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讯 记者邱爱荃上海报道 继上海发布进一步推动南北地区转型发展支持政策后,7月15日,宝山区召开转型发展全球推介大会,发布了《宝山区全面奋进北转型全力建设主阵地行动方案》,明确了“北转型”未来的发展主线。
该《行动方案》明确了“北转型”未来发展主线——“主阵地、主城区、样板区”。即打造成为创新主体活跃、创新人才集聚、创新功能突出、创新生态优良的上海科创中心主阵地,现代化、创新型、生态化国际大都市主城区和全市绿色低碳转型样板区。
“这为宝山区未来发展明确了战略定位,是一次重大的历史机遇。”宝山区委书记陈杰认为,“北转型”要跳出上海、放眼全局,其不仅事关城市空间的新功能,也关系功能提升的竞争力。《行动方案》明确,到2035年,宝山区要建设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国际化大都市的重要组成部分、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的门户枢纽、世界级沿海产业带的重要战略支点、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全国典范。
以产业转型为核,培育千亿级新增长极
解决制约发展的结构性桎梏,这是“南北转型”发力的重要目标。《行动方案》明确,要推动制造业向“战略性”升级、服务业向“特色化”升级。
大会现场为“数智南大”产业园、宝武(上海)碳中和产业园两个新获批的市级特色产业园区授牌。加上原有的上海机器人产业园、北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园和超能新材料科创园,全市53个市级特色产业园区,宝山已占5席。从智能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数字经济到绿色低碳,这正是“北转型”寻觅到的“新赛道”入口。《行动方案》还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未来要达到全市平均水平,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加50%。
在“战略性”制造业方面,《行动方案》锚定人工智能、新材料、双碳等新兴领域,提出要打造具有科技属性的产业集群和知名品牌。结合自身实际,其定下了一串“目标项”,“十四五”期间,力争新材料产业的产出规模突破1500亿元;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的产出规模突破1000亿元;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产出规模突破300亿元;生物医药产业的产出规模突破200亿元等。
从“配套性”到“特色化”,从“工业基地”到“服务新秀”,《行动方案》也明确要构建形成科技赋能、创新融合为特色的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其中,将重点突破以产业互联网为主导的平台经济。支持钢联、欧冶等龙头企业快速发展,加快推进宝武宝山基地现代产业园、临港南大科创绿洲等重点载体建设,全方位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培育千亿级新增长极。
乡村振兴也注入更多产业内涵。譬如,《行动方案》明确要打造10个以上年游客量过万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景点;试点建设粮食生产无人农场等。
以空间转型为基,调动市场主体参与积极性
产业转型,离不开有力的空间载体支撑,加强与区域内“大院大所大企”的全方位合作至关重要。
会上,宝山区政府与宝武集团、国网上海电力公司、光明集团、东方国际集团、华谊集团、申能集团、海通证券联合签署合力推进宝山转型发展战略合作签约。通过央地合作,更好培育新兴产业集群,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数据显示,一批央企和市属国企在宝山拥有产业基地,包括宝武、五矿、招商局、华能旗下的224家央企和上港、仪电、华谊、百联、光明、东方国际旗下的86家市属国企。从吴淞创新城、南大智慧城到蕰藻浜1号湾,这些老工业基地的跃升蝶变,都需更好调动起这些市场主体的参与积极性。未来,吴淞创新城将打造老工业基地转型发展和城市更新示范区。南大智慧城围绕形成硬核科技集聚的新高地和高品质城市建设的新典范。蕰藻浜沿岸则将推进滨江工业遗存有机更新,创新打造“一号湾科创艺术生活圈”。
作为全市为数不多可进行全产业链布局的城区之一,宝山区还将聚焦“南总部+北制造”,促进产业链一体化合理布局。特别是,打好“大学牌”,充分发挥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大学等高校优势,形成包括环上大在内的创新创业孵化链。
对内要科学规划空间,对外则要加快畅通链接堵点。《行动方案》聚焦铁路枢纽、骨干路网等加速建设,着眼打通沿江沿海大通道,也打开城市未来发展空间。一方面,建设面向长三角综合交通网络的枢纽站点,积极推进北沿江高铁、沪通铁路二期等项目建设。另一方面,在已有1、3、7、15、18号线贯穿区域的基础上,新规划建设19、21、22、24号轨交线,进一步凸显轨交站点覆盖密集的优势。
以治理转型为本,软硬实力互动并进
如果说产业转型锻铸的是“硬实力”,那么治理转型塑造的正是“软实力”。唯有软硬实力互动并进,才能迸发吸引力。大会上,宝山区政府聘请了宝山转型发展首批全球推介大使。12位大使中,有跨国集团总裁、金融投资机构董事长、大学代表以及行业专家学者等。借助首批推介大使,宝山区期待能吸引更多人才流、信息流和资金流汇聚宝山。作为全球推介大使之一的德国亚系集团总裁RIES JUERGRN致贺说,宝山是一个充满了创新和奇迹的地方,德国的重要工业鲁尔区从煤炭、钢铁的老工业基地向多元化经济成功转型,相信上海宝山也将完成它的华丽蜕变!
优质的公共服务,是引才聚才的关键。对此,《行动方案》明确“补短板”和“提品质”并重。一方面,破解群租等难题顽症、加大交通管理顽症治理。另一方面,办好家门口的好学校,推动华二高级中学、上师大附中宝山校区等项目建设。其中明确,到2025年,新增市级示范幼儿园3所,市一级以上公办幼儿园比例达到50%。围绕形成供给充沛的“15分钟医疗服务圈”,每个新建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床位不少于100张。“十四五”期间,还计划供应18180套(间)保障性租赁住房。以更优质完善的公共设施配置、服务水平吸引人、留住人。
更高品质的生活,也体现在精神滋养。《行动方案》提出要在重点转型区域配建一批艺术和体育空间,拓展市民公共文化活动空间,实现街镇市民健身中心全覆盖,到2025年,宝山区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将达2.6平方米。
全方位提升城市软实力,还离不开“数字底座”的夯实。根据《行动方案》,宝山区将持续扩大“一件事”集成度和覆盖面,全面推行“无人干预自动办理”模式。同时,推进“互联网+监管”,推动各部门监管业务系统互联互通,加强监管数据归集共享和应用。
下一步,为更好展现宝山转型发展的决心和动力,还将开展“11+X”系列推介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