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聚焦东方 > 新闻

“老瓶”如何装“新酒”?古镇蝶变需要立足三个维度

2024-01-08 15:41     中国发展网

中国发展网讯 朱家角古镇是上海地区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古镇,2004年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每年接待游客数量以百万计。她拥有景区和社区两块“标签”,也是本土7千多位居民群众共同的家园。

虽然朱家角古镇在上海乃至长三角地区都有一些知名度,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时代发展,古镇区旅游消费面临一些现实困难,例如,景区内商业业态多数较为低端,且同质化严重;古镇的“人流”较难转化为带动消费的“客留”,等等。

根据青浦区委、区政府对朱家角古镇的功能定位和工作要求,我们立足“时间维度、文化维度、民生维度”三个维度,加快古镇更新迭代,让朱家角从“远近闻名”向“名副其实”转变,把朱家角古镇建设成建筑的“博物馆”、旅游的“集散地”、群众的“温暖家”。

立足“时间维度”,让建筑表达契合大众需求

1

朱家角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现存明清建筑1000多栋,其中历史文化特色建筑12处,非物质文化遗产5项,石桥36座,文物点91个。通过对古镇文化产业的调研,我们认为,历史建筑对于市民游客还是具有较强的吸引力,要在风貌保护的原则下,把新时代的运营理念、运营模式嵌入到古建筑中,成为又一个兼具人文情怀的“综合体”,让建筑“可阅读”成为历史建筑与新时尚的最佳结合方式。

2

近期,本地区最早的邮政机构、华东地区保留下来唯一的大清邮局旧址——“大清邮局”向“书信博物馆”进行了转型升级,供市民游客书信体验、文创选购、休闲漫游,成为古镇老街里又一处打卡新地标。作为见证了粮油业从传统走向现代的“粮仓”,在改造成为“一尺花园”轻餐饮场所后,历史建筑“可阅读、可体验”的经营业态受到大众青睐。

接下来,我们还是要继续对一些“沉睡”的历史建筑进行开发利用,以新的方式、新的形象面向大众、融入新时代,历史建筑“多点开花、交相辉映”的局面正在徐徐铺开。

立足“文化维度”,让文旅产业更具品牌特色

作为景区,如何更好地运营和管理,让古镇的文旅产业唤发出勃勃生机,是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我们认为,除了在历史建筑上做好文章外,还需要通过“腾笼换鸟”,对高端的业态进行有针对性的布局,规范和发展民宿产业,并适时组织和举办有影响力的文化产业活动,打造本土特色的文化场景,进一步打响江南文化品牌,将人流导入到古镇乃至周边地区的消费场景中去,促进消费市场发展,发挥出旅游“集散地”的功能。

3

在连续多年举办上海朱家角水乡音乐节的背景下,去年,我们积极推动了一些有影响力的特色文化活动,例如,举办水桥婚礼朱家角专场秀、承办了2023上海青浦咖啡文化周。又比如,我们与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在景区内联合推出“超沉浸演出”项目,将沉浸式表演与当地人文历史、民风民俗相融合,升级古镇消费场景,为游客打造独特的游园体验的同时,也为古镇居民带来全新的生活氛围。

下一步,我们还将深入探索,与市场主体加强合作,充分挖掘本土特色资源,将一部分活动主导权交给市场,引入一批更具特色、更有亮点的文旅产业项目。

立足“民生维度”,让城市更新更显民生温度

面向长期生活在古镇区内的居民,如何让他们更好地融入到景区的场景,更幸福地去生活,是我们的重要职责。为此,我们要始终坚持人民城市理念,不断赋予朱家角“幸福社区”工程项目新的工作内涵,无论是在日常管理方面,还是社区改造方面,都要根据群众的诉求来推动项目、开展工作,让群众能够在身边的变化中收获“满满的幸福”。

4

2023年,我们把朱家角“幸福社区”2.0版本持续推进下去,开展好背街小巷微治理工作。按照《朱家角古镇街巷精细治理导则》的标准,结合走访调研收集的区域内群众的诉求内容,我们对古镇区内的东湖街、漕河街、西湖街、漕港滩等重要路段进行改造提升,在不影响居民生活的前提下,对一些与古镇风貌“格格不入”的实物加以“整治”,带给群众更加和谐的视觉画面。同时,我们建立的背街小巷志愿巡查队也在为小巷的干净整洁而奔波努力,共同为游客和居民创造良好的环境氛围。

5

后续,我们会将群众的现实需求融入到“城中村”改造的项目方案中,在兼顾历史风貌保护的前提下,让改造区域发挥出城市功能,补上城市发展短板,让群众拥有更多的幸福感、获得感。(朱家角镇党委书记 乔惠锋)

6

【责编:倪珺】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