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聚焦东方 > 新闻

赵永峰:创新优化人才服务,助力实现高质量就业

2021-05-17 16:00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5月17日,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党组书记赵永峰做客“2021民生访谈”

5月17日,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党组书记赵永峰做客“2021民生访谈”。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讯 记者缪晓琴上海报道 作为特大型城市,上海的就业创业形势和人才体系建设直接关系到城市未来发展的高度和竞争力,直接关系到社会稳定大局,直接关系到人民的获得感和满意度。5月17日,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党组书记赵永峰做客“2021民生访谈”时表示,上海正不断推动人才服务提质增效,以一系列更加开放有力的创新举措,张开怀抱热忱欢迎广大海归人才来沪创业。

2020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形势和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挑战,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上海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奋力完成各项年度工作任务,顺利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绩单,全年减轻企业负担1285亿元,年底全市正规就业人数达到1050.89万人,在逆境中创历史新高,调查失业率稳定在4.4%以内。今年以来,上海的就业形势已经回到了相对稳定的轨道上,并保持稳中向好的趋势。据统计监测,截至4月末,全市正规就业人数已经大大超过去年同期,新增就业岗位已完成全年目标近六成。

赵永峰表示,上海市人社部门将从充分的就业机会、公平的就业环境、科学的就业结构、宽松的创业氛围、良好的就业能力、和谐的劳动关系、合理的劳动报酬、健全的社会保障等多个维度出发,按照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的总体要求,结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具体职能,在就业培训、劳动关系、人事人才、社会保障等方面进一步优化政策措施、夯实工作举措,助力实现高质量就业。

做细做足就业服务,全面扶持创新创业

近年来,上海市认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不断提升服务对象的满意度。今年上海起草制订了公共就业服务的指导性文件《关于进一步完善本市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的意见》,即将于近期正式实施。将在进一步延伸拓展服务对象、进一步梳理整合服务内容、进一步完善优化服务手段、进一步合理布局服务网点、进一步提升服务队伍素质等等方面积极寻求突破创新,进一步把公共就业服务做细、做实、做到位,为人民提供更好的服务体验。

对于失业时间较长、找工作有困难的劳动者,上海积极采取针对性的就业援助政策措施,全力进行就业帮扶。在不挑不拣,服从安排的前提下,确保“就业困难人员”在认定后三个月内实现就业,“零就业家庭”成员在一个月内实现就业。2020年,上海全市共帮助6.3万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了就业。

对于面临毕业季、陆续进入就业市场的应届毕业生,上海除了普惠性政策外,还针对高校毕业生职场经验不足的问题,推进实施了青年见习政策;为了降低高校毕业生求职成本,制订了求职创业补贴政策;为了鼓励企业招用经验不足的高校毕业生,出台了社会保险费补贴政策;为了让从事灵活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免去后顾之忧,实施了灵活就业社会保险费补贴政策。

赵永峰介绍,上海还推出了一系列支持高校毕业生创新创业的政策和举措。对于想创业的大学生,自2016年起,上海市人社局联合市教委系统,在上海高校开展院校创业指导站建设,到2020年,已有68家,涵盖本市高校,高职以及中职院校。在校学生有任何创业方面的需求,无论是创业精神的培养,创业点子的成型,到项目细化落地,再到获取资金、政策等各项支持,创业指导站都可以为学生提供指导和帮助。此外,上海还有一支800余人的创业专家志愿团队伍,可以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全天候、全方位的咨询指导服务,指导毕业学生理性创业、成功创业。

目前,上海市几乎每8人就有1位创业者,创业已成为劳动者就业的重要选择。赵永峰表示,上海鼓励有能力的劳动者创业,通过创业实现自身就业,带动更多人就业。为此,上海市人社局以促进就业为目标构建了创业扶持政策体系,包括初创期创业组织社保费补贴、房租补贴;创业培训、见习;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政策等。去年疫情防控期间,上海加大了各项鼓励创业政策补贴的投放力度,还为不同群体量身定制了专项贷款产品。为满足创业者成长需求,上海以需求为导向地推出了各类公共创业服务和创业活动,如成立上海市创业指导专家志愿团、每年举办的东方讲坛创业生涯讲座、创业训练营等,帮助创业者提升能力。所有创业政策,创业服务和创业活动信息,都可以通过“海纳百创”公众号查询了解。

同时,上海坚持采取减负措施,尽可能减轻企业负担。去年,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上海市人社局在全国率先出台了社保“免、减、缓、延、返、补”等一系列减负措施,在国家政策框架内,尽最大可能地减轻企业的经济负担,2020年全面减负约1285亿元,得到了企业和社会各方的广泛好评和充分肯定。今年,按照国家政策部署,社保“免、减、缓”政策已到期停止执行。在基金收支平衡面临较大压力的情况下,上海市人社局经过认真测算和总体研判,决定继续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费率政策。也就是失业保险继续执行1%的缴费费率;工伤保险行业基准费率继续阶段性下调20%,实施期限均延长到2022年4月30日。这也是本市连续第5年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连续第4年阶段性降低工伤保险费率。

主动顺应和掌握数字化时代带来的新趋势新机遇,将全面提升上海城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创造人民城市美好生活新体验。赵永峰表示,上海市人社局将“十四五”城市数字化转型作为重要任务之一。计划在未来的2-3年的时间,通过“数字人社”建设,推动人社全领域、全环节、全过程的数字化转型建设,建成以“数字底座、数字经办、数字决策、数字监管”四位一体的数字人社大平台。未来,上海人社将通过提供主动、精准的服务,实现个人求职者应聘“一键匹配”。

完善职业培训制度,发挥领军人才作用

就业是民生之本,培训是就业之基。提升职业技能水平,是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在加强制度创新方面,上海近几年始终推行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制度,构建以行业企业为主体、职业院校为基础、培训机构为补充的终身职业技能培训组织实施体系。2021年,“支持培养万名企业新型学徒”被列为市政府实事项目,在各行各业全面推行“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师联合培养”的企业新型学徒制。

在加大政策供给方面,上海大力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探索形成包括鼓励劳动者个人自主参加培训、支持企业集中开展职工培训、针对特定群体实施紧缺急需专项培训的1+1+X的培训政策体系。2020年,率先出台疫情防控期间培训援企稳岗政策,得到了企业好评,全年开展补贴性培训176万人次。今年,还出台了对取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劳动者实施技能提升补贴的政策,受到社会广泛关注。

近年来,上海坚决贯彻中央和市委、市政府要求,积极推进与云南省、贵州遵义、新疆喀什、西藏日喀则等地对口就业扶贫工作,着力构建政府、社会、企业合力推进的大就业扶贫格局。通过不断探索,清底数、稳存量、扩增量,全面推进沪滇、沪遵建档立卡人员转移就业和中西部地区贫困劳动力稳岗就业工作,每年均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转移就业指标任务。同时,积极组织实施贫困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帮扶贫困地区提高劳动者技能水平

为不断拓展技能劳动者成长通道,在职业资格证书清理、规范的大背景下,根据国家及本市关于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的部署要求,上海自2019年起启动了技能人才评价制度改革,建立并推行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制度,构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用人单位自主评价为主体、政府部门指导监管的技能人才评价新模式。除了大力推进企业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还通过公开征集遴选一批行业组织、职业院校、龙头企业作为社会培训评价组织,指导其面向中小企业、院校学生以及社会人员提供评价服务。

此外,上海近几年不断加大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的投入力度,除了对企业和劳动者参加培训的普惠性政策以外,还开展世赛选手培养基地建设资助、高技能人才专项资助、公共实训基地资助、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建设资助等,全面加快本市职业培训基础能力建设。

赵永峰表示,通过竞赛选拔和评选资助工作,上海充分发挥高技能领军人才的引领示范作用,激发他们的荣誉感、使命感,并在全社会积极营造“尊重技能、崇尚技能”的良好氛围,使上海成为注重技能培养、鼓励技能成才的城市典范。

热忱吸引海归人才留沪,积极培养引进高端人才

作为国内经济最为活跃的城市,上海要实现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大批具有国际视野、熟悉国际规则的海归人才。近年来,上海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发挥作用”的新时代留学人员工作方针,通过综合施策、系统发力,全面解除留学人员后顾之忧,不断优化海外人才综合发展环境,努力打造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留学人员创新创业综合生态体系。

“凡是上海紧缺急需的国际化留学人才,只要来了,都欢迎。”赵永峰介绍,今年一季度,留学人员落户近6000人,同比增长55%。目前来沪工作和创业的留学人员累计达20万余人,引进的留学人员总体上具有学历高、年龄轻、结构优、拥有国际视野、发挥作用明显等特点,90%以上具有硕士、博士学位,平均年龄28岁,80%毕业于世界排名前300院校,海归人才对上海落实重大战略任务、推动高质量发展都起到了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去年以来,上海陆续出台了多个支持留学人员来沪就业、创业、乐业的政策文件,发布了“4+1”海外人才新政,为留学人员安居乐业提供保障。2021年伊始,上海市政府出台的1号文件——《鼓励留学人员来上海工作和创业的若干规定》,进一步引起了广大海外留学人员和留学工作界、人才工作界的密切关注和热议。作为全国目前唯一一部专门支持留学人员回国工作、创业的综合性文件,对留学人员来上海发展的相关待遇进行了全方位的明确,充分体现了上海对于海外留学人员的高度重视。

赵永峰指出,人才服务就是吸引力、就是竞争力。更多便利意味着更高效率,而更稳定预期则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海归人才选择上海、喜欢上海、留在上海。2020年底,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为了解决好落户这件留学回国人员的“心头事”,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对留学人员落户政策进行了大幅优化完善,进一步放宽社保缴费基数、缴费时限,并将原来的“回国后应直接上海工作”调整为“回国后2年内来本市工作”。同时,还实施了“网上办、马上办、上门办、一口办”服务举措,申办材料大幅精简,减少一半以上,申办时间也缩短到了15个工作日。

留学人员创业园,为留学人员来沪创业提供了“硬平台”支持。通过市区共建的形式,上海已建立了张江、嘉定、漕河泾、科技创业、虹桥临空、莘闵、徐汇、宝山、杨浦、普陀、医谷和临港新片区等12家留学人员创业园,“海归服务海归”的专业化服务模式为留学人员来沪创业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各留创园也依据各自的优势产业形成了各自的特色。

近年来,上海高度关注以博士后为代表的优秀青年科研人才的培养,积极做好高端海外人才引进工作。赵永峰介绍,2020年上海对原有“超级博士后”激励计划和博士后管理工作实施办法进行了修订,聚焦外籍、高峰和高层次团队进一步完善了“超级博士后”的申报范围,为博士后进出站管理、落户、子女就读、博士后公寓入住、人才计划申报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政策保障。依托众多一流高校、科研机构的雄厚科研实力,以及齐全的产业分布为跨界合作带来的便利。此外,还针对新近回国(一般2年内)的从事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研究、企业创新创业的留学人员,实施了“浦江人才计划”,为其来沪发展提供资助。十余年来,4437名优秀留学人才在获得浦江人才计划资金支持后逐渐成长为各行各业的佼佼者,一批受资助者已成长为院士、首席科学家、领军人才、学术技术带头人等。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之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赵永峰表示,上海人社部门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系统观念,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全力稳定和扩大就业,统筹抓好世赛筹办、人才人事、社会保障、劳动关系和数字人社建设等工作,为人民交出一份更好的答卷。

【责编:倪珺】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