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发挥浦东高水平改革开放的引领作用?城市治理水平如何进一步提高?城市软实力如何彰显?7月29日上午,上海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三次会议(扩大)举行代表分组会议,800多名市人大代表围绕龚正市长代表市政府所作的上半年工作报告展开评议。走进各分组会场,“浦东”“软实力”“数字化转型”等成为代表团的讨论热词。
把浦东引领区文件蓝图变成现实
两周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意见》正式对外发布。龚正市长作的报告中,专门辟出一节来讲“浦东”。在昨天的分组评议中,“浦东”也成为各代表团的讨论热词。
“作为浦东的人大代表,非常自豪,也倍感责任重大,我们更要为之努力、为之奋斗。”王德弟代表说出了很多人的心声。大家认为,上海和浦东只有拿出更大的气魄、更实的举措,更加苦干、巧干、实干,才能把“引领区”文件谋划的蓝图变成现实,把前景变成实景。
市人大代表、上海外高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宏曾在去年浦东30周年庆祝大会上汇报外高桥成绩单。“对这份文件,大家盼望已久,对浦东人来说,更是任重道远。”
浦东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大幕已经全面拉开。在沈伟国代表看来,要充分发挥张江科创中心的资源优势,展现创新能力对社会发展的驱动力。要统筹张江和金桥区域发展,增强资源互补,放大张江发展效应。同时不断提高和培养创新能力,加快产业链互动,强化产芯联动、产业联动,在新形势下构建新的产业体系和创新体系。
“核心技术等不来、买不来、要不来。”王志敏代表举例说,原本准备在科创板IPO的一家生物医药企业没有通过,就是因为这个企业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他建议,浦东要重视在研发和源头创新的引领地位。建议浦东更好地连接和整合资源,打破创新链上不同部门环节的割裂,打破跟随式发展,作一些引领性、前瞻性研究,使浦东走向引领式发展。
“引领区”离不开法治保障,不少代表提到最新热词——“浦东新区法规”。刘宏说,近年来浦东有一些好的经验做法从“点”到“盆景”推进顺利,但是全面推开则较为迟缓,这需要法律法规政策给予支撑。而浦东新区法规的授权制定就给了浦东发展充足的底气。
陈峰代表认为,全国人大授予上海市人大制定浦东新区法规的立法权,这是非常大的政策红利,要抓住改革机遇,举全市之力为浦东出谋划策。在田春华代表看来,引领区文件对浦东法治建设也提供了多层面的体系保障,建议发动市人大代表、区人大代表的力量,多方征集浦东立法需求、鼓励参与到浦东新区法规的立法过程。
以“数字蝶变”引发“城市蝶变”
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这是上海面向未来塑造城市核心竞争力、以“数字蝶变”引发“城市蝶变”的关键之举。很多代表对市长报告中的这句话印象深刻。在代表们看来,“数字蝶变”背后,考验的是城市的治理水平,尤其疫情当前,更是考验着城市的精准防控能力。
“上海的城市治理水平已经走在全国前列,已经成了上海城市软实力的一张重要名片。”张婷婷代表说,一年多来,上海精准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不断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和应急处置机制,就是体现上海城市治理水平的最好例子。
在抗击台风“烟花”过程中,“两张网”发挥了重要作用。代表们认为,数字化、信息化是未来维护城市安全、提升城市治理能力的重要手段。许丽萍代表说,特大突发自然灾害考验着城市的反应速度和应对能力,上海要继续加强“两张网”建设,才能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研判、早处置,用相对最小的成本,及时解决突发问题。毛祥东代表说,最近发生的自然灾害提醒我们,要高度重视城市地下空间的安全,要加强对自来水、污水处理、电力等地下管网的统筹管理。
“数字安全也是城市安全的一部分。”在金缨代表看来,目前因居民工作、生活而产生的海量数据,大多都被企业所掌握。政府部门应该及时出台相关政策,既要将这些数据转化为生产力,也要做好安全防范工作。董君武代表建议,既要让智能化、数字化更好服务社会、经济、文化等等方面,也要建立一个人工智能应用的基本伦理规范。
上海的数字化转型不只是城市治理数字化,还包括了经济、生活的数字化,整个城市要整体迈向数字时代。朱柯丁代表建议,转型过程中要注重发挥中小微企业的活力和创造力,保持政策的稳定和延续性,争取打造一批新生代互联网企业。袁晓林代表提出,在推进数字化转型中,要避免制造新的“数字鸿沟”,大力开展数字科普,夯实数字化转型的基础。
“科技走得太快的同时,我们不妨也要停下来思考一下,如果发生大面积停电断电,如何应对?”邓蜜代表说。徐红代表认为,要加强城市运行安全的底线思维,在数字化转型中充分考虑断电断网情况,智慧生活方式与传统生活方式的结合。
彰显软实力,让城市更有温度
上半年完成53万平方米中心城区成片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新建3555张养老床位、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工作稳步推进……报告中这些亮眼的民生数据,引发代表们的热烈讨论。
在代表们看来,上半年上海不仅在“硬实力”建设上取得了不俗成绩,“软实力”方面的表现也可圈可点。他们建议进一步加大对民心工程和民生实事的投入力度,特别是围绕“老小旧远”、零星地块旧改等问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持续改善民生。
“旧区改造上半年已经完成了全年目标的七成以上,这个成绩非常不容易。”林浩代表希望,下半年继续拓宽思路、创新举措,做好旧改工作。张鸣代表提出,旧区改造完成之后,能否适当保留一些特色小店和居民区,让城市多些“烟火气”,“政府在顶层设计时可以提出这方面的要求,让城市更有温度。”
不少代表注意到,上海正大力发展租赁住房,解决年轻人住房难、住房贵问题。刘信义代表说,目前租赁住房供应尚显不足,无法满足年轻人的租房需求,建议用好存量空间,适当增加一些“只租不售”的地块。吕将代表说,五个新城建设对人才的需求很大,建议进一步加大新城的住房、医疗、教育等设施建设力度,以吸引更多人才。
“我很高兴地看到,这座城市对老年人越来越友好。”陶依嘉代表期待,下半年政府继续推进养老工作,做好电梯的加装和维护工作,优化“申城出行”出租车平台的运行机制,方便老年人出行。
代表们认为,在推进民生工程时要讲究方式方法。有代表提到,个别小区为了完成加装电梯任务,没有耐心做通一楼住户的思想工作,就加快推进,反倒激化了小区居民之间的矛盾。
在施政代表看来,在为民办实事的过程中,要加强政府和市民对话的能力,更好发挥对话平台的作用,开门纳谏,积极听取市民的意见建议。(王海燕 王闲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