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聚焦东方 > 新闻

“上海的虹桥”跃升为 “世界的虹桥”

2024-02-29 17:38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讯 记者鲍筱兰 上海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三年来,“虹桥”特色更加鲜明,“国际”水平持续提升,“开放”格局日益深化,“枢纽”地位不断巩固,实现了从“上海的虹桥”跃升为“长三角的虹桥”、“中国的虹桥”乃至“世界的虹桥”。

2021年和2023年,国家发改委先后印发《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总体方案》和《关于推动虹桥国际开放枢纽进一步提升能级的若干政策措施》。三年来,三省一市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在中央区域协调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国家相关部委指导支持下,凝心聚力、踔厉奋进,合力推动《总体方案》全面落实、《政策措施》加快落地,进一步提升虹桥国际开放枢纽辐射能级。

从“一核两带”到三省一市,在推进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过程中注重统筹好各方关系,形成了以协同开放引领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虹桥经验”。虹桥国际开放枢纽“一核两带”7000平方公里全域生产总值从2020年的2.3万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2.8万亿元,“一核两带”经济密度达4亿元/平方公里,是长三角平均水平的4.7倍。

“虹桥”特色 更加鲜明

三年来,“一核两带”共同推动从“上海的虹桥”跃升为“长三角的虹桥”“中国的虹桥”乃至“世界的虹桥”,优势互补、产业协同、市场共兴、功能共享的发展共同体加快构建,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1万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万亿元,“虹桥”的金字招牌越擦越亮。

“大商务”功能着力强化, 2022年,落户在虹桥国际商务区的天合光能执行董事、天合富家董事长高海纯表示,天合光能发轫于常州,国际总部我们经过深思熟虑,最后决定落户在上海虹桥。我们从公司出发,15分钟内就可以到达机场、坐上高铁。天合光能在虹桥设立了国际总部,以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和绿色低碳的产业升级为发展战略。虹桥国际商务区的政策支持、营商服务也让我们真真切切感受到虹桥鼓励、支持、引导民营经济发展的决心。

“蟠龙天地位于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青浦片区蟠龙镇,于 2023年完成了历时五年的‘城中村’改造项目,有效拉动区域消费的城市更新新样本。”负责“蟠龙天地”项目的瑞安新天地商业总监陈纯表示,集团在规划过程中致力于打造一种全新的城中村改造商业模式,不仅对过去的文化进行了焕新,同时也结合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满足了大家的生活需求。自2023年4月29日开业至当年底,已经吸引了大约1800万人次,成为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新的流量担当。

随着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内资企业总部、贸易型企业总部支持政策陆续出台,长三角民营企业总部集聚区和长三角民营企业总部服务中心揭牌运作,跨国公司地区总部项目、民营企业总部培育库先后设立,累计引进总部类企业和机构超500家、认定贸易型总部54家。

“大会展”功能持续提升,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三年来累计举办展览面积达1084.05万平方米、办展数量共95个,其中2023年办展规模及能级显著提升,展览总面积超676万平方米,国际性展会数量达46个、占当年展会比例80.7%。虹桥国际会展产业园揭牌运行,列入“上海市级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累计集聚上海国际展览、英富曼会展等龙头企业及上下游配套企业超300家,其中2023年新增入驻85家。

“大交通”功能不断完善,《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综合交通规划(2021-2035年)》正式发布,虹桥枢纽总客流量累计近9亿人次,其中2023年客流规模大幅上升,为4.07亿人次、同比增长1.6倍,约占三年累计客流总量近一半。

“大科创”功能加快构建,市场化创新主体加快集聚,产业布局更加优化,产业发展与科技创新耦合共生。数字文创、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卫星导航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成形、成链、成群、成势。

“长三角地区作为上海格创重点深耕区域,公司深度赋能了苏州华星、中环领先、中芯集成、积塔半导体、长电科技等半导体客户数字化建设” 格创东智表示,未来3-5年是上海格创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上海市丰富的半导体产业基础和人才资源为公司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市场氛围和土壤。格创东智将以上海市半导体产业整体发展规划、工业智能发展政策为牵引,立足大虹桥,打造格创东智半导体行业总部平台。

“国际”水平 持续提升

三年来,虹桥国际开放枢纽的国际化平台加快打造、国际化业务广泛开拓、国际资源要素高效配置,国际化水平持续提升,其中“一核”累计外贸进出口1943.92亿元,特别是2023年贸易活跃度保持较高水平,货物进出口额完成759.35亿元、同比增长27.9%。

2023年,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管委会联合东浩兰生集团,通过全面资源整合协同,共同打造服务于中国企业“走出去”、新加坡及东盟企业“引进来”专业化、一站式专业服务平台——虹桥企业海外发展服务中心。中心首批引入了50余家专业服务机构,包括国际项目投资服务、国际人力资源服务、国际会展及贸易服务、涉外法律服务、国际金融及投资服务、信用服务、知识产权、会计审计、涉外广告服务等。设立的“一网通办”综合服务区为入驻企业提供覆盖商事登记和人力资源等在内的500多项政务服务事项的现场办理,让企业和群众“排一次队,办所有事”。

“开放”格局 日益深化

三年来,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对内开放合作不断深化,对外开放水平持续提升,虹桥商务区累计吸引合同外资83.19亿美元、实到外资20.88亿美元(截至2023年11月底),特别是2023年合同外资增长迅猛(同比增长139.9%),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枢纽节点正在加速打造,日益成为我国双向开放的最前沿。

服务长三角对内开放功能逐步凸显。联合招商引资成效明显,“投资虹桥”品牌持续擦亮,积极组织举办“潮涌浦江·投资虹桥”和“虹桥财经汇”等高能级投资促进活动。苏州(虹桥)会客厅、苏州(相城)数字经济创新产业园、海盐国际(上海)创新中心、南湖智立方(上海中心)等一批城市会客厅相继设立。跨域资本协同不断深化,加快落实上海与苏浙皖三省的协同授信机制,《上海市、南京市、杭州市、合肥市、嘉兴市建设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印发实施,相城获批江苏省唯一数字金融产业集聚区。

双向投资开放水平进一步提升。依托进博“引进来”力度持续加大,进博会“展品变商品、采购商变贸易商、参展商变投资商、政策变制度”稳步推进,上海交易团搭建60家“6+365天”交易服务平台。《上海市服务办好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条例》正式出台,以地方立法形式将临时性政策上升为制度性安排。

服务企业“走出去”水平不断提升,《加快提升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服务企业“走出去”能级的若干措施》出台实施,虹桥海外贸易中心加挂“上海市‘一带一路’综合服务中心(虹桥)”牌子,虹桥海外发展服务中心揭牌成立。国别地区合作持续走深走实,中新合作空间持续扩大,中德合作领域纵深拓展,中日合作平台做大做强,中荷合作迈出重要一步,海峡两岸人才流动机制持续贯通。

“枢纽”地位 不断巩固

虹桥枢纽特点更加凸显,立足交通枢纽优势,加快促进创新资源、信息要素集聚,持续构建交通“枢纽”、创新“枢纽”、信息“枢纽”。

交通“枢纽”建设行稳致远。国际航空运输服务效能有效提升,金山区华东无人机空港加快建设,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加快打造,芜湖宣州机场正式开通;上海机场苏州城市航站楼正式启用,苏州工业园区创新打造数字货站,昆山长三角国际空港现代物流中心启动运营。

创新“枢纽”功能加快塑造。科技创新引领作用日益增强,上海虹桥国际科创中心正式揭牌,大虹桥生命科学创新中心发布,“大零号湾”科技创新功能策源区成为上海建设全球科创中心的“四梁八柱”之一。

成果转移转化生态持续构建,长三角科技创新券在“一核两带”实现全域通用通兑。沪苏成功探索长三角首次联合科技攻关“揭榜制”,沪嘉科技协作联盟正式成立。创新产业发展步伐不断加快,闵行区基因产业集群、嘉定区智能传感器产业集群、金山区无人机产业集群、青浦区数字物流产业集群成功入选工信部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名单。 

作为来自上海市的一个面向全球的技术成果转移转化、科技要素资源流通集聚平台,2022年8月,InnoMatch平台由上海市政府和科技部共同发布上线。截至目前,整个平台以长三角为核心,技术经理人覆盖全国30余个省市,平台科技成果转化量、发布量及线上交易活跃度、交易量均已走在全国前列。

“对InnoMatch平台而言,他们在探索一条全新的技术‘丝绸之路’。”上海国际技术交易市场总经理、科寻科汇(上海)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陈超表示,“丝路电商”是我们国家面向全球“一带一路”建设的非常重要的举措之一。InnoMatch平台是一个全球的技术要素市场的运营平台。我们特别期待借助‘丝路电商’示范区的建设,推动我们从技术层面上,面向‘一带一路’国家、面向国际,发展一些技术和产业相结合的业务。

经过不断的探索与实践,虹桥已经由一个单纯的地理名称,升华为一种全新的开放形态。“虹桥”“国际”“开放”“枢纽”,每一个词语都蕴藏着创新的内涵,并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丰富。今天的虹桥不同以往,未来的虹桥不可限量。

【责编:倪珺】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