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讯 记者邱爱荃上海报道 南京路步行街素有“中华商业第一街”美誉,近年来,上海黄浦区不断打造消费新业态,目前取得了哪些成效?如何推动文旅商体展联动,激发消费活力?8月27日,在上海“十四五”规划成果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黄浦区委副书记、区长徐惠丽在回答本报记者提问时表示,黄浦区是资源禀赋比较独特的区域,是全国看上海、世界看中国的重要窗口。在黄浦,有外滩、南京路、豫园等重点地标,也有数字化发展背景下的一些新的资源禀赋优势,更也有庞大的游客消费群体。近年来,黄浦区不断发挥独特的资源禀赋优势,持续挖掘消费潜力。
一是打造了青春经济,通过引导和支持商业企业自主更新,尤其是围绕像二次元潮玩策展的一些周边产业,多点开花来带动商业街区的年轻化的转型。目前我们刚才记者也关注到了,像南京路、淮海路、豫园,我们这几个大的商圈都集聚了青春经济的业态以及消费的人群,呈现出了不一样的活力。
二是开拓引领经济,也就是我们聚焦老年人多样化的消费需求来进行了新的探索。比如我们支持第一百货打造了银龄俱乐部,在银龄俱乐部推出了餐券、理发、脱口秀体验,包括兴趣课程等等60多种的服务,把传统的商场变成了老年人需要的无压力的社交场景。
三是在黄浦激活展会经济,我们深化商旅文体展的融合发展,促进消费供给的迭代升级。比如在今年2025上海国际花展,我们首次以新天地为主会场,吸引了市民游客431万人次来开展,带动了这个区域的消费,同比就增长了16%。
四是释放赛事经济的新活力。在黄浦区各种赛事是精彩纷呈,比如说像黄浦半程马拉松,还有电竞比赛,目前已经形成了很好的叠加的效应,未来我们相信还将衍生出更多的商业业态来助力商旅文体展的融合发展。
五是黄浦的演艺经济。我们拥有专业剧场27家,获得区级备案的演艺新空间有101家,这些演艺空间就突破了传统剧场的孤岛模式,构建了多层次的演艺网络。在黄浦我们现在是全年有戏街区,我们在这些场馆当中还主要承接了一些国际IP的首演,比如今年千与千寻上海站的演出,就在上海文化广场收官,有超过7.8万人次来观演,其中有50%的观众是专程从上海之外赶来,海外购票的观众也超过了两千人。这个演出就成为今年夏天全国演出市场的热议话题,让更多的人为一部戏赴一座城。
六是做强首发经济。“十四五”以来,我们结合实体空间的改造,换新引进了各类高能级的首店旗舰店体验店一共有919家,今年我们又支持企业通过内容创新和场景再造,吸引优质的首店和旗舰店,又有69家入驻了黄浦,居全市第一。同时我们还聚焦时尚产业和新品首发活动在首发,上海五五购物节,上海之夏、国际消费季等这一系列的主题活动期间,支持首发经济引领性的品牌进商场,多维度的新品发布和商业互动。
七是黄浦培育了甜蜜经济。在今年5月16日晚上,黄浦滨江180米的高空进行了一场震撼的无人机飞行活动,很多网友发布了多条的视频传播,这是我们黄浦自婚姻登记全国通办以来积极探索的婚姻登记加文旅融合的新模式,不仅面向全国的新人推出了集体颁证服务,还推出了爱在黄浦无人机飞行送祝福等一系列的活动,把甜蜜经济作为我们的一个特色产业,在全力打造。
八是把握了入境消费的新的机遇。今年上半年境外人士入住黄浦宾旅馆超过了94万人次,同比又增长了56%。我们一方面推出了多语种标识,支付便利化等服务,同时又在强化退税的便利度,我们率先实现了全市通退,设置了全国首台离境退税自助的开单机,还完成了全市首单支付宝国际版的支付。
徐惠丽说,我们也看到在离境退税领域,我们的规模实现了跨越式的增长,开具申请单在今年上半年超过了3万份,同比增长了近300%,实现了商品销售额超5亿元,同比增长了百/126。在“十五五”期间,我们还将进一步拓展思路,强化联动,让黄浦越来越好,也希望消费者来黄浦打卡开心,刷卡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