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聚焦东方 > 新闻

实现“三个从无到有” 上海率先推进“一网交易”改革

2021-09-18 12:31     文汇报

上海在国内率先启动的公共资源“一网交易”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经过一年多努力,全市从无到有建立了公共资源“一网交易”的机制、平台和制度,今年平台交易额已突破6500亿元,同比增长逾20%。

9月17日,上海市发展改革委会同本市相关部门和机构介绍了此项改革的最新进展。根据新发布的三年行动计划,到2023年,本市将基本建成要素资源市场化配置“一张网”,使之成为全国公共资源交易的标杆,以及上海城市发展的新名片。

实现“三个从无到有”

在本轮“一网交易”改革启动前,上海的公共资源交易相对比较分散,缺乏统一平台,主要由各主管部门在本专业领域设立交易平台,同时,这些平台既未实现全流程电子化,相互间也做不到信息共享,甚至同类项目的交易规则也没有做到统一。

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张忠伟表示,公共资源交易的改革,就是要更好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做到有效市场、有为政府,从而不断提高公共资源交易的效率,降低成本,推动有效监管。

去年5月,上海在全国率先启动公共资源“一网交易”改革。经过一年多努力,目前已初步实现交易从分散到集中、规则从分立到统一、信息从分割到共享、系统从分设到联通的变化。在张忠伟看来,改革成效可以用“三个从无到有、三个基本形成”来概括:一是工作协调机制从无到有,基本形成统一的管理机制;二是公共资源交易总门户从无到有,基本形成统一平台体系;三是管理制度从无到有,基本形成统一的规则框架。截至目前,全市已陆续出台了近20个制度性文件。

用户“零跑动”,交易“一站式”

目前,上海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已形成以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为枢纽、各交易分平台为节点的“1+11”的网络体系。其中,市平台由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承建运营,是“一网交易”的总门户,承担着综合交易、综合服务、综合监管的功能;而相关专业领域的11个信息共享、规则统一的分平台,各自承担专门品类的交易功能。

随着市场体系和规则制度的不断完善,上海公共资源交易活跃度也不断提升。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副总裁赵红光透露,去年,上海“一网交易”规模达9096亿元,同比增长17.9%。在各直辖市中排名第一。而今年1到8月,交易规模已达6508亿元,同比增长20.5%。

目前来看, “一网交易”改革实实在在提升了公共资源配置效率,改善了全市的营商环境,并为市场主体带来许多获得感。比如,随着统一交易平台体系的构建,各用户无须在每一个平台上分别注册,只需一次数字身份认证,就能参与多种公共资源的交易,手续大大简化。由于平台积极推行全流程电子化试点,许多市场主体能在“零跑动”的情况下参与交易;而国有产权交易、机电设备国内招标等,基本实现全业务“一站式”操作,甚至连监管环节都平移到了线上。

未来三年狠抓12个专项行动

在“一网交易”改革顺利起步后,上海开始积极谋划将改革进一步引向深入。市发展改革委介绍,上海近日编制发布深化公共资源“一网交易”改革的《三年行动方案》。昨天举行的全市相关工作会议要求,未来要狠抓该《方案》的落实。

张忠伟表示, 《方案》明确了上海“一网交易”改革的目标:到2023年,基本建成要素资源市场化配置的“一张网”,并努力在6个“化” (市场化改革、法治化环境、电子化交易、透明化服务、数字化转型、区域化合作)上取得更大突破,从而推动上海成为全国公共资源交易改革的标杆,使“一网交易”成为上海城市发展的新名片。

《方案》共提出12个专项行动,涉及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土地交易、国有产权交易、碳排放交易、司法拍卖服务等。其中,“政府采购专项行动”提出要依托“一网交易”总门户打造上海特色政府采购制度体系;“农业农村要素资源交易专项行动”提出要逐步将9个涉农地区的涉农产权全部纳入“一网交易”,力争交易量突破20亿元;“数据交易专项行动”提出要设立上海数据交易所,并在浦东实质性运营。(张懿)

【责编:倪珺】
原标题:实现“三个从无到有” 上海率先推进“一网交易”改革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