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滴水湖畔的七色彩虹桥吗?经过一个多月时间的征名,9月19日,它们终于拥有真正属于自己的名字啦!那么,这七座桥的名字是什么?背后有什么特殊含义?赶紧随小布来了解一下吧。
七彩桥名结合外观造型
“赤黾”“橙卉”“黄篓”“绿荷”“青缎”“蓝藻”“紫浪”,是不是听起来就很美?
滴水湖环湖景观带七座桥的征名活动于8月11日启动,吸引了广泛关注和参与。据介绍,活动共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465件投稿作品,最终评定1名征名录用奖和10名入围奖。
经过激烈角逐,“赤橙黄绿青蓝紫”和桥梁多元设计理念相结合的命名方案最终胜出,即A港桥“赤黾”、B港桥“橙卉”、C港桥“黄篓”、D港桥“绿荷”、E港桥“青缎”、F港桥“蓝藻”、G港桥“紫浪”。
小布了解到,每座桥与所在的港口名采用相同“色系”,分别是赤黾—赤风港、橙卉—橙和港、黄篓—黄日港、绿荷—绿丽港、青缎—青祥港、蓝藻—蓝云港、紫浪—紫飞港。同时,名称第二个字采用了每座桥独有的设计理念和外观造型,简约大方,体现桥梁设计与建造的匠心品质。
今天的命名揭晓仪式结束后,不少徒步爱好者以脚步丈量滴水湖,依次途经七座景观桥,并在桥上留下专属于这一刻的回忆,成为第一批打卡体验者。
桥梁设计中西结合
七座桥梁如七根缎带,与滴水湖畔景观融为一体。这七座桥由来自欧洲的大学设计师团队设计、港城集团直属建管公司建设,以赤黾桥为起始,自东南顺时针方向依次分布于滴水湖畔的赤风港、橙和港、黄日港、绿丽港、青祥港、蓝云港、紫飞港七个港口。
每座桥都有不同的设计主题↓
A港桥赤黾采用拱形结构,由白绿两色构成,桥体修长,4个支持物融入两岸绿地中,如同水面上的水黾一般轻盈地浮在两岸之间。
B港桥橙卉以“花”为元素,桥梁上方打造绿色空间,种植花草灌木,中间坡道连接天空花园和桥底流水,将分散于周围的绿地连成一体。
C港桥黄篓取材于“篓”的形象,网格结构交错盘亘,从空中俯瞰,该桥呈人字形,向湖面奋力挥出一撇一捺。
D港桥绿荷造型轮廓宛如荷花,边缘处翻飞上翘,恰似花瓣卷舒开合。
E港桥青缎采用莫比乌斯环形态,整座桥形似一根缎带,矩阵式六边形瓷砖模糊了水平方向的上下边线,行人可以通过弯折处的开口穿行。
F港桥蓝藻仿照古建筑穹顶的藻井设计,使用大面积木材,用方、圆、八角等几何图形营造出古典的韵律感。
G港桥紫浪以动感的波浪为主要设计元素,桥梁使用钢的曲面板来优化结构厚度,同时通过尺寸的改变融入长凳、天蓬等元素。
独特造型带来施工挑战
上海市浦东新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承担了其中三座桥的具体建设,分别是水黾形态的“赤黾”、以花为元素的“橙卉”和莫比乌斯环形态的“青缎”。
该公司副总经理康毅说,公司中标后看到这三座桥的图纸“真的是有点惊呆了”。
其中,赤黾桥的造型要由1500多个细的杆件拼装而成。“1500多个杆件不可能在厂里拼装,因为各方面的条件都不允许,所以只能在厂里制作好后,运到现场进行拼装焊接,工作量特别大。”康毅说,而且每一个杆件都有编号,一旦搞错,桥就拼不起来了,难度非常高。
橙卉桥分了三层,分别是通行层、环形步道和最上面的观光层。“它下面的结构就像一个树杈一样,把这三层给撑起来。”康毅介绍,主要的难点,就是这个独特的树杈造型不能用制好的钢板来做,只能按照形状先做好模具,再把钢水灌进去,采用铸钢件的工艺来做。而且,到现场以后的安装和焊接还有预埋,都非常难。
青缎的设计是一个莫比乌斯环,形状奇特,是数学中无穷符号的样子。设计理念非常新颖,但是施工难度非常高。“最大的难点就是怎么把4公分厚的钢板扭成这样的形状。”康毅说,最终,完全都是靠人工一点一点把钢板扭过来,完美呈现出莫比乌斯环的形态。
给市民带来更佳亲水体验
作为港城集团打造的临港“湖畔会客厅”重要组成部分,滴水湖环湖景观带七座桥丰富湖滨水岸线景观,并串联起滴水湖环湖景观带及分散其中的美食运动娱乐等功能性空间。
港城集团下属上海临港新城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倪华明介绍,关于七座桥的研究早在2015年就开始了。“当时整个环湖80米景观带的工程正好处于设计的深化阶段,我们发现围着湖的射河体系把整个景观带分割成了7个空间,这样景观带建成以后整体的贯通体系就被断掉了,所以就开始着手研究。”
从2018年开始,七座桥陆续开始建设,直到如今从图纸上跃然落地,真正坐落在了滴水湖畔,使滴水湖周边形成软环境更有温度、硬环境更有品质的湖畔会客厅,同时也给居民和游客带来了便利,提供了完整的亲水空间。
倪华明介绍,整个滴水湖80米环湖景观带2018年全面开放,现在七座景观桥又全面开放,第三阶段就是景观带中的功能性建筑建设,提升环湖景观带的功能性,给居民游客提供休憩空间。据了解,现在沿湖已有将近2.8万平方米的建筑体量,分布在景观带的不同区域。(陈烁部/文 朱泉春/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