康重点产业赛道,锚定“十百千”(拓展十万平方米创新空间,入驻上百家潜力企业,创新产品带动消费规模突破千亿)目标,不断释放美妆健康产业潜能,推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从概念设计到建设落成,这座“美妆科技+临床转化+首发经济”一体化的产业平台的诞生仅用时26天。

作为上海中心城区核心区,静安国际化程度高,高端要素集聚,服务经济发达。“十四五”以来,全区税收贡献200强企业中商贸服务企业占比超六成;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金额从“十三五”末的5.6亿美元增加至14.7亿美元;全市1/3的核心大数据企业、全球1/3制药50强巨头均选择落地静安。

“引进来”的门越开越大;“走出去”的步伐越走越稳。2021—2024年,静安区外商直接投资项目1122个,合同外资48.3亿美元,规模及占比均列全市中心城区首位。同时,静安深入实施“全球服务商”计划,设立了上海中心城区首个境外投资项目许可咨询服务点和首批10个海外服务点。

人民城市的温度,藏在“一老一小”的日常体贴里。静安大力发展社区嵌入式养老,首创覆盖老年人全周期医养服务的“五床联动”整合型照护模式。建成全国首家“宝宝屋”,“托幼一体”实现全覆盖,率先开设2岁以下小月龄托班。

住房是民生之基,安居是百姓之盼。面对体量大、情况复杂的不成套小梁薄板改造任务,静安区通过部门协同、数字赋能,在蕃瓜弄小区整体更新中实现签约到搬场、搬场到开工两个“全市最快”。联寓公寓设立“保本微利”的社区食堂,优先满足项目内租户需求,同时逐步辐射周边劳动者群体,形成“下楼即用餐”的便利生活圈,助力城市一线劳动者融入社区,与社区实现“双向奔赴”。

“推窗见绿、转角遇美、出门进园”。静安不仅让经济数据有呼吸,也让城市更新有记忆,更让每个市民游客都能沐浴隽永绿意。张园石库门建筑群已成为沪上高品质公共空间和城市发展新地标;高质量推进“党的诞生地”红色文化,精心保护修缮106处红色资源;苏州河静安段6.3公里岸线实现贯通开放,新增公共绿地26.5公顷、立体绿化11.3万平方米、绿道12.7公里。

面向“十五五”和未来十年,静安将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增强发展信心,锚定更高目标,坚定追求卓越,更好锻长板、扬优势、优布局、强功能,奋力争创一流、走在前列,在全市大局中更好挑大梁、作贡献。

【责编:倪珺】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