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聚焦东方 > 新闻

到2025年高新企业力争达到3000家,上海嘉定争当上海高质量发展标杆

2023-08-22 17:54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记者缪晓琴上海报道 提到上海嘉定,很多人就会想到汽车产业。如今,这座“未来之城”正聚焦“3+1”新动能,争当高质量发展标杆,打造上海新城样板。在8月22日举行的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嘉定区专场,嘉定区委书记陆方舟表示,将重点聚焦“四大功能”,提升“四个能力”,培育更多“独角兽”和“隐形冠军”,力争到2025年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3000家。

在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大棋盘上,嘉定区是沪宁发展轴重要的综合性节点城市,也历来是上海的产业重镇和制造业大区。近年来,嘉定主动应变局、育新机、开新局,全力争当高质量发展标杆、打造上海新城样板,创新活力充沛、融合发展充分、人文魅力充足、人民生活充裕的城市特质得到进一步彰显。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以来,嘉定区规模能级、产业发展均实现新的跨越。陆方舟介绍,今年上半年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完成2001.6亿元,增长11.1%;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59.4亿元,增长39.4%。不仅已集聚汽车“新四化”企业600多家,2022年总产出突破1600亿元,实现两年翻番,还积极打造国内领先的高性能医疗设备制造基地;形成覆盖中试、研发和量产的集成电路重要产线布局;“1+X”直播经济新生态圈完成电子商务零售额占到全市三成。

是什么有力激发了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活力?那就不得不提嘉定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嘉定区区长高香介绍,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嘉定区着力推动区域优化营商环境方案从1.0版持续迭代升级至6.0版,去年打造的“小嘉帮办”服务品牌,在2022年全市各区优秀案例中排名第一。通过重点围绕“放管服”三个关键环节,嘉定区不断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年新增企业数从2018年1.8万户增长至2022年5.9万户。

更大力度“放”,更加公平“管”,更为精准“服”,让企业切身感受到“嘉速度”与“嘉温度”。嘉定的8项涉企经营许可事项推行“告知承诺制”,将开办企业所需时间从2017年的22天缩短到现在的半天。嘉定在全市率先试点公共信用电子证照制度,通过信用激励有效释放市场主体活力。2022年以来,嘉定集中发布区级稳增长系列政策、产业扶持“新12条”等一揽子政策措施,全面落实减税降费,为市场主体减负近200亿元。

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高起点创新、高标准协同,让嘉定既有容纳新兴产业的物理广度,又有培育成熟企业的生态厚度,成为上海科技创新的重要高地。在新一轮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三年行动中,嘉定区探索以产业创新联盟为主体的协同创新模式,长三角科交会辐射力、影响力持续扩大,校地合作、院地合作两个千亿级科技园加速建设。截至2022年底,全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0家,位列全市第二;高新技术企业2453家,位列全市第三;技术合同成交金额349.4亿元,占增加值比重位列全市第一。

面向未来,嘉定将如何进一步强化排头兵、先行者的姿态,以高水平改革开放赋能高质量发展?陆方舟介绍,嘉定区正按照十二届市委三次全会部署要求,重点聚焦“四大功能”,提升“四个能力”:

嘉定区将聚焦服务全球资源配置功能,提升关键要素配置能力。以更大力度吸引高技术高质量外资,全面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大力培育“独角兽”和“隐形冠军”企业,集聚一批具有关键要素配置能力的企业。做强“我嘉金融”平台,提升“上海•嘉定人才港”能级,放大长三角科交会溢出效应,加快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公共数据“双中心”建设,不断增强对关键资源要素的吸附能力和整合能力。

嘉定区将聚焦服务科技创新策源功能,提升协同创新转化能力。通过构建“中小科技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梯度培育链,力争到2025年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3000家。围绕汽车芯片、燃料电池等细分领域,打造协同创新联盟,攻克一批“卡脖子”技术。依托院士专家成果转化中心,打造科技创新“三库一平台”,探索拨投结合、“转化+孵化+产业化”等新型创新模式,推动更多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应用。

嘉定区将聚焦服务高端产业引领功能,提升现代产业核心能力。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嘉定将主动拥抱汽车产业新变革,加快建设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创新高地,全力支持上汽转型发展,高水平打造“三港两园”,深化“双智”试点建设,更好彰显汽车嘉定的领跑领先地位。加大智改数转力度,力争到2025年重点领域规上企业“智改数转”比例超90%。加快上海智能传感器产业园、联影小镇等载体建设,推动产业能级跃升。

嘉定区将聚焦服务开放枢纽门户功能,提升节点城市辐射能力。例如,依托进博会等重大平台,提升综保区能级,加大海外招商力度,支持鼓励优势行业、优质企业拓展海外市场。抓牢新城发力和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两大战略机遇,做强产业、科创、服务、交通等节点功能,深化嘉昆太协同创新核心圈建设,进一步提升辐射带动和要素集聚能力。

【责编:倪珺】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