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聚焦东方 > 新闻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十四五”规划出炉

2021-07-09 09:47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在7月8日举行的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交通委主任于福林介绍了《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十四五”

在7月8日举行的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交通委主任于福林介绍了《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十四五”规划》相关情况。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讯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十四五’总体目标已经明确,将形成枢纽门户服务升级、引领辐射能力增强、科技创新驱动有力、资源配置能级提升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新格局。”在7月8日举行的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交通委主任于福林介绍了《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相关情况,并提出2025年基本建成便捷高效、功能完备、开放融合、绿色智慧、保障有力的世界一流国际航运中心。

经过“十三五”时期的发展,上海已基本建成国际航运中心,初步具备了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2020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报告》显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全球排名第三,国际影响力稳步提升。以航运服务集聚区为载体,全球排名前列的班轮公司、船级社、邮轮企业、船舶管理机构以及波罗的海国际航运公会等知名国际航运组织纷纷在沪设立总部、分支机构或项目实体。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港口连接度分别连续11年和10年保持全球首位。长江沿线集装箱江海联运实现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集装箱水水中转比例达51.6%,国际中转比例达12.3%。

亚太大型国际航空枢纽初步建成,空港通达性亚洲领先,2019年在虹桥和浦东两场运营的航空公司数量超百家,通航全球50个国家的314个通航点,客货吞吐量达到1.2亿人次、405.8万吨,位列全球城市第四位、第三位。2020年疫情背景下,上海机场承担了我国约1/3出入境航班、1/2进出境抗疫物资的运输保障工作。长三角空域精细化管理改革取得实效,上海两场航班正常率提升至年均80%以上。浦东、虹桥国际机场先后被国际航空运输协会授予便捷出行项目“白金机场”认证。浦东国际机场全球最大单体卫星厅启用,快件分拨中心、冷库中心等专业化货运设施相继投用,枢纽功能进一步增强。

航运市场营商环境显著优化。上海港全面落实国家减税降费部署,降低港口使用成本。上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对接22个部门,实现口岸货物申报和运输工具申报全覆盖。除国内水路运输业务,其它航运业务均已对外开放,累计34家外资国际船舶管理公司获批入驻自贸试验区。水运行业实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压缩审批承诺时限,大幅精简申请材料,全面推进“证照分离”改革,构建“五位一体”的行业综合监管体制。航运高端人才、紧缺急需人才和特殊人才引进力度不断加大,航运相关学科专业水平持续提升。

“十四五”时期是上海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关键五年,也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从“基本建成”迈向“全面建成”的历史新阶段。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面临复杂的外部挑战,也迎来新的战略机遇。

立足国家战略布局和中央对上海的战略定位,结合航运中心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提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十四五”总体目标。围绕总体目标,梳理规划分享指标,包含海港、空港、邮轮港、绿色航运、航运服务与环境等领域11项。

在枢纽服务领域,2025年集装箱年吞吐量达到4700万标准箱以上,航空旅客年吞吐量达到1.3亿人次以上,货邮年吞吐量达到410万吨以上。在物流集疏运领域,将着力提升多式联运服务水平,2025年集装箱水水中转比例不低于52%,集装箱海铁联运业务量不低于65万标准箱,实现浦东机场到市中心40分钟快速抵达。在航运服务领域,以航运相关融资保险、法律仲裁、科技研发、教育培训、信息咨询、文化会展等业态为重点,实现航运服务要素加速集聚,服务价值链向高端延伸,服务辐射能级显著增强。在邮轮经济领域,亚太邮轮企业总部基地初具规模,初步形成邮轮经济产业链。在航运绿色创新领域,打造低碳环保、智慧高效的航运产业新生态,实现土地岸线资源集约利用、污染物受控、能耗节约和能源清洁。在环境优化和合作交流领域,口岸综合效率和市场营商环境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航运文化辨识度和认同度显著增强。

于福林透露,为达成“十四五”发展目标,《规划》提出七方面任务:一是优化空间布局,发挥航运产业集聚辐射效应;二是引领长三角,推动港航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三是凝聚发展合力,建设品质领先的世界级航空枢纽;四是打响服务品牌,强化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五是优化产业布局,高水平建设邮轮经济中心;六是挖掘科技动能,促进航运中心可持续发展;七是优化治理体系,全方位提升航运发展软实力。(倪珺)

【责编:缪晓琴】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