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荡慢行桥。海沙尔 摄
如果让你为长三角画一幅画,你会怎么下笔?
几年前,记者曾向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决策咨询专家周其仁提出这个问题,他思考几秒钟后说,如果要勾勒长三角这个区域,有两种画法:一种是用行政边界勾勒三省一市;另一幅画面中,行政边界已经变得不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节点,长三角的机场、港口、金融机构、仓储、基站等都是重要的节点,在这些节点之间,人、资金、信息、货物等来来往往。
现在,从卫星视角俯瞰地球,周其仁提到的第二幅画愈发清晰。
最近五年,沪苏浙交界处,三地灯光区域逐渐由各自区域向三地交界处延伸,逐渐连成一片,几乎分辨不出省域界限。
2018年11月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努力创新方式方法,聚焦重点领域和重点区域进行探索和突破,高质量发展澎湃动能充分激发,一体化发展新局面已经形成。
空间:缝合一体
逛逛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最少需要花多长时间?答案出人意料,仅需要一天。
在沪苏浙的水上交界处,全国首个地跨三个省级行政区的标志性建筑——方厅水院的施工现场正一片火热。2024年底前,这里将崛起一座四合院布局的方形院落,院子中心正是“长三角原点”所在。方厅水院被称为助力缝合边缘的“第一颗纽扣”,沪苏浙皖在院子的四个角各设一个主体展示空间,实现“一刻钟走完沪苏浙,一天逛完沪苏浙皖”。
如此高效率连接、展示三省一市的方式恰好呼应了长三角这些年的一个变化。不知不觉间,在长三角,衡量路程的单位不再是米、公里,而变成了分钟、小时。
“从上海青浦到江苏吴江,已经从40分钟缩短到了5分钟。”在距离方厅水院几公里之外的元荡路上,一位当地人这样描述两地间的距离。2020年9月底竣工时,元荡路的名字还叫作东航路—康力大道。东航路和康力大道曾是两条分属于青浦和吴江的道路,也是示范区成立后打通的首条省际断头路。截至目前,长三角第一批17条省际“断头路”中,12条已建成通车,其余正在加快建设。
“今后从方厅水院到虹桥枢纽,约30分钟可达。”在沪苏嘉城际铁路的施工现场,项目负责人介绍。去年7月13日,沪苏嘉城际铁路上海段、江苏段、浙江段宣布开工建设,串联起虹桥商务区、青浦新城、环淀山湖创新核、西岑科创中心、水乡客厅、祥符荡科创绿谷、吴江高铁科创新城等核心功能区,实现重要功能节点间30分钟可达。这条城际铁路也是一个缩影,至2022年底,长三角高铁运营里程超6600公里,在建高铁里程超过3100公里,上海、南京、杭州、合肥等城市间基本实现城际客运1—1.5小时快速通达。
时空压缩,使得长三角跨省来来往往成为常态。一份长三角城市跨城通勤年度报告显示,2018年以来,上海市域与周边城市跨城通勤规模一直维持着逐年稳定上升的趋势,上海的部分商务区已经朝着长三角区域性就业中心发展。
人的流动是这样,其他的创新要素流动亦是如此。在长三角,越来越多的企业发榜提出需求,由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搭建平台、匹配资源,对接长三角高校院所揭榜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最终推动技术成果转化。
当行政壁垒打破,各种要素加速流动,节点与节点之间连成线、结成网,一种更富有想象力的空间格局正在形成。
产业:串珠成链
看得见的空间格局在进行重构,看不见的经济格局也在发生着变化。
从上海青浦“蓝色珠链”湖区眺望对岸,华为青浦研发中心已建得有模有样。目前,这个华为全球最大研发中心主体结构全部完成封顶,幕墙装修工作也已接近尾声,即将进入全面精装修阶段,预计将于2024年6月竣工交付,未来将导入3.5万名科技研发人才。
如果把目光从这片如火如荼的建设场地向南移约20公里,可以看到位于浙江嘉善的立讯智造(浙江)有限公司工厂内的自动化流水线,工人们正在忙着生产和组装苹果公司产品,前不久,苹果公司CEO蒂姆·库克到访这家公司。在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范围内,苹果和华为两大科技巨头均有布局,这是一种巧合吗?
“目前示范区的产业新动能加速形成,支撑创新发展的要素平台加快集聚,高质量发展格局初步形成。”示范区执委会相关人士给出答案。随着示范区产业发展指导目录等产业政策出台,一大批重大产业项目落户并带动产业链企业在此集聚,目前已形成三大千亿级和三大百亿级规模的产业集群格局。以集成电路产业为例,示范区内形成相对聚集、分工协作的发展态势,青浦区在设计、设备材料领域具有优势地位,吴江区在设计、制造方面具有一定基础,嘉善县在封装、测试和设备领域蓄势待发。
“在示范区成立之前,求着人家也没有项目过来。现在,产业链上下游的项目纷至沓来。”青浦金泽相关负责人说起这些年的变化时喜上眉梢。从行政辖区的角度来看,示范区所在的青嘉吴交界地是传统的落后边缘地带,但是从一体化发展的角度看,这里正处于长三角和上海大都市圈的黄金地带。打破行政边界后,这里的生态和经济价值凸显出来。
这一规律也适用于更大范围的长三角区域。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打破了行政壁垒以后,生产要素会在更大的范围内加速流动,并在这一过程中破圈、重组、进化,产生一体化的溢价。
今年5月,国产大飞机C919实现商业运营首航。人们惊奇地发现,随着C919的研制逐步推进,江苏苏州、无锡、常州、南通,浙江杭州、嘉兴、绍兴、台州,安徽合肥、芜湖等城市,都积极进行航空航天相关产业园布局和建设。与此同时,通过长三角产业集群协同发展,一家新能源汽车整车厂可以在4小时车程内解决所需配套零部件供应,形成了体现现代化产业体系特征的“4小时产业圈”。
如此的串珠成链、聚链成群,在长三角的经济版图上比比皆是。换个角度看,长三角产业链和一体化的发展相辅相成,产业链的构建和形成是一体化发展的载体,反过来又促进了一体化的发展。
合作:聚合成网
想要真正摸清这五年区域发展逻辑的变化,还可以往前回溯。
2018年,为长三角发展谋划的专家们反复阅读着一份2008年世界银行发布的年度发展报告《重塑世界经济地理》,当年以林毅夫等为代表的世行经济学家们贡献了他们预见性的判断——封闭和割裂,将是重大危机带来的后续风险。为此,他们开出的药方便是通过集聚效应和打破藩篱,来推动“一体化”。
在长三角,聚集效应和打破藩篱是有迹可循的。2018年1月,长三角三省一市联合成立的跨行政区域的常设机构——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在上海的一幢小楼里开始运转。这里不像传统的政府办公室,倒像一家准备IPO、热火朝天的创业公司。一年多后,沪苏浙交界处揭牌成立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
五年来,多层次、跨区域合作机制模式不断完善,在长三角勾勒出更多优美线条。2021年,“大虹桥”建设主体从上海一家变成三省一市共建,“一核两带”功能布局犹如一张蓄势待发的“弯弓”,居于中心位置的虹桥商务区是其“动力核”,将长三角乃至更广腹地的发展动能和开放势能汇聚于此、辐射而出。
G60这个代号从高速公路逐渐演变成科创走廊,犹如聚光带,带动上海松江、嘉兴、杭州、金华、苏州、湖州、宣城、芜湖、合肥9座城市加速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矩阵,点亮了区域协同创新科技攻关之路。
五年前,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与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分院的研究团队基于时空范围和功能联系,在地图上画了一个圈。在此基础上,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应运而生,各级各方正跨出省界思维,把各自零散的蓝图,拼成一张贯通的愿景图。
要打破过往的隔阂壁垒,并不总是温情脉脉,有时需经历“吵架”,甚至要动一些“奶酪”。但当各方充分表达了想法,求同存异,达成共识后,只要严格落实,化为模板和制度,效率反而更高。这种来自制度深处的创新突破,正是更高质量一体化的基础,也是需要持续发力的关键所在。
与此同时,五年间,包括高校、企业等在内的各种经营主体、专业机构和社会组织也纷纷加入了长三角企业家联盟、研究型大学联盟、一体化示范区开发者联盟等“朋友圈”。在长三角,每一个经营主体、专业机构都可以被视为一个节点,节点之间彼此连接,形成大小不同的生态圈,节点越多,激发的能量也会越多,随之引发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的“链式反应”。
至此,一体化的红利已经显现。今年前三季度,长三角三省一市经济总量占全国比重小幅提升,增至24.2%。相比五年前,长三角地区GDP过万亿元的城市已经从6个增加到了8个,数量在全国超过1/3,同时GDP万亿元“后备军”城市增至3个。面对内外多重压力挑战,沪苏浙皖依然动力强劲,是我国最重要的高质量发展引擎之一。
未来长三角会怎么样?“如果让我画,在全国的经济地理地图上,长三角一定在最高极。”上海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权衡给出了他心中的答案。(陈抒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