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讯 徐乐、吕兰政、记者沈贞海
自开展垃圾分类以来,绿色、环保的理念深入人心,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在全域推行垃圾分类“两定四分”模式的基础上,率先在全市实行源头化管控,念好“减”“控”“分”的“三字诀”。各街道社区积极推动垃圾分类工作,在垃圾源头减量,提高居民参与度和调动积极性上妙招百出,涌现出了不少婺城特色的生活垃圾分类治理方式。
公益创投:群众参与效果明显
新狮街道柳湖花园社区位于金华市区北郊,共有柳湖花园、绿城御园、怡景园等29个小区,现有住户5799户,居住人口1.2万余人,是金华江北城区的新兴居民聚集地。在这里,要想做好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就必须要发动群众的力量。
为此,柳湖花园社区专门为社区居民量身定制了“垃圾分类我先行,美好家园我守护”垃圾分类公益创投项目,该项目于去年8月份启动,内容包括组织培育垃圾分类专项志愿者队伍;组织志愿者和居民群众等到垃圾分类终端处理厂,参观分类后的垃圾实现二次循环利用的全过程,了解分类意义,提高分类意识;开展“垃圾分类变废为宝—酵素制作”活动,开展“争做环保达人,引领分类‘新时尚’”垃圾分类达人评比活动等。通过这些活动的组织开展,目前社区已有100多人的垃圾分类专项志愿者,这100多名志愿者带动身边的人积极做好垃圾分类工作,效果辐射整个社区。
精细智能:小区住户轻松分类
城东街道旌孝街静听风语小区于2017年就被评为金华市级垃圾分类示范点,并且在全区范围内率先推行一户一磁卡的智能垃圾倾倒模式,让居民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变得非常轻松,而且还有“小回报”。
居民分类后的垃圾在投放箱前刷一刷卡,按类别将垃圾倒入对应垃圾桶,正确倾倒垃圾或“减重”(即垃圾减少)还可以获得奖励积分,获得的积分可以在自主兑换机上兑换小礼品。有别与其他小区垃圾分类点位的设计,静听风语小区的厨余垃圾投放是一户一小桶,每只厨余垃圾桶上都印有门牌号和二维码,可以一一对应。
除此之外,小区还专设了可回收垃圾投放点位。目前,该小区的垃圾分类体系已实现智能化,居民不仅可以使用实物卡,还可以通过手机APP来完成垃圾倾倒和积分兑换,使用起来非常方便。据了解,该小区的垃圾分拣率达100%,90%以上的居民可以完成自主分类。
上门收运:沿街商铺方便有效
在新狮街道骆家塘社区的畅达街上,一辆垃圾清运车正在缓缓行驶,两位环卫工紧跟其后,街道两旁的商家们早早地打包好店里的其他垃圾,站在街道旁等候清运车前来收取。“自从社区安排车辆上门收取垃圾之后,我们整条街都干净了很多,而且也方便了我们商户,这个办法很实在,很接地气。”在畅达街上开店十多年的刘杰连连称赞。
骆家塘社区人口密集,辖区内大大小小店面近300家,其中以餐饮、商超居多。垃圾分类投放点无法承载整个社区所产生的生产、生活垃圾。骆家塘社区针对该客观问题,开展沿街商铺其他垃圾、厨余垃圾上门收运,促进垃圾分类源头提质,进一步减少沿街暴露垃圾,提升街面的整体面貌和社区垃圾分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