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聚焦东方 > 新闻

强强联手,共筑风电“脊梁”

——中国石化供中国中车风电专用48K大丝束碳纤维交付发运
2025-09-24 16:43     中国发展网

微信图片_20250924134220_4_963

中国发展网讯 9月23日,“中国石化供中国中车风电专用48K大丝束碳纤维发运仪式”在上海石化举行。满载着48K大丝束碳纤维的两辆货车,从上海石化驶向中国中车集团旗下的南京海拓公司。

中国中车是我国风电产业中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今年7月,中国石化与中国中车签订了上海石化48K大丝束碳纤维供应合同。用中国石化碳纤维,制造中国中车大型风叶片,两个“中”字企业强强联手,共筑风电“脊梁”。

上海石化党委书记、董事长郭晓军表示,双方深度合作,意味着从材料研发到风电装备制造,形成了完整的国产化链条,不仅成本更低、供应更稳,也为风电产业升级提供了核心材料支撑。

2022年10月,我国首个万吨级48K大丝束碳纤维工程第一套国产线在中国石化旗下上海石化碳纤维产业基地投料开车一次成功,在碳纤维生产和装备上真正实现了自主可控。上海石化生产的48K大丝束碳纤维,是一种含碳量在95%以上的高强度新型纤维材料。其力学性能优异,比重不到钢的四分之一,强度却是钢的7至9倍,并且还具有耐腐蚀的特性。由于产品性能媲美国外同级别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越来越受到国内用户认可。

2024年,三一重能公司采用上海石化生产的48K大丝束碳纤维风电专用料,成功制造成131米全球最长的陆上风电叶片,并在吉林通榆风场挂机试验,一个风电机组的扫风面积就相当于8个标准足球场。使用传统的玻璃纤维材料,当叶片长度超过120米时,就达到自身材料的性能极限,而48K大丝束碳纤维风电叶片,以其优异的力学性能突破了这一极限。

近年来,中国石化在48K大丝束碳纤维基础上,推动碳纤维向更大丝束延伸发展。日前,随着上海石化60K大丝束碳纤维新产品的问世,凭借可用于制造深海大型风电叶片的专用新材料,中国石化将进一步“筑巢引凤”,打开与深海海上风电领域重点用户的合作空间。(倪珺)

【责编:缪晓琴】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