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聚焦东方 > 新闻

首批“AI推介官”完成签约 上海人社部门创新推出“AI+HR”

2025-09-01 15:26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人工智能推介官”签约议式现场

“人工智能推介官”签约议式现场。

中国发展网讯 张侃琦 记者缪晓琴报道 随着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人力资源服务业如何在人才配置、组织进化和产业升级中发挥更关键的战略支撑作用?8月29日,以“AI智领 HR智链 静候你来”为主题的上海市第二届人力资源服务业创新发展大会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会上,上海市人社部门开发的“人工智能推介官”岗位与首批7家重点企业完成签约。

近年来,上海聚焦人力资源服务业“专业化、数字化、国际化、品牌化、标准化”发展方向,出台创新发展行动方案、“伯乐”奖励计划、职称评审等支持政策,持续优化产业生态。2024年,行业全口径年营收突破5600亿元,产业规模稳居全国前列。

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在开幕式上发布的评估报告指出,中国上海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历经十五年发展,形成“一区多园”格局,获评国家级人力资源特色服务出口基地、国家级标准化试点及上海市服务业创新发展示范区,“梅园论剑”“虹人汇”等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成为服务就业、赋能人才、驱动经济的重要引擎。

今年以来,上海市人社部门结合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与高校毕业生就业需求,创新推出“AI+HR”模式,率先开发“人工智能推介官”岗位。商汤科技、人形机器人、黑湖科技、中智科技人才等7家重点企业在大会上与首批“人工智能推介官”签约,助力上海人工智能大模型的推广与应用,同时为高校毕业生拓展就业空间。下阶段,人社与经信部门将协同开发更多相关岗位,并整合培训资源,强化产教融合。

智能化升级为人力资源服务业多元化发展提供了无限可能。现场,静安区人民政府、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联合上海外服、云生未来等企业,共同揭牌成立“未来产业人力资源开放创新实验室”,旨在构建政府、科研机构与企业协同创新机制,探索人力资源服务前沿应用场景。

在互动体验区,云生未来、毕业申、小砖块等12家机构现场展示AI数字员工、智能就业系统、1号求职机等数字化产品;前程无忧、德筑、必博等20家企业在路演环节集中呈现“AI+HR”创新成果,涵盖智能招聘、人才画像、组织诊断等领域,为行业智能化升级提供实践样本。

“我们的AI薪酬专家已经可以承担80%的任务型合同。”上海利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朱德权介绍,AI员工可以是企业HR的助理,也可以是数据分析专家,在某些岗位甚至能够独立工作。“在人类员工休息的8小时之外,AI员工也可以辛勤工作,如果碰到重大问题则记录整理,第二天交给人类做决定。”

为促进全国协同,大会举办两场专题交流:26家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代表齐聚“全国重点联系产业园发展座谈会”,共议跨区域联动路径;在“战略新兴产业人力资源服务展望会”上,专家围绕“AI与全球HR相互赋能”“人工智能驱动的服务新范式”展开研讨,提出数据共享、标准共建、能力共育等合作方向。

同期举行的“3+6”重点产业人才招聘活动,汇聚睿智医药、新傲芯翼等100家重点单位,提供芯片研发、人工智能算法、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等高质量岗位2000余个,同步开展政策咨询、职业指导服务,打造一站式就业服务平台。

本次大会也进一步畅通了人力资源服务产业链合作的渠道。在对接洽谈环节,上海外服、中智股份、万宝盛华等90家优质机构设展,吸引近200家重点企业参与。电装中国、稀宇科技、移为通信等7家企业与外企德科、临港漕河泾人才、新视野等机构现场签约,合作金额达4.8亿元,涵盖人才外包、组织变革咨询、数字化系统建设等多个领域,有效提升产业链与人才链的匹配效率。

【责编:倪珺】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