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讯 记者邱爱荃上海报道 5月22日,记者从上海市新闻办举行的发布会上获悉,近日上海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 加快科技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从供给侧、需求侧、环境面三个层面推出16条举措,改革组合拳共计39项任务。
上海市科委副主任翟金国翟金国介绍,《若干意见》主要聚焦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围绕创新关键环节补齐链条、完善优化工作机制等方面,构建起支撑科技创新全过程的服务体系。此次文件改革主要落脚在“强主体、补链条、改机制”三个点上。
翟金国表示,“强主体”是要强化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支持和引导企业加大在科技服务业领域的创新投入,全面提升行业发展能级。一方面,培育一批服务质量好、创新动能足、带动作用强的科技服务业品牌;另一方面,推动企业延伸服务链条、实现跨界融合,提升智能化、集成化、平台化服务能力;同时鼓励科技服务企业国际化发展。
“补链条”是要围绕全过程创新、全链条加速,重点关键环节补链、延链、强链。例如,强化技术与市场可行性“双验证”功能,打通概念验证、中试熟化、创业孵化及产业化的关键环节;深化科技类学会、协会的治理改革,强化科技咨询服务和科技智库建设,深化科技期刊改革,都体现了这一特点。
“改机制”将聚焦科技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在支持机制、管理机制、服务机制上持续优化完善。例如,在支持机制上,推进专利开放许可制度,实现更加便利化的专利授权;发布科技服务需求清单,给市场主体开放更多应用场景。在管理机制上,建立以信用为基础的分级分类监管机制,实施“无感监管”。在服务机制上,推动科技创新券“扩围增类”,全流程“免申即享”改革,让服务更加便捷、更加普惠;此外,还将简化、优化科技展会、论坛、大赛等活动的报批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