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晋“网红打卡点”元荡慢行桥,一桥连沪苏,串起两岸湿地景观、环湖绿道。桥面双向标注的“WELCOME TO上海青浦”和“WELCOME TO江苏吴江”,站在TO中O里,一脚在上海,一脚在江苏。5月26日,元荡堤防达标和岸线生态修复(二期)工程等沪苏浙皖九个重大项目联合“云开工”。
把长三角生态底色擦得更亮
九大项目无一例外均聚焦生态环保。其中,青浦元荡堤防达标和岸线生态修复(二期)工程、吴江太浦河共保联治江苏先行工程、嘉善祥符荡环境保护提升工程三项都属于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范畴。
上海市发改委副主任、示范区执委会副主任张忠伟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元荡、太浦河、祥符荡都是跨域水体,充分体现了示范区生态绿色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特点。“跨界水体共治的背后是共绘一张蓝图、共商一套标准、共推一个计划等等,反映了示范区建设制度和项目双轮驱动。”
据介绍,元荡工程2020年建设了2.4公里,今年实际开工8.1公里,投资近7亿元。到今年10月底,元荡将形成10.5公里岸线。
张忠伟透露,生态环保类一直是长三角一体化推进的重点领域,也是攻坚领域。“跨流域生态治理难度非常大,此次开工的重大项目聚焦生态环保,体现了长三角都希望把生态绿色底色擦得更亮。”
共保联治让太湖流域碧波再现
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经过十余年的治理,太湖水体已大为改观。无锡市蓝藻治理办公室副主任张铮惠介绍,去年,无锡和湖州两市共同签署了关于建立太湖蓝藻防控协作机制合作协议,共十项机制:统一规划、项目准入、联席会议、联合执法、生态修复、信息共享、联合巡查、交叉检查、应急支援、推广应用等。两地互通监测数据,定期组织开展联合巡查、预警,共研解决太湖蓝藻等区域性和跨界性水环境治理问题,加快形成“共防、共治、共保”的良好局面。
太湖北临无锡,南濒湖州,西依常州,东近苏州。“湖州借鉴无锡的蓝藻治理模式,制定了蓝藻防控方案,并在沿湖设置围隔阻挡、藻水分离站,引进加压控藻船等装备,提升了自身治理效能。”湖州市治水办副主任李涛说。
太湖及水环境综合治理,对长三角来说,一直是必答题。在江苏省发改委副主任、示范区执委会副主任唐晓东看来,江苏此次开工的项目有太湖清淤固淤湿地带工程、太浦河共保联治江苏先行工程、宜兴太湖竺山圩退圩还湖工程等,涉及太湖、太浦河,以及上海元荡、淀山湖等,这些流域都是相通的。“这次,九大项目共同开工就是希望通过协同作战,把外源治理、污染减量作为核心,并解决内源清淤固淤等应急问题,从而让太湖流域碧波再现。”
有望为全国绿色发展提供可借鉴的模式
浙江省发改委副主任、示范区执委会副主任陈建忠坦言,“水韵湖城”太湖流域湖溇河漾水生态系统、示范区嘉善片区祥符荡环境保护提升都不是一个单一水体项目,需要联动协同治理水环境。“今年开工的项目围绕着太湖和水环境的治理,也是从经济更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保相互促进的角度出发。长三角有望为全国、全世界在生态治理和绿色发展提供可借鉴路径或模式。”
安徽省发改委副主任曹发义说,绿色发展是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安徽要坚持上海龙头带动,携手苏浙,扬皖所长,落实好绿色屏障功能,“在环巢湖生态保护与修复、滁河流域(来安县汊河)水环境综合治理、杭黄世界级绿道建设以及新安江、千岛湖生态补偿实验区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做好绿色发展的大文章”。(付鑫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