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讯 倪珺 12月20日,“长宁区艺术创新团队终期成果展示”活动在上海市延安中学隆重举行。
活动现场。
据悉,艺术创新团队是长宁区委组织部为建设区域人才高地而搭建的一个团队创新发展的平台。长宁区教育局为了创新人才发展模式、建设结构合理的人才梯队,于2018年9月开展了长宁区教育系统新一轮(2018-2021)创新团队的申报选拔工作,音乐特级教师孙丹青领衔的“《学校艺术文化创意园建设的行动研究》开拓团”获批了为数不多的区委层面的创新团队。
《音乐教育新探》揭幕。
活动中,延安中学校长李德元和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副总编唐云松为《音乐教育新探》揭幕。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对新课程的理念作了深层次的剖析,也对新教材的课堂实施作了创新性的实践,它以研究报告、论文、案例、教案、随笔等形式,反映了中学音乐学科的教学成果。
长宁区政府人社局局长马骏代表人才办作了总结发言。
作为创新团队的发起部门,长宁区人社局局长马骏用了四个关键词作了发言。“感谢”各位老师对人才工作的支持;“传递”区委、区政府对人才的重视;“肯定”艺术创新团队的高端和规范运作、显著成效。“希望”团队响应中央和上海市人才会议精神,后续参与更多项目。
长宁区艺术创新团队领衔人孙丹青向市区专家领导、创新学校校长汇报了2018年-2021年的工作进展与创新成果。
展示会期间,长宁区艺术创新团队领衔人孙丹青向市区专家领导、创新学校校长汇报了2018年-2021年的工作进展与创新成果并表示,此次创新团队在研究方略方面突出了“专家援助——导师帮助——同伴互助——学员自助”的研修模式;“任务驱动策略、网络交流策略、合作共享策略、化整为零策略、师训联动策略”的研修策略;“区域-学校-课堂”的技术路线以及“一条龙、两方向、三结合、四标准”的研修特色。
“创新工作的落地是十所创新学校,每所学校都锁定一个创新方向,它们是延安中学的民乐一条龙、天一小学的音乐铃声、天山初中的综合课程、娄山中学的改良京剧、泸定中学的家校互动、复旦初中的信息评价、天山二中的博趣剧场、姚连生中学的创意评弹、江五小学的儿童歌舞剧、复旦中学的音乐熏导,彰显了‘创学、创作、创发、创设、创用、创新、创办、创编、创立、创建’的创新特色。”孙丹青表示,作为研究成果,充满创新睿智的书籍和画册、科艺产品和学习资料、奖状和证书以及‘创新课程的设置、创新教材的编写、创新教法的模式以及由课堂所辐射的创新校园文化’的录屏,将以进行时态,发挥着持续的创新效应。
长宁区教育学会会长陈晞发表致词。
“此次艺术创新的成果集中体现在著书和‘十创剧’。著书的封面设计就是美的传递;十所学校的创新剧更是内容丰富、成果累累,把长宁的艺术教育风采展示无余。”长宁区教育学会会长陈晞表示,十所学校是十颗创新火种,要使它门推动整个长宁区的艺术审美、再创学生艺术创造力的佳绩。
天山初中校长陈红代表十所创新学校发言。
“什么是艺术?如何诱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学会对艺术的表达?”天山初中校长陈红以自身参加校长艺术培训班的实例,证明“向美而行”对提高自身修养的意义和效果,并表示从校长的角度就是要进行师资队伍建设,具体可以从营造校园环境、构建艺术课程、打造师资队伍、聘请专家培训、尊重老师个性等方面进行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