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展网讯 “楼道门口井盖漏了一个洞,麻烦找人修一下”“巷口的路灯不亮了,请帮忙解决”……如今,在浙江省金华开发区的各个社区,谁家有事最先想到的就是网格员,他们每天奔走在各自负责的网格里,帮助解决群众困难,助力化解社会矛盾,全力排除安全隐患。
网格,是基层治理的基本单元,更是打通服务百姓、实现基层治理的最后一道关口。2024年以来,金华开发区坚持问题导向,强化顶层设计,创新思路、务实举措,全面推进网格化社会治理提质增效,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水平。
一项系统工程汇聚合力,党的基层组织成为群众的“主心骨”
社会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既不能只看表象、不看根子,也不能只看局部、不看全面,要统筹兼顾、标本兼治。
近年来,金华开发区坚持把社会治理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一体谋划工作权责、网格治理、队伍力量、信息化平台等工作,统筹推进破解“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基层减负、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保障和改善民生、优化营商环境等各项工作,取得了“1+1>3”的效果。
坐落于金华新能源汽车小镇的秋滨街道蟠龙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摇身一变变为房东和产业工人,村里住进了上万名租客。流动人口多了,矛盾纠纷也随之而来。近年来,该村持续强化党建引领,一体推进社会治理、产业振兴、安全生产等工作,不仅解决了矛盾纠纷顽疾,而且让老百姓在“家门口”端起了“金饭碗”。
系统推进社会治理,重点在科学谋划,关键在以上率下。开发区成立网格工作委员会,全方位统筹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建立网格工作联动制度,实现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上下联动,研究制定《关于加强开发区网格员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专职网格员星级考评管理办法》等制度文件23份,为全区推进社会治理定好目标、明确方向。
高规格建立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协调机制。通过将党支部、党小组建立在网格内,每名党员都纳入网格管理,把党组织的触角延伸至小区单元楼道、每家每户,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执行有力的网格组织体系,切实推动党组织和工作向基层治理延伸。目前全区共组建党支部802个、党小组248个。用好“双报到”机制,所有生活、工作在辖区内的党员全部到网格党组织报到,纳入微网格治理团队,参与政策宣传、隐患排查、矛盾调处等工作,以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身边群众,促进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作用发挥最大化,持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一张聚力网格细“治”入微,“小网格”撬动“大治理”服务“大民生”
网格是社会治理的最小单元,也是群众感知服务效能的“神经末梢”。
近年来,金华开发区坚持把优化网格治理作为社会治理的重要抓手,持续推进“党建统领网格智治”建设,形成了“多网合一、一网统筹”的治理架构,推动社会治理能力不断提升。
今年11月,苏孟乡和悦社区网格员许建波接到微信信息,称有人在金桂院南区居家养老服务站门口不慎摔倒。了解情况后,网格员第一时间赶往现场,帮助老人联系到家人,并安全送回家中,居民纷纷为网格效率点赞。
用好网格,前提是建好网格。今年以来,开发区着力建设网格治理“四个体系”,推动“多格合一”,依托“小网格”,细“治”入微,激活社会治理新动能。按照属地性、整体性、适度性原则,综合考虑管理宽度、复杂程度、社会形态等因素,对网格进行科学划分、合理优化,确保网格容量适度、大小平衡、界限明晰、便于治理。开发区共划分563个网格,4853个微网格。
根据专职要加强、兼职要规范、包联要到位的原则,全面落实每个网格“113N”配备,开发区共有113N网格治理团队人员3690名,微网格长4853名,发动13326名党员群众常态化参与网格治理。今年以来,通过“分层+分类”、“线上+线下”“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形式,结合实际工作开展网格赋能培训90余次。积极探索网格员职业发展新路径,首次组织全区563名专职网格员参加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持证通过率60.91%。
为确保网格事项接得住、干得好,规范网格事项准入机制;完善问题上报、案卷建立、任务指派、调查落实、反馈结果、结案归档“六步闭环”运转机制;基层减负不减责,将《专职网格员履职清单》从30条精简至20条,取消6项检查指标,通过优化网格员评估体系和奖励机制,定期发布网格工作分析报告,推动网格事件闭环处置,为基层网格“减负瘦身”。
一套创新做法直通基层,夯基础抓特色网格治理百花绽放
社会治理解决的是具体问题,贵在因地制宜。
在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背景下,金华开发区8个乡镇(街道)立足本辖区实际,推动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相得益彰,通过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创新治理思路,蹚出了行之有效的社会治理新路径。
苏孟乡积极探索“后陈经验”,成立乡级“三方学院”,每个小区配备1名专职网格员担任小区专员,落实“三必访四必到”工作机制;聚焦组织管理、法规运用、矛盾调处等5项核心业务开展集中培训,全面提升小区专员、业委会主任、物业人员等三方主体能力素质;同时将1000余名在职党员、255名流动党员纳入网格,形成“民情联访、民事联议、民忧联解”基层治理新格局。
三江街道成立由街道综合信息指挥室、街道非警务事项处置队、行政执法、司法所等多部门入驻、合署办公的三江街道社会治理中心,实现群众有事“一端受理”。何宅社区通过建设商城专属网格驿站,一体推进安全巡查、应急处置、消费维权、纠纷调解、法律援助、技能培训、招工就业等公共服务,开展各类网格活动22次,服务经营户和群众10000余人,通过活动引流,市场客流量同比增长15%,处理各类投诉问题75起,满意率100%;实现市场网格功能集中、服务优化、一揽到底的基层治理新维度。
秋滨街道围绕新能源汽车小镇园区纠纷、治安管理、道路交通三大服务领域,以“6+X”服务模式,在企业综合服务中心建设企业专属网格驿站,为200余家企业、1万余名员工打造了集“矛盾调解、便民服务、助企帮扶、应急救援”等诸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服务阵地,探索出了基层社会治理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模式。
汤溪镇坚持源头治理、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打造“五源治理”基层社会治理品牌,深挖“动力源”“定力源”“内力源”“活力源”“数据源”五大内涵,有效探索政治、法治、德治、自治、智治“五治”引领模式,塑造出具有汤溪地域特色、文化特征、治理特点的基层社会治理新优势。
……
社会治理一头连着民心,一头连着党心。一批批创新做法植根基层、服务群众,解决了老百姓“家门口”的急难愁盼。因地制宜、善治精治,社会治理在开发区广袤的大地上迸发生机。(吴璇、沈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