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讯 倪珺 如何助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在近日举行的科创中国数字经济技术创新峰会上,来自数字经济领域顶尖院士专家、学者和领军企业家,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元宇宙在数字经济领域的应用,深度剖析技术赋能的最新应用、商业生态链接、未来发展趋势等前沿话题。
据悉,本次峰会以“科创中国”为引领,围绕数字经济的技术创新与应用,开辟了成果交流与分享的窗口,为社会各界提供交流平台,促进政产研融用多方融合、协手共进,推进科技链、产业链、价值延伸拓展,增值增效,助力中国打造世界级数字经济的产业集群,展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崭新风采。
中国科学院院士、虹口区科协主席褚君浩围绕《智能时代背景下的数字经济技术》主旨分享,从智能时代大趋势下,从工业革命的规律、发明、应用的发展脉络进行技术推理,从量变到质变解读技术的跃迁,并分析智能技术的五大趋势。实现数字化至关重要,只有数字化才能定量化,才能精准化,才能规律化,才能智能化,从而推动数字经济发展,造福人类。
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教授蒋昌俊指出,芯片、集成电路、操作系统、软件生态等数字经济最基础组件,仍是制约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瓶颈。从数字经济发展历程来看,早期数字经济注重生产力的提升,随着数据生产要素重要性的显现,当前数字经济已构建起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数字化治理、数据价值化的‘四化’框架。”
蒋昌俊认为,要为我国数字经济定制突破方案。一是要跨越式发展数字经济基础,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针对芯片产业链、操作系统、软件等领域进行补缺。二是要“三位一体”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提高关键数字领域创新能力,加快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和数字政府建设,构建适宜数字经济发展的规则体系。三是着力解决数字经济安全问题,加强对个人数据产权的保护,加强对国家各项重要数据的监管和数据资源的合理使用。
IBM高级工程师凌棕围绕《大数据存储的挑战》,介绍了数据存储技术的概念起源沿革、主要应用场景、及未来发展趋势。并针对目前数据存储领域的困境、成熟方向与研发动态,介绍了一种颠覆性的解决方案,即将数据记录在原子上,原子正旋视为1,反旋视为0,由此便将二进制的信息有效存储在物理设备之上。
破解数据存储难题并非只有这一种方式,减少空间存储需求和开发其他类型(DNA)存储器都是正在探索的方向。凌棕希望以存储器的案例启发科研工作者开拓思路,在硬件设计上多出奇思妙想,让更多底层技术创新得以多多涌现。
浙江大学区块链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蔡亮表示,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重要基础支撑技术,区块链技术在促进数字产业化、完善和优化数字经济治理体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区块链技术塑造了基于技术的新型信任体系,显著降低构建信用关系的成本,大幅提升社会经济运行效率。从Web1.0到Web3.0,区块链推动互联网从传递信息向传递价值变革,实现数字资产转移像传递信息一样快捷、高效和低成本,是构建元宇宙经济系统的最重要的支持技术。
蔡亮表示,随着我国区块链应用开始脱虚向实,面向智能制造、能源双碳、交通物流等产业区块链的复杂业务场景,必须解決很多关键技术问题。以数据库为例,传统数据库适用于存储各种格式的数据,但区块链的数据是非常规整的,且每一笔交易都排好了次序,有明确的时间戳。如果按照区块链数据存储特点“量身定做”专用的区块链底层存储引擎,可大幅度提高区块链的存储和访问性能。
蔡亮认为,针对当前区块链的系统实现过于依赖冗余存储、冗余执行,造成严重的计算资源与存储资源浪费,影响了区块链在产业界的推广应用。可基于密码学的零知识证明和可验证计算技术,研究可预执行的区块链计算架构,所有节点的“多次冗余执行〞,转变为“—次执行,多方可验”。同时,从“全量热数据存储”转变为“冷热分离的链上链下协同存储机制”,降低存储成本。
“目前,区块链技术的重要性己经得到全球的高度认可,各国各级政府和各行各业都在不断探索,运用区块链技术提升治理、生产、服务等各方面的能力。但由于区块链技术复杂性较高、发展不够充分,导致区块链应用在实际落地中还存在认识不足,造成项目规划方向不明确,甚至不正确;技术路线不合理,造成需求满足度低;缺少相关标准,造成供应商良莠不齐;系统技术不完善,造成运行中的效率与安全问题等问题和困难。”中国科协委员、上海区块链技术协会会长、上海长三角区块链产业促进中心理事长王奕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应培养更多高质量、层次化的区块链人才,有认证、有考评,才能在规划、设计、操作中真正具备区块链思维、用好区块链技术;同时区块链技术底层、系统部署、应用实施等应有标准可依,对底层技术和落地应用可检测、可评价,才能引导区块链应用的扎实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