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聚焦东方 > 直播间

乡村管家 “管”出新风尚!村民也能过上城里生活

2020-10-16 09:45     上海奉贤

“管家”一词,在城区并不陌生,雇主聘用管家代为管理家中的事务,可以让雇主的生活更加舒心。最近,记者了解到,在奉贤区175个乡村中,也时兴起“管家”一词。这些由村委会聘用的,年龄适中、有一技之长的乡村“管家”,管的可不是个人的“小家”,而是乡村这个“大家”。他们主要参与村级公共场所管理、公共服务设施维护,开发水电煤等“一站式”服务和孤寡老人、重病残疾等特殊人群的“互助式”照料看护服务。通过这一“守护家园”行动,万名村民变身“管家”,通过服务,让乡村村民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

1

“哪个灯不亮?”“就这个灯,它连着这个开关。有时候开这个灯,有时候亮、有时候不亮,很奇怪。”“我来帮你看看,别着急。”在金汇镇白沙村,村民朱林昌只要一个电话,乡村管家金雪根就赶到他家,为他解决烦心事。初步了解情况后,乡村管家拿起工具,卸开墙上电灯开关㡳座,测试沿线电线装置,拧开房顶灯头,仔细检查原因。原来,灯头的触角有了长短,这才出现了一会亮一会不亮的现象。不消10分钟,乡村管家就把这盏灯重新点亮了。村民朱林昌由衷感慨:“自从有了乡村管家,家里有什么坏了,他们随叫随到的。他们服务很周到,吾伲老百姓也觉得蛮放心、蛮开心。”

2

其实,在奉贤,拥有大大小小175个乡村,小至1平方公里、大至5平方公里。每个村平均都在2-3平方公里左右。但每个村所配备的村干部最多才10个人,很难做到对村域管理全覆盖,满足群众多元化的生活需求。如果推行服务外包,不仅成本高,村民也未必满意。而把这些岗位腾出,再聘请大伙相熟的村民为乡村“管家”,既能增加村民收入,也能更好补上为民服务短板。

3

当然,乡村管家的本事除了变身为“水电煤气工”外,还能按需变为“园丁”“环卫工”等,对乡村公共设施、公共环境等做到日日管、日日清。在一条名为“李家路”的乡村小路上,几乎每天,乡村管家吴忠泉就和他的“队员”们都会准点“上岗”,对道路两侧的绿化进行修剪、除草、浇水等。而在远处的乡村公园里,乡村管家们则各个与花为伴,一边享受田园风光,一边为除草,忙得不亦乐乎。“村里聘请我做管家后,我每天的工作就是对村里的绿化养护、路上的杂草进行清除、修剪,然后每个月给我2000多元工资,对于退休的我来说,已经很好了呀。”吴忠泉说,“平时我也没有什么事可做,这样还能锻炼锻炼身体,真的蛮开心的。”有了乡村管家的助力,村干部的压力也小了不少。奉贤区金汇镇白沙村党总支书记李丽直言,“无论是生态环境建设,还是为民服务水平,都有很大的提升。”

4

最令人欣喜的是,自乡村管家这一岗位出现后,不少乡村村民争先进岗,但不仅是为了在家门口实现二次就业,更多的是想得到村里的肯定。就是这种肯定,吸引越来越多村民从“要我做”到“我要做”,争做人民城市人民建的带头人。乡村管家周凤明就是其中一位。她主动担任村村史馆的“志愿者”,负责开馆、日常维护、讲解等工作。她说,“平常看见村干部蛮忙的,我反正退休了在家里也没有事情做,出来擦擦弄弄也能减轻他们(村干部)的负担。”随着乡村管家逐一走上各个“工作岗位”,“邻里守望”的乡村情被逐渐唤起。在金汇镇乐善村,这份情就温暖着高龄老人李月仙的心。几乎每天,乡村管家闵金仙都会上门来转转,不仅喂她吃东西,陪着说说话,还会给她做做简单的按摩,让床上的日子有了些盼头。老人家属韩引华说,“有时候,我走掉一会会,去办点事,也放心。”

5

奉贤区地区工作办公室党组成员、副主任方舟介绍:目前,全区有117个村推出“守护家园”行动项目近319个,吸纳了大约1万名本村富余劳动力的村民作为乡村管家,他们就地就近参加劳动达40.4万人次,发放各类薪酬共计4797万元,“不仅增加了村民收入,还实现了村民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未来,奉贤区还将大力实施“守护家园”行动,结合乡村振兴“三园”工程,开拓更多岗位,激发更多村民共同创造美好生活的热情。(孙燕)

【责编:倪珺】
原标题:乡村管家 “管”出新风尚!村民也能过上城里生活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