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讯 记者鲍筱兰 12月17日,由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主办,元年科技、用友公司、远光软件协办的2022年度管理会计论坛在沪举办。本届论坛以线上直播形式呈现,共吸引超3万人次线上观看。
自2013年举办首届管理会计论坛以来,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已经针对不同专题举办了九届管理会计论坛,产生了广泛的社会效应。本届管理会计论坛的主题为“管理会计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邀请各界专家交流研讨,从多视角探讨管理会计助力企业绿色发展、创新开放和共享协同,凸显管理会计在企业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财政部会计司副司长王东、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白晓红,分别发表了致辞。
财政部会计司副司长王东发表了致辞。
财政部会计司副司长王东在致辞中表示,本届论坛的召开对动员广大会计工作者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实际行动推动管理会计助力企业长远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财政部始终高度重视管理会计工作,以发展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管理会计为目标,加强管理会计体系建设,推动管理会计支撑体系实施,积极提升管理会计工作效率。目前以管理会计基本指引为统领,以管理会计应用指引为具体指导,以管理会计案例为补充的体系基本建成,管理会计理论研究成果不断丰富,管理会计的信息化支撑蓬勃发展,管理会计人才队伍培养和建设不断加强。“十四五”时期,财政部将在深化管理会计的应用、完善管理会计应用指引体系、探索研究针对具体行业、重点领域和常用工具的管理会计应用指南等方面进一步深耕。
“如果外星人来到地球上,它将看到的是无数的企业,而正是这些数以千万计的企业构成了全球经济的图谱。”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白晓红以“管理会计与国家宏观经济关系的逻辑”为主题发表了致辞。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经济建设的首要目标任务是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经济高质量发展目标的实现需要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持。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白晓红以“管理会计与国家宏观经济关系的逻辑”为主题发表演讲。
论坛中,白晓红分享了对于《我国宏观经济周期课题》研究模型的相关研究发现。1990年以来中国经济经历了9次周期性波动;从持续期看,每轮经济周期时长介于2到5年不等,平均时长约3.56年;在周期特征上,我国呈现出扩张期短、收缩期长的“非对称性”特征;在波动性上,相比90年代,中国经济周期波动幅度在2010年代有所降低,但疫情以来经济波动正在重新放大;2023年中国经济周期会有所回升,由于存在结构性矛盾,整体虽总体有所修复,但很难达到潜在水平以上。
白晓红指出,中国经济周期表现出的“碎片化”正是国家宏观调控有力的证明,也一次次熨平了全球性经济周期的巨大冲击。她表示,结构性矛盾主要在于并将持续地表现业已出现负增长的“人口”相关的产业上,例如房地产行业,还包括教育、养老、社保基金“散发点”。要进一步厘清结构转型和经济周期的关系,使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宏观调控手段对结构性问题的作用更加精准有力,从而使我国经济走出结构性矛盾,进入新的增长周期,推动高质量发展。
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角度,白晓红认为,现代管理会计要从国家宏观财务、产业部门财务、企业实体财务角度,在宏观、中观、微观的层面看待国家宏观财务和经济周期的问题,树立国之大者的“大会计”思维;现代管理会计行业是一个涵盖国家宏观、部门地方中观、企业微观,同时贯通国际国内的“大系统”,系统内部各元素有机联系,共同推动行业发展;现代管理会计正在凸显出基于企业生命周期、产业生命周期乃至世界经济周期的“大管理”的趋势;现代管理会计正在构建一个枢纽型、交互型的信息化“大平台”,管理会计的职业胜任能力将被重新定义和构建,行业的变革将给会计人“大作为”的机会。
本届论坛以线上直播形式呈现。
在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环节,上海企业联合会副会长、上海申正达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葛俊杰以“保持定力,形成合力,共同答好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命题”为题发表演讲,他认为,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要从注重规模、速度向注重效益和质量转变;要从注重利润总量向注重现金流管理转变;要从机会导向向战略导向转变;要从盲目多元化发展向归核专业化发展转变;要从超越自身实力的扩张发展向凸显自身优势的内涵发展转变。
国企改革专家、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教授在二十大报告与国企改革发展的主旨演讲中回顾了十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国资国企论述的背景与过程,解读了二十大报告的国企改革新表述、新变化深化,预测了二十大后国企改革9大趋势与重点任务以及未来五年高质量发展道路的主要趋势。他表示,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是改革的重要内容,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成为激发国有企业活力的重要基础。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任务显得更紧迫更突出了。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教授、教研部执行主任刘凤委就“高质量发展与管理会计创新实践”的主题发表了演讲。他认为需要用系统的角度理解高质量发展的内涵,高质量发展作为一种发展方式,不再是简单的生产函数或投入产出问题,核心是发展的质量。发展的质量远不只是产出的质量,具有了更丰富的内涵和意义。他提出,可以从开放系统、创新力量、绿色低碳、协调关系、共享发展五个方向认识高质量发展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