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两个月,第三届苏州江南文化艺术节将如约而至。
一面古典,一面现代;一面经济,一面文化。这个已举办两届的江南文化大雅集,被誉为苏州又一幅“双面绣”,延续着苏州一体两面的绝活,张扬着协调致美的苏州魅力。
小康建设是系统工程。从全局着眼,始终坚持全面协调、系统思维、开放赋能的观点与方法,苏州人用一个个有创意的统筹招数,让经济增长、城乡建设、生态优化、民生改善等全方位展现发展高质量,奏响了一首优美动听的高水平全面小康协奏曲。
全面小康,“单打冠军”不稀奇,目标是“全能金牌”。“缺什么,补什么”,源自清醒的发展认知,更延伸自强自新的发展逻辑——
一个“补”字诀的N种用法
独墅湖畔的纳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一滴苏州研发生产、净重0.1克的纳米“药水”,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市场售价高达两三千美元。
这“一滴水”的小故事,折射出苏州“补短板”的大文章。
对于“补短板”,苏州人的认识很形象:全面小康,讲究“全面”,重在“协调”,如同一个人要跑起来,全身的协调必不可少,否则不但跑不快,还有可能栽跟头。苏州人精于“拉长板”,勤于“补短板”。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对标“强富美高”新标杆,苏州人的这个“补”字诀,用得更全、立得更深。
以“补”求“突破”,始终保持经济增长力度。苏州持续推动发展动能由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2019年,苏州实现制造业新兴产业产值1.8万亿元,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53.6%,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纳米技术、人工智能四大先导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21.8%。
以“补”筑底线,不断提升靶向富民温度。2017年起,苏州实施聚焦富民33条,拿出149项“干货”举措,持续实施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计划。2019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6.86万元和3.52万元。从基础设施到公共服务再到低收入人群重点保障,苏州的小康“可期可感可享”。
以“补”强根基,延展“天堂美”高度。353个50亩以上湖泊、2万多条河道、占全市总面积36.6%的水域面积……苏州始终重视“水”文章,累计实施“十大类”太湖治理工程5400多个,投资约710亿元。2014年5月,苏州颁布《苏州市生态补偿条例》,这是全国首部关于生态补偿的地方性法规,“宁可牺牲GDP也不毁鱼米之乡金招牌”由此树立。
以“补”添动力,不断增强文明之城厚度。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硬,苏州持之以恒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德行天下的浓厚氛围,涌现出110名全国、省级先进典型和229名“中国好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实现市域全覆盖,2019年,苏州注册志愿者人数达240.65万,占城镇人口比例达29.07%。
把现状吃透,把不足找准,把举措谋实,苏州人兢兢业业“补”出了发展新境界。
系统思维是一种发展执念,也是一种发展胸怀,锚定“往哪走、怎么走、走多远”,主动破除机制体制壁垒,在“跨域谋域”中永争上游——
“想干事、干成事”的系统论
2011年12月18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考察昆山时指出,昆山的台资企业发展势头好,要在海关、金融等方面给予更多政策支持。为了这句“政策支持”,昆山由市长带队,光北京一年就跑了30趟。2013年2月3日,同意设立“昆山深化两岸产业合作试验区”的国函批复(复印件)传回昆山。
一年30趟“跑北京”,抖擞着“闯”的精神,更深藏系统、长远的眼光:有了“试验区”,昆山的产业优化、两岸经贸文化创新交流有望再次破局。
事实证明,昆山想对了。“试验区”设立以来,在百余项先行先试政策措施支持下,昆山在两岸产业合作、投资贸易便利化等方面成果丰硕。截至2019年底,昆山累计批准台资企业项目5196个,占江苏省近五分之一。
想问题看问题,适度超前;认准的事,“一盘棋”盯到底。“想干事、干成事”的系统论,在全面小康建设中,成就了一个又一个苏州传奇。
系统谋划立在“大局”。做事情,不能“就事论事”。上世纪90年代,工业化、城市化加速,苏州开始推动工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三集中’决不以损害农民利益为代价”,苏州市委、市政府果断决策,一系列保障失地农民利益、推动农民就业的措施陆续出台。2012年,苏州在全国率先实现城乡低保、基本养老、医疗保险全面并轨,城乡居民收入比1.93:1,城乡收入差距全国最低。
系统谋划强在“贯通”。走一步,要“看两步、想三步”,才能“一快快三步”。自贸区,苏州“坐等”了6年,但6年里,苏州与自贸区关联的试验试点一步未停。2020年9月,苏州自贸片区设立一年即推出改革创新举措130余项,形成制度创新成果案例62项,其中2项获评国务院“最佳实践案例”。
系统谋划胜在“均衡”。以局部与整体的合拍踏出“超前”节拍,发展才能系统快、整体快。大院大所一直是苏州战略布局的重点,但不是“来一个谈一个、谈一个签一个”,政策引导从一开始就突出“人—团队—平台—转化”的系统规划,项目落地共享一个“政策包”。2020年11月,苏州发布《苏州大院大所合作政策》,东南大学苏州校区、南京医科大学姑苏创新研究院、河海大学苏州研究院等迅速落地,产学研链条式黏合的助力日益强劲。
潜入改革“深水区”,要啃下“硬骨头”,唯有放眼全球、对标先进,把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才能倒逼改革取得新突破,实现综合实力新跃升——
开放赋能,一个视野两样精彩
“高低温温度冲击”成功试验,让上海德瑞电子工程师周正长舒一口气。通过在线对接大仪网,德瑞以“共享仪器”的方式完成了新品研发的关键一步。大仪网是苏州市研发资源共享服务平台,随着平台全面对接上海研发服务平台,专业仪器设备“共享”已覆盖长三角。
共享,展示开放的气质。从引进来、走出去,到不断提升对内对外开放水平,苏州的全面小康始终以“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的开放思维,传递着靠前发展的紧迫感,也打开了眼界和格局。
深化改革,开放赋能,自我提高,努力提升国际化水平。苏州大做“开放+”赋能文章,以开放推动创新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塑造城市品质。同时,推出“开放创新合作热力图”“企业服务总入口”,营造审批最少、流程最优、效率最高、服务最好的发展环境,开放之城越发声名远播。
高点站位,精准对接,积极融入,谋求一体化发展新优势。2020年11月9日,连通上海青浦和江苏吴江的东航路——康力大道项目通车,这是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成立后打通的首条省际断头路。借着这条“路”,苏州积极参与“示范区生态共育”“干部跨域交流”“社会治理”等机制体制创新,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中,加速释放历史机遇的红利。
双向作为,内向联手,外向对口,诠释协调发展新解。2020年4月8日,苏州首个“市内飞地”——苏州工业园区苏相合作区实体化运作。这一发展模式在2007年苏宿工业园区建设之初就开始实践。通过双向输出,苏通科技产业园、苏滁现代产业园、霍尔果斯口岸等“飞地”发展迅猛,在跨越区划壁垒、畅通资源流动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区域协调的苏州创造。
审时度势、与时俱进、为我所用,由内而外的开放自觉,深深影响着苏州的全面小康进程。在主动融合中不断树立鲜明的发展优势,苏州“门户枢纽”地位在更大开放格局中悄然奠定。(张波 钱怡 周奉超 朱雪芬 姜昊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