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聚焦东方 > 直播间

“发展新兴产业,布局未来产业” 丽水经开区跻身浙江省开发区创新驱动前十强

2025-02-13 14:56     中国发展网

640

中国发展网讯  科技创新是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是增强经济韧性、释放发展潜力的关键支撑。

“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去年底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近年来,丽水经开区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布局未来产业,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创新能力持续增强。

日前,中共浙江省委通报全省开发区(园区)综合考核先进单位,丽水经开区进入2024年度开发区创新驱动前十名单,位列第六名。

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带动了半导体检测技术加速演进。在省科技厅公布的2025年度省“尖兵领雁+X”科技计划项目立项清单中,丽水经开区企业浙江斯柯特科技有限公司牵头申报的“半导体芯片光学缺陷检测装备关键技术与应用研究”项目入选科技特派团项目,是丽水经开区半导体全链条产业发展的又一突破。

斯柯特科技相关负责人介绍,“半导体芯片光学缺陷检测装备关键技术与应用研究”项目依托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浙江省重点实验室、浙江省国际合作基地等平台,计划研发面向智能分析的半导体芯片缺陷检测及其关键技术,打造通用高效的半导体芯片光学缺陷检测装备。

近年来,丽水经开区主动拥抱科技变革浪潮,以应用研究为导向,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一系列原创性引领性成果。丽水经开区企业浙江容祺科技有限公司“低空智联网智能传感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荣获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生产力促进奖”创新发展子奖项一等奖,是经开区企业首次摘得该奖项;同创(丽水)特种材料有限公司掌握了超高纯钽提纯及微观组织控制等一系列核心技术,建立了拥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用超高纯钽材料生产线,同时还先后承担了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的研发工作;浙江中广电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用于极低温环境的超高能效多联直膨式空调(热泵)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荣获2024年度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三等奖;浙江顺虎德邦涂料有限公司参与的“基于溶胶-凝胶技术的高性能防护功能涂层材料开发及应用”项目、丽水市绿谷生物药业有限公司参与的“木本植物源活性物质靶向挖掘与新型生物农药研制”项目,分别获得2023年度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三等奖……

为催生更多重磅研究成果,支持企业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丽水经开区高校、科研院所共建高能级研发平台。依托浙江大学-丽水生命健康联合创新中心、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丽水研究院两所实体化研究院,围绕生物医药大健康、智能信息处理、半导体芯片设计等研究方向,以产业研发需求为导向开展有组织科研,有序开展产业相关技术研发、成果孵化转化、人才引育等工作,促进经开区产业转型升级。

丽水市绿谷生命健康研究院参与建设的“全省细胞与分子智能设计及开发应用重点实验室”成功入选全省重点实验室,不仅实现丽水经开区省重点实验室“破零”,填补丽水在高端生物医药技术领域的空白,更通过核心技术突破、人才集聚、成果转化和产业链协同,为丽水经开区健康医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核心引擎。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丽水研究院牵头建设的“智能视觉精益制造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成功入选省工程研究开发中心,不仅实现丽水经开区省工程研发中心“破零”,还将显著提升丽水经开区滚动功能部件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构建区域创新生态体系,增强自主创新的原创力,加速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进程。

截至2024年底,丽水经开区共认定省级新型研发机构1家、省重点实验室1家、省工程研发中心1家、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4家、省级企业研究院24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79家、省企业海外研发机构1家。“省级及以上研发机构数”位列全国国家级经开区20强。R&D经费总额近6年年均增长26.5%,占全市的20%,R&D经费投入强度连续五年保持5%以上。

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在浙江嘉利(丽水)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的智能车灯“未来工厂”,一台台现代化生产设备有序运转、精准协作,数据的脉络在每一道工序间流畅地传递。嘉利股份负责人介绍,依托高度集成车灯制造信息系统,可实时有效地对生产运行过程进行规划、管理、诊断和优化,有效提升车灯产品整体智造水平。

从“制造”走向“智造”,是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实现跨越式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数字化改造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第一步,通过数字化改造,不少企业尝到“甜头”。

在浙江精久轴承工业有限公司的直线导轨“数字化车间”,通过引入5G技术,将166台工业生产设备、车间生产精细化管理的报工、派单以及相关厂区内智能物流设备全部进行联网,通过5G专网实时报送各项数据,实现生产精准动态作业的同时,也让基层生产效率、管理水平显著提高。“数字化系统上线运营后,精久轴承综合生产成本节省5%、产品不良率降低50%、产品研发周期缩短14%、人均生产效率提高10%。”精久轴承负责人介绍。

截至目前,丽水经开区累计创成省级“未来工厂”2家、省级“智能工厂”1家、省级“数字化车间”9家,形成了“中小企业轻量化数改—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未来工厂”的梯度培育机制。此外,丽水经开区入选机器人与数控机床省级特色产业集群协同区,积极推广应用工业机器人。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是推动创新创造的主力军。其中,“兵强马壮”高新科技企业又扮演了“排头兵”的角色。

浙江方正电机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微电机及控制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驱动总成、汽车控制系统研发、生产、销售的领军企业。近年来,方正电机在800V高压电机、扁线电机、油冷电机等新能源驱动电机新技术方向持续投入,产品技术指标均已达到国际领先标准。其自主研发的扁线电机已投入量产,功率密度、效率等核心参数均达到或超过国家《中国制造2025》《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中2025年对驱动电机要求达到的性能指标。

去年,2024年度浙江省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500强榜单出炉,方正电机榜上有名。

截至2024年底,丽水经开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分别达238家、782家,占全市23.1%和23.3%,均为全市最多。此外,丽水经开区共有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12家、重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1家、重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

2024年,丽水经开区规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支出17.3亿元,总量位居全市第一;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72.6亿元,总量位居全市第一,同比增长9.8%,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40.7%。

提升科技创新组织效能,打通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渠道

精密制造产业是丽水经开区的五大主导产业之一,以滚动功能部件为基础,延伸至特色工业机器人、通用航空、汽摩配等高端装备制造领域。

去年,丽水经开区联合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出台《科技创新赋能滚动功能部件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丽水经开区滚动功能部件产业链联合攻关项目管理办法(试行)》等一系列文件,支持以滚动功能部件为试点开展科技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试点工作。首批共立项“滚动直线导轨副材料优选、性能分级”“滚珠丝杠副正向设计及返向结构设计分析公共平台建设”“滚动直线导轨自动矫直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等5个项目。“我们组织各项目承担单位持续围绕产业链抓创新,贯通科技成果转化‘浙丽转’路径,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丽水经开区相关负责人介绍。

今年,丽水经开区将重点围绕滚动功能部件在机床等工业母机应用推广中的瓶颈问题,开展攻关、立项等工作。通过联合攻关推动产业发展,打造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中国滚动功能部件丽水产业集群”。

为推动滚动功能部件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丽水经开区滚动功能部件产业小微园已建成投用;丽水经开区集团公司下属丽水南城新澄产业创新服务有限公司取得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CMA)证书,其运营的滚动功能部件实验室成为国内唯一一家具备滚动功能部件产品成体系检测能力的CMA认证实验室;丽水市滚动功能部件知识产权联盟通过浙江省市场监管局备案。

滚动功能部件产业领域的系列“大动作”,是丽水经开区全力构建“1462”协同创新体系的一个缩影。该体系以浙西南科创产业园为“智创大脑”,布局芯片产业园、滚动功能部件产业小微园、生物医药加速器、时尚数智中心4个专业化创新转化圈,加快建设经开区科技孵化园、丽沙小微园、麦迪森数字经济产业园、数字经济赋能中心等6个创新功能单体,激活上海张江和宁波杭州湾2个科创飞地,持续优化创新平台布局,进一步推动创新资源向经开区集聚。

浙西南科创产业园总投资27亿元,以“创丽谷”IP为依托,通过“链式协同创新+场景赋能创新”模式,聚焦未来工厂、未来城市、未来市场等未来场景,打造全国领先的产业创新高地和城市发展引擎,预计今年3月正式开园。

目前,浙西南科创产业园已签约中国通航、沃乐科技、远算科技、时尚合成革材料图书馆等29个“合伙人”项目,涉及低空经济、泛半导体产业、CAE仿真、合成革智能检测技术等众多领域。

为更好地发挥多元主体的扎根合作与综合能动作用,浙西南科创产业园创新采用合伙运营模式,从“各取所需”到“共同追梦”,招募一批运营合伙人、创新合伙人、金融合伙人、产业合伙人、智库合伙人、数实合伙人、场景合伙人等,实现资源导入、产业发展、场景营造等一站式、全要素服务,共同推动园区繁荣。

“以构建‘1462’协同创新体系为抓手,加快以科技创新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丽水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丽水经开区将目光聚焦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贯通上,推动区域人才引育、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发展,让研发“实验室”与制造“生产线”联系更为紧密,真正将科技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以创新驱动经济社会跨越式高质量发展。(沈桦、陈春;本稿图片均由丽水经济技术开发区提供)

640 (2)

微信图片_20250212210628

微信图片_20250212210632

640 (1)

微信图片_20250212210635

微信图片_20250212210638

微信图片_20250212210649

微信图片_20250212210646

【责编:倪珺】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