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首次提到要“开展补链强链专项行动,加快解决“卡脖子”难题,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一时间,“专精特新”概念再次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上海是“专精特新”概念最早提出者和践行者,早在2011年,就率先启动实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工程,坚持从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和新颖化角度,发现和培育一批专注核心业务、掌握自主知识产权、拥有独特工艺技术、具备竞争优势的高成长性企业。
这些年,一批“专精特新”企业正在上海落地生根。
苦心经营铸就尖兵力量
记者日前在位于嘉定区金园一路的上海重塑能源看到,搭载燃料电池系统的物流车在这里加好氢后,一辆辆从园区驶出。这里是中国氢燃料电池研发应用的最前沿。目前,在这一未来极具战略前景的新能源领域,重塑能源燃料电池的多项核心零部件取得重大突破,并逐步实现国产化、产业化,研发生产的燃料电池系统已应用于4.5吨至49吨的多款轻、中、重型卡车,遍布中国17个省份以及德国、瑞士、美国、日本、马来西亚等国家。
如今,像重塑能源这样的“专精特新”企业上海已经培育了3005家。
上海市中小企业发展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虽然“专精特新”企业在规模上可能无法与央企、国企比肩,但其小而精、小而专、小而活。其中,既有坚守本业、通过持续创新,走出产业转型升级新路的传统型企业;也有一批嗅觉敏锐、激昂奋进在新兴领域快速成长的企业;更有一批坚持投入、专注创新,在细分领域成长为龙头的企业。
当疫情来临,“专精特新”彰显了强大的抗风险能力。
位于闵行区的艾为电子,成立13年来专注于数模混合、模拟、射频等IC设计,累计产品型号达到600余款,2020年度产品销量超过32亿颗,音频功放类产品全国市场占有率75%。随着贸易摩擦对中国芯片供应的限制,艾为电子承担起“补链”重任,为国内手机生产商提供了可靠的芯片来源和应用支持,降低了断链风险。
10年的苦心经营,让这批企业成为上海中小企业的尖兵力量。
数据显示,上海“专精特新”企业户均年销售收入超过2.9亿元,户均利润总额超过1550万元。从运行监测情况来看,“专精特新”企业产值、收入、利润增速均超过上海全市平均水平。其中“专精特新”企业销售收入超过1亿元、市场占有率位居全国前三的企业共603家,占20%,在主板创业板科创板上市“专精特新”企业75家。
从行业分布看,上海“专精特新”企业主要集中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领域,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占27%,智能制造、精密制造和装备制造占28%,新材料和生物医药也占据较高比重。比如,新阳、安集、翱捷、升翕光电等集成电路企业致力于攻克卡脖子关键技术,上阀、福尔欣等传统产业积极研发高附加值产品,逐步进入产业链中高端。
高居全国之首的背后
城市间的横向比较,更具说服力。
国家工信部最新公布的4762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名单中,上海262家,占总数的5.5%,居全国各城市之首。
从目前国内反映企业创新和发展活力的一些指标排名看,上海在一些方面并无特别优势。如在2020年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排名上,北京28750家、深圳18650家、上海17012家;在2021年独角兽排名上,北京82家、上海44家;在2021年潜在独角兽排名上,北京117家、上海84家;至于世界500强企业数量,差距就更大了,北京60家、上海9家、深圳8家。因此,从这个意义上看,上海“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居全国城市之首来之不易。
上海产业转型发展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夏雨认为,能取得这样的阶段性成果,一方面反映出上海制造业的基础厚实、技术扎实、人才荟萃、管理严谨、产业链齐全;另一方面,上海市场环境好,需求与供给、国内与国际循环通畅,对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吸收、消化和创新的条件优越。
当然,也离不开政府产业主管部门、中小企业服务机构和大多数区、尤其是郊区对培育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一贯重视。
譬如,自2011年开始,上海在全国率先实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工程,先后出台多项配套文件,支持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2016年起,上海还实施“专精特新与经信系统工会共享计划”,支持200多家“专精特新”企业500多个产品进入工会,产品知名度不断提升;鼓励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协同创新,开展“大手牵小手”走进央企系列活动,对接国药、商发、上海电气等大企业,发布大企业创新需求100余项,支持“专精特新”企业进入央企产业链、供应链和创新链。
同时,借力国际金融中心,加大对专精特新企业资金支持,推出“千家百亿信用担保融资计划”,为符合条件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提供单户300万元,最高1000万元的无抵押担保贷款。2020年全年,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信用贷款和担保贷款达2011户322.5亿元;各类科技信贷产品惠及950家企业66亿元。
让更多“专精特新”脱颖而出
虽然上海“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全国各城市暂居第一,但追兵劲头不减,尤其与第二名北京的差距很小。
在夏雨看来,未来如何继续保持领先地位,不仅仅是在数量上争第一的问题,更关系到上海如何体现国家战略、提升制造业等实体经济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同时,也是摆正中小企业发展方向、提升整体实力和水平的问题。
从中小企业在经济中占“近50%的税收、60%的GDP、80%的就业、90%的企业总数”现实看,对绝大多数中小企业而言,一味追求“做大做强”并不可取,而在无数细分领域中,成为“专精特新”企业则是大方向,这也是德国、日本等制造业强国成就众多“隐形冠军”的根本原因。
专家建议,上海要锚定制造业优势以及“十四五”确定的“3+6”产业体系,引导和鼓励大企业、企业研发中心、科研院所与“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互动、联动和产学研合作。同时,要进一步调动各区尤其是郊区这一制造业主战场的积极性,让“专精特新”企业的成长有更贴身的服务、更好的发展空间。
上海的指向也已经很明确,“专精特新”这条路一定会坚定地走下去,而且要加快步伐。
根据新近发布的《上海市先进制造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上海将坚持培优企业与做强产业相结合,分层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群体,积极引导中小企业走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的发展道路,增强核心竞争力,围绕产业基础领域和制造业重点领域,培育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打造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排头兵企业和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上海的目标是,到2025年滚动培育“专精特新”企业5000家左右,其中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00家左右,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30家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