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聚焦东方 > 直播间

金华开发区:粮食守护者战高温忙“双抢”

2021-07-19 16:02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640.webp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讯 胡雅心、记者沈贞海浙江报道 “我小学毕业以后就开始种田,对普通老百姓来说,天气是很热,但对我们一贯在田地里的农民来说,是不怕热的。”面对热火朝天的“双抢”季,浙江金华经济技术开发区汤溪镇寺平村种粮大户戴天德说。

对于老一辈人来说,“双抢”是个难忘的词,要依靠人力在短短一个月时间,在全年温度最高的时候把成熟的早稻收回家,换种上晚稻秧苗。眼下,又到了水稻“双抢双种”的关键期,虽然各种农业技术、农业生产设备已经得到提高,但人力依旧不可或缺。

7月14日上午10时,气温达到37℃,在种粮大户戴天德家的水稻试验田里,几名穿着长裤长袖、戴着草帽、卷着裤腿的大爷大妈正在劳作,他们要将300多种水稻品种的秧苗种植到70亩试验田中。从2006年开始,戴天德家一直是国家级试验场,还种植过袁隆平团队研发的水稻品种。这70多亩与省、市农科院等科研单位合作的单季稻试验田用于对原来的水稻品种进行试验,通过优化升级选出更加适合本地种植的水稻品种。

因为天气炎热,除了锄头等农具,几乎每个人都带了一只大大的保温杯,装满了凉开水,趁着休息的时候就喝一点,一天要喝掉三四杯水。“我给他们帮工已经4年了,每年都是这么过来的,早就习惯了。”峰边村的胡巧华说。

头戴草帽,肩扛锄头,脚上一双凉拖鞋,裸露在外的古铜色皮肤已经被晒得通红,脸上、脖子上、胳膊上挂满了汗珠,将衣服、裤子的一角都浸透了,腿上也沾满了泥巴。高温下,堰头村的黄炳华师傅已经在田里劳作了4个小时。他受戴天德家雇用,在接下来的20多天里,帮助他家进行“双抢双种”。从清晨6时开始,每当一块田地收割完毕,他就扛着锄头去除草、整地等,为下一步晚稻种植做准备。

在“双抢”时节,由于时间紧张,人手不足,很多种粮大户都会额外雇人帮忙劳作,雇用像黄炳华、胡巧云这样有一定种田经验、家里额外的劳动力来进行劳作。从4年前,黄炳华就在“双抢”时节开始到种粮大户家的稻田里进行帮工,每天能挣160元到170元。他说,夏天天气很热,这是挣辛苦钱,但是自己年纪大了,去外地打工也不方便,在家门口能挣点钱,已经很满意了。

稻谷收割完毕以后,戴天德的儿子戴建华马上将满满一车稻谷运回家,用烘干机尽快烘干,烘干以后的稻谷不容易烂掉,可以储藏较长时间。戴建华说,以前没有烘干机,只能依靠阳光晾晒,在高温天气需要晾晒10个小时,但一是没有这么大规模的晾晒场地,二是所需的人工太多。如今,使用自动烘干机省时省力,家里5台烘干机24小时不间断进行烘干,一天就能烘干50吨稻谷。每隔一段时间,他都要去查看自动烘干机的情况,去看看烘干机是否堵塞、有没有故障,必要的时候还要添加点燃料。

“这半个月可以说是与时间在赛跑,我什么活都要干,哪里缺人就去哪里,有时候忙起来一会儿工夫衣服就被汗水浸透,一天下来衣服都可以拧出水来。”戴建华说。

640.webp (1)

640.webp (2)

【责编:倪珺】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