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聚焦东方 > 新闻

始终将镜头对准基层,讲述鲜活的新疆故事

2021-06-16 11:21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6月14日,在上海国际电影节“走进中国新疆电影”活动现场,来自新疆的演员热场画面。

6月14日,在上海国际电影节“走进中国新疆电影”活动现场,来自新疆的演员热场画面。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讯 记者缪晓琴上海报道 薪火相传六十余载,新疆电影人以真挚的情感与独特的气质,展现真实完整的新疆形象,讲好中国故事的新疆篇章。6月14日,在上海国际电影节“走进中国新疆电影”活动中,天山电影制片厂厂长高黄刚表示,将继续根植于新疆这片沃土,提高作品的精神高度、文化内涵、艺术价值,不断推出反映时代新气象,讴歌人民美好生活的新时代文艺精品。

新时代的到来,让新疆各族人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更加富足;在党和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化获得了大力传承与发展。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创作,始终是中国电影大家庭中不可或缺的一支重要力量。

朴实无华的小人物、小切口、小故事,透过感情真挚的镜头,也最能折射大时代的变迁,也最容易打动观众。在新疆“建设美好家园,共圆祖国梦想”的征途中,天山电影制片厂电影人奋斗在祖国西北边陲,用诗意镜头描画“牧民定居”“绿水青山”的国策方针,用青春歌舞赞颂“追逐梦想”“勇攀高峰”的精神世界,共生产创作出了119部电影,30多部纪录片和300多集电视剧。

当今电影观念和技术日新月异,唯有不断地在思想观念、艺术理念、电影语言现代化层面坚持守正创新,增强精品创作意识,才能与时俱进。近些年来,天影厂的影片接连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和中国电影“华表奖”。不断推出的作品承担着记录新时代、抒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的使命,踏踏实实地描绘着新时代的精神图谱,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

新疆电影工作者的创作,始终保持着赤子之心,始终将社会效益摆在重要位置,始终将镜头对准人民的喜怒哀乐,为人民抒写、抒情、抒怀。天山电影制片厂始终坚持现实主义题材的创作之路,所有影片中的原型人物,都是在持续开展的深入基层向人民学习,向生活学习的采风、采访、下沉体验中找到的。

新疆故事是中国故事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影《塔克拉玛干的鼓声》用类型片的形式呈现着英雄和道德模范“真爱无疆”“牺牲奉献”的崇高情怀,讴歌舍小家为大家的无私奉献精神。开拍之前,导演西尔扎提和编剧共同在新疆南部的和田及喀什地区近20个驻村工作队里采访,让影片创作充满了冲动和感动,让影片中的主要故事和人物都有现实原型。

西尔扎提正在拍摄的另一部影片,讲述的是引起全国广泛关注的争分夺秒抢救新疆断臂男孩的故事。片中的大部分主要人物都是由本人扮演,西尔扎提希望通过原型人物自己扮演自己能够更加真实地展现整个事件发展的每一个细节。

“还原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是对新疆各族人民亲如一家、互帮互助、和谐团结的一次很好展现,更是对新疆各族人民生命权、健康权等基本人权得到充分保障的真实展现。”西尔扎提表示。

【责编:倪珺】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