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展网讯 提到浙江丽水松阳县叶村乡,摄影人的脑海中往往会浮现出炊烟袅袅、屋舍俨然的画面。镜头里,漫山竹林隐隐绰绰,百年老屋黄墙黑瓦,处处皆风景。
20年光影交错,在这片历史悠久的山乡间,一颗冲破传统边界的当代艺术之心开始有力跳动。
今年5月,2023松阳县第一届横坑“竹也”大地艺术节在叶村乡横坑村举行。走进横坑,穿堂过屋,透过遍布村庄各个角落的艺术装置,很容易就能发现艺术家对场景营造的巧思。这些精心的设计制造出与传统建筑风格截然不同的反差惊喜,也使这座小山村一跃成为国内外摄影爱好者钟爱的“艺术部落”。
以摄影为媒,凭借原生态的自然风貌、人文景观,叶村乡开启了对艺术可能性的持续挖潜,为乡村振兴找到了一个个强有力的支点。
镜头定格美丽乡愁
在新旧事物的更新迭替中,相机记录下美好事物、沿途风景,这些留存的影像资料,随着时间推移变得越发珍贵。
数十年来专注于纪实摄影,是叶高兴引以为豪的事,也是他的乐趣所在。当然,作为一名摄影师,他的乐趣,远不止忠实记录事物这么简单。
叶高兴是叶村乡叶家村人,从35年前拿起相机起,就热爱捕捉周围的“动与静”。他把村庄的四季变化、生活瞬间定格为乡愁记忆——
雪后的古村天地一色,绵绵白雪覆盖在绿水青山间,将“江南秘境”衬得更显梦幻、诗意,风雪中,一位身穿红袄的村民在白茫茫的世界里逐雪而行,像是一支熊熊燃烧的火炬,热情而奔放……2004年,叶高兴在官田村采风时,偶然遇见一位村民冒雪嬉戏,觉得十分有趣,便抓拍了作品《江南雪景》,获得了中国摄影家协会网月赛优秀奖;
此后多年,叶高兴走遍叶村,将流年碎影定格在镜头中,在其作品《进城》中,肩挑背扛的村民、街边老人质朴真诚的笑充满生活气息,鲜活而不加矫饰,2007年,这组作品在丽水国际摄影文化节展出,让默默无闻的山乡一夜走红,吸引了大量摄影爱好者进乡采风……
20年来,叶高兴足迹遍布叶村,他的拍摄设备也不断更新,从索尼F707、佳能EOS 20D、佳能5D Mark II、佳能EOS 5D Mark IV,再到精灵4、精灵4Pro、大疆御Mavic 2无人机,“摄影技术的进步降低了摄影的门槛,但摄影的核心内容——充沛的情感、创新的构思等始终没有变,也正因如此,摄影作品呈现乡村之美的角度更全面、内容更丰富,我们才能在朴素的画面细节里看到乡村潜移默化的改变,叶村的摄影艺术生命才能历久弥新。”叶高兴说。
时光流转、光影变幻,数码相机、智能手机等设备的兴起,让曾经的“稀罕物”不再稀罕,人人皆可“随手拍”,镜头里的叶村也在不断变化,呈现出“跨廿年而来”的岁月感。
过去,从县城到叶村,道路狭窄、颠簸难行,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大家都绕道走;20年间,经过多次改造,出入叶村的道路越来越宽敞,柏油路直通村民家门口,昔日破败、倒塌的老房子,经改造得以活化利用,村民办起了农家乐、民宿,还吸引了一批艺术家入驻。
随着交通、村庄环境不断改善,当地开始释放强大的艺术魅力。为进一步开发当地摄影资源,松阳县摄影家协会开发了8条摄影采风线路,其中包括叶村乡的横坑村、南岱村、岱头村等。大批摄影爱好者慕名而至,用镜头记录当地的人文地理、民风民情、生活变迁,不少影像资料随着城市化进程和美丽乡村建设,已经产生了独特的艺术和历史价值。
美学融入乡村生活
在“人人都是摄影师”的时代,叶村乡成为人们“用手机也能拍出大片感”的宝藏乡村。
在横坑村,一幅幅精美的摄影作品被布置在村巷小弄、文化礼堂、农家庭院,村景在数百幅影展作品中呈现。在村中心主干道上,一条穿越20年的光影长廊犹如一部微缩的乡村变迁史,直观展示着当地变迁,镜头里,有辛勤劳作的农人,也有尽享丰收喜悦的孩童;有田园故事,也有乡村新篇……
穿行于村里的巷弄间,一个个造型独特的艺术装置引人注目。一截从损毁的老屋里拆下来的旧楼梯、一个木制窗框,组合在一起就是一件具有独特审美的装置艺术。在这件作品中,窗框变成了取景框,村子周围的各种景观在其中“流动”,每一个当下都是最美的;老屋旁,几根刷上红漆的实木几何装置,形成户外长廊的基本框架,在长廊顶部,一顶顶竹笠紧密排列,用现代设计打破了老建筑原有的陈旧感,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这些都是“竹也”大地艺术节的作品,以竹制艺术为主体,对乡村公共空间进行美化、利用。艺术节上,共有来自全国以及在地艺术家的359件作品参展,其中包括200余幅摄影作品和9件户外作品,另有大量作品在玖层云水美术馆、博物馆和植物艺术空间展出。
“竹也”大地艺术节的名字灵感来源于当地丰富的竹资源,在视觉化表现手法的基础上,更是融入了当地特色的风俗文化,将竹林、竹海融入其中,让自然、人文、艺术展现到极致。其中,“拾竹”竹文化专题摄影展,深度挖掘本土竹文化,包括竹制品传承人调查、竹器风物调查、竹与水土气候调查、竹与本土建筑调查、竹与本土生活调查等内容,以艺术摄影、文字纪实等形式体现并集中展陈。
艺术不仅停留在摄影作品中,还融入村民生活,燃起了这片土地向往美、守候美的热情,让乡村充满生机活力。艺术节筹备期间,村民积极打扫房前屋后,改善村容村貌,为艺术节布展提了不少有建设性的建议,甚至有些村民还主动出镜担任摄影模特。
艺术节举办后,更多摄影爱好者得知了叶村有这样一群热爱拍照、向往艺术的村民,在他们纷至沓来的同时,当地“艺术部落”的名号随之不胫而走。也正是在这样的过程中,摄影文化逐渐从小众圈层走向大众市场,进而融入乡村生活。
通往共富的艺术之路
正如摄影构图各有创新、摄影设备各有特色,乡村振兴也有多条路径可选,以百花齐放的方式,让更多新思潮涌入乡村。
叶村乡境内的村庄大多是依山傍水的典型传统村落,具有独特的山水风光、农耕文化资源,近年来吸引了许多摄影家前来采风创作。在横坑村,有一个很有艺术设计感的地方——竹林剧场,这个剧场由天然竹子围合而成,不需要打基础、搭结构,伴随竹子新老更替,成为了一座会新陈代谢的艺术建筑。在当地政府和摄影爱好者的开发利用下,这个天然剧场成为融合了自然、艺术和文化的多功能空间,央视戏曲频道《山水有戏》栏目、Vivo亚运宣传片、百思图2022秋冬大秀《回青》等都曾在这里取景拍摄。
年逾八旬的叶养心,是村里资历最长的老篾匠之一,离他家不远处就是竹林剧场。近年来,常有摄影爱好者和游客到村里打卡、拍照,面对镜头,早就习以为常的叶养心表现得落落大方,主动展示起竹器编织技艺,让更多人了解当地的竹文化。“很多人拍完照后,还会买些我制作的竹器带走,一年下来也能挣不少钱。”叶养心笑着告诉记者,他还成了村里的“御用模特”,每到周末节假日,村干部以每天150元的报酬聘请他坐在家门口制作竹器,接受摄影师的拍摄,“既然摄影师爱拍,那我就多展示一点,也希望通过镜头传承和发扬篾制工艺。”
发展出多元业态的不只有横坑。南岱村由南岱、岱头、斗米岙3个国家级传统村落合并而成,是摄影采风、艺术写生、文艺创作的基地。为了激活乡村资源,南岱村积极招引艺术文化产业落地,2022年引进了丽水问山传媒文化有限公司,打造集原乡民宿、写生创作、艺术培训、休闲观光等于一体的“南岱问山”写生基地项目。同时,当地还建立了南岱手绘艺术共富工坊,通过“保底+分红”的合作经营模式为村集体经济创收,自去年6月合作以来,已带动村集体增收15万元。
通过摄影作品,叶村乡的知名度不断提升,也带动了乡村旅游发展,不少摄影师、艺术家慕名到村里开展活动、举办展览,甚至长驻村里创作,把叶村视为自己的第二故乡。
“松阳有许多这样的村庄,过去隐匿山中无人知晓,后来因为摄影作品的广为传播成了网红打卡地。随着丽水摄影在国内外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松阳更要抓住摄影文化发展的机遇,培育摄影服务产业,让更多人到松阳乡村摄影、旅游、创作,带动乡村振兴。”松阳县摄影家协会主席包桂林说。(付名煜、叶梦雨、李倩倩、沈贞海;图据松阳文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