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黄浦区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里的机器人制作编程班学生正在跟着老师调试机器人舞蹈项目的底盘位移悬浮装作的牵引实验测试。 记者 陈龙摄
人脸识别、无人驾驶、深度学习、人工智能作曲……这些已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前沿科技究竟如何实现?这个暑假,在黄浦区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和各所中小学,科学、艺术、趣味赛事,一系列暑期免费培训课程,让每一个好奇的中小学生都能找到一款适合自己的课程,探秘科学、艺术的未来世界。
趣味比赛让学生热情高涨,丰富师资让暑期“热门课”越开越多
这个暑假举行的第四届青少年人工智能创新大赛暨全国邀请赛堪称是青少年的人工智能盛会,吸引了全国各地12000余名青少年来到了西岸艺术中心。
在一场5V5的模型对抗赛中,参赛学生用自己编写的程序,控制5辆坦克模型进行足球大战。比赛间隙,上海民办永昌学校学生林滢菲徘徊在赛场边,手上记录的笔没停过,她在研究对手的进攻路径。
为了这场比拼,包括林滢菲在内的几位“女将”在教练顾彬的带领下,已经在黄浦区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集训了两个多月。暑假后的每个下午,他们都泡在中心研究技战术。 “想要在智能挑战的赛场上脱颖而出,光编程出色还不够,熟练的操作和缜密的战术也很关键。”林滢菲说。
场地另一边,尚文中学八年级学生张天杰,正和几位同伴给无人机设置飞行任务,为接下来的乐享无人机比赛作准备。他们身后,是耐心指导的“助教”,尚文中学物理老师吴凯和地理老师曹源通。曹源通说,得知自己学生要参加比赛,对无人机感兴趣的他和吴凯就主动化身志愿者,跟学生一起到黄浦区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来上课,自己一边学,一边指导学生。
黄浦区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主任陈沪铭告诉记者,中心在开设课程前,对青少年的兴趣爱好做了充分的调研。其中很多常设课程以比赛任务驱动,学生热情高涨。黄浦区的青年教师也会利用假期到中心当助教,他们还召集了相关专业的大学生志愿者。尽管各类暑假课程报名者众多,今年中心仍然加开了热门课程,尽量满足每一名学生的需要。
从玩游戏到设计游戏,让学生在玩耍中走向科技前沿
“你们中有不少游戏迷吧?那么你们知道,游戏如何设计出来的吗?”在黄浦区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的一个夏令营上,第一节课老师便通过解析中小学校园的流行游戏,让学生了解到,一个好玩的游戏,不仅需要情节、画面的严谨设计,还有数学精算、心理学知识的运用。听完讲解,很多学生都对眼前的游戏设计平台“跃跃欲试”,几天的界面学习和体验后,这两天学生已经进入了组队创作阶段。
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儿童的天赋。暑假,正是让青少年在实践中发现兴趣,拓展自身无限可能的最好时机。
“从2011年起,我们就开设了编程课,从最简单的模块化编程到PYTHON再到今年最新的罗布乐思以及人工智能课程,学生通过这些兴趣班,可以触及科技最前沿。”陈沪铭表示,今年,中心组织开展了科技实践、艺术体验、文化传习和阳光体育四大类58个课程项目。除了线下课程,还有“教你玩俱乐部”微信公众号为假期里的青少年准备的乐高、科学探秘、艺想智造、舞韵飞扬等18门微课。
从单一演奏到多元创作,校园里的音乐“畅想室”让人流连忘返
除了青少年活动中心,今年沪上各大校园也有不少有意思的暑假活动。不久前刚刚和上海音乐学院签约成为其附属中学的比乐中学,就给学生们打造了一间音乐“畅想室”。
一个MIDI键盘,一台电脑……一个下午近四个小时的课程,尽管安排了三次课间休息,很多学生却未曾踏出这间“畅想室”半步。从7月2日起,来自学校管乐、民乐、合唱等艺术社团的17位学生,在上海音乐学院老师的指导下,探索计算机音乐创编。
钢琴声、海浪声,夹杂着阵阵海鸥声……当这支时长3分43秒的乐曲在教室中响起,比乐中学七年级女生陈子怡、王慧馨笑了,这是她们原创的第一首曲子——《ice land》。已经学了十年打击乐的高二男生陈凤奇,用钢琴结合吉他、贝斯,配上他最擅长的爵士鼓,创编了一段抒情旋律。他告诉记者,自己学了十多年乐器,以前只注重音准和技巧,但这次的暑假课程,一下子拓宽了他对音乐的认知,好音乐还要融入自己的创意与情感。
“我们学校本来就有不少学生有音乐特长或乐理基础。这个暑假,我们在上音的帮助下,开设这门为期三周的音乐工程课,将艺术与信息技术有机结合,启发学生从单一演奏深入到多元创作,鼓励他们将日常生活片段作为创作素材,在音乐的世界里尽情尝试。”比乐中学校长罗立新表示,今后这门课程将成为学校的常设课程,扩大学生的受益面,培养更多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创新型艺术人才。(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