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讯 记者邱爱荃上报道 1月10日,在政协上海市第十四届一次会议上,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浦东索思美文化艺术研究院院长赵锁平建议上海申请举办以“共产党史”、“改革开放”等为主题的全国性美术展,彰显城市政治影响力。
“上海是中国近代美术的摇篮,是中国油画、水彩、漫画、连环画、新兴木刻等艺术样式的发源地,涌现了一大批在全国有着重要影响力的美术大家,以及众多反映党的诞生地、城市发展和人民生活的优秀作品,上海更有上海美术馆(中华艺术宫)、西岸美术馆、浦东美术馆、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等96家美术馆。”赵锁平说,上海美术无论在软件和硬件都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上海自2009年10月承办过“全国美展”以后,近14年来没有主办或承办过全国美展。全国其他较发达省市每年举办多个全国性美展,比如广东省深圳市平均每年主办5到6个不同主题的全国性美术展。
赵锁平建议以“共产党史”为主题举办全国性美术展,彰显城市政治影响力。
“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初心始发地,红色基因早已融入上海城市血脉。‘伟大建党精神’赋予了上海赓续红色血脉的使命和担当。”赵锁平建议上海以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为主线,高举伟大建党精神的旗帜,调动全国的文艺力量,创作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和伟大史诗,彰显伟大建党精神的辐射力和提高上海城市的政治影响力,实现汇聚全国文艺精品和吸引全国优秀文化艺术人才的双丰收。
赵锁平建议以“海派文化”为主题举办全国性美术展,彰显城市文化影响力。
同时,海派文化是一种发端于上海,但并不局限于上海区域的现代化城市文化类型,是在江南文化深厚积淀的基础上,积极吸收和融合各种新的文化滋养而形成,既有江南文化的古典与雅致,又有国际大都市的现代与时尚。赵锁平建议上海举办全国性关于“海派文化”为主题的全国美术作品展,持续打响“上海文化”品牌,努力开创社会主义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新境界。
上海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也是国家发展成就的生动缩影。赵锁平建议上海举办全国性关于“改革开放”为主题的全国美术作品展,调动全国的文艺力量,描绘、抒写、记录上海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的恢弘气象,为上海凝心聚力,用美术创作方式把上海写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上,写在人民奋斗的征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