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联合印发《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设方案》,明确“施工路线图”,持续有序推进G60科创走廊建设。
G60,是沪昆高速公路的“编号”,这条高速公路东起上海松江区,向西南方向经过苏州吴江区,然后再向浙江省延伸,终点昆明。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包括G60国家高速公路和沪苏湖、商合杭高速铁路沿线的上海市松江区,江苏省苏州市,浙江省杭州市、湖州市、嘉兴市、金华市,安徽省合肥市、芜湖市、宣城市9个市(区),总面积7.62万平方公里。
这是一条科创走廊,更是一条“黄金走廊”。
2018年6月1日,这9个市(区)在上海松江共同签署了《G60科创走廊战略合作协议》。同年9月1日,长三角工业互联网峰会暨G60科创走廊工业互联网协同创新工程启动大会在上海召开,第一批工业互联网平台和专业服务机构目录发布,18家工业互联网平台、12家专业服务机构上榜,苏州当时有5家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入选。
作为江苏唯一入列G60科创走廊的城市,苏州埋头苦干了近三年——这1000多个日夜,已在G60科创长廊“时间史记”中留下了深深的“苏州印记”。
联盟 聚合苏州企业近千家
“每周有两三天在苏州,三四天在上海。从上海到苏州,坐半个小时高铁就到了,非常方便。”中智行科技有限公司市场与传播高级经理郭潇楠告诉记者,今年初,中智行从上海虹桥拓展到苏州高铁新城后,穿梭沪苏两地成了他每周工作的日常,在不经意间,他也成了虹桥相城同城化的“体验者”。
“汽车驾驶,安全为先。复杂的路况、恶劣的天气、视觉死角盲区、突然窜出来的车辆等等,对智能驾驶车辆都是考验。”中智行董事长助理、战略部高级总监狄笛说,第一代智能驾驶属于单车智能,发展到第二代,通过在路端布设传感器等设施设备,运用5G等技术,与智能驾驶车辆形成全域感知,实现车路协同,突破了单车技术瓶颈,不但更具经济性,而且交通运行效率可提升60%。“一代技术,为国外引领,二代技术,则是中国创造。”狄笛说,车路协同,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借助高级别的智能化道路才能够发挥最大的效力,相城在“新基建”方面的大力支持和投入,将帮助中智行有机会把车路协同的创想变为现实。
包括中智行在内,苏州高铁新城目前已集聚智能驾驶(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企业56家,整个相城区达84家。截至2020年底,苏州高铁新城完成总长63.4公里的智能网联测试道路改造,包含了丰富的城市开放道路场景。
建立产业联盟和产业园区联盟,是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推动产业集群建设的重要方式。作为G60科创走廊成立的第三个产业联盟,智能驾驶产业联盟2019年在苏州高铁新城揭牌以来,先后牵头或参与组织举办了全球智能驾驶峰会等一系列重大活动,在促进产业协同发展、招引更多专业人才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从企业到产业联盟,苏州积极融入G60科创走廊。据统计,全市近1000家企业加入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相关产业联盟,形成推动产业发展的聚合效应。
集群 400亿产值打造“影响力”
G60科创走廊建设方案明确,围绕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领域,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
长三角G60科创走廊集成电路产业联盟落户苏州工业园区并非偶然。
苏州工业园区集成电路产业2020年产值达400亿元,同比增长11%。在2020年度苏州集成电路企业20强评选中苏州工业园区共有13家企业入选20强,占比近七成。创耀(苏州)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便是其中之一。
创耀科技扎根园区以来,专注于通信核心芯片的研发、设计和销售业务,并提供应用解决方案与技术支持服务。该企业是国内较早研发并掌握基于VDSL2技术的宽带接入技术和宽带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的企业。目前,创耀已在电力线载波通信芯片相关的算法与软件、接入网网络芯片相关的算法与软件、模拟电路设计、数模混合和版图设计等方面形成了诸多核心技术,主要产品和技术处于国内先进水平。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国内集成电路设计人才集中在北京、上海,苏州离上海很近,交通方便,区位优势明显。
芯片半导体是国之重器。在苏州工业园区,目前已形成了较为完备的集成电路产业链,在特色细分领域拥有良好的产业基础,产业链完整性、企业集聚度、人才储备等均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国内半导体微纳制造十强企业一半来自这里。在多个领域也都取得了骄人成绩。在封装测试领域,全球前十大封测企业有6家进驻园区,9家企业位列我国封测行业30强,产业地位突出,营收占全国11.2%。在集成电路设计领域,园区拥有各类IC设计企业110余家,其中营收过亿企业有9家,尤其在光通信、化合物半导体等特色细分领域,涌现了一批具备行业领先优势的重点企业。园区还拥有半导体设备、材料企业28家,其中设备企业9家、材料企业15家、设备配件企业3家及设备加工企业1家。除了整体产业跃居全国前列之外,园区近年来还涌现出晶方半导体科技、京隆科技、思瑞浦微电子科技等一批明星企业。
参与G60科创走廊建设,苏州围绕规划对接,加快推进产业布局一体化。近年来,苏州聚焦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先导产业,主动参与构建长三角G60科创走廊“1+7+N”产业联盟体系,苏州工业园区成为“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产业园区联盟”首届理事长单位,苏州工业园区东沙湖基金小镇和吴江高新区医疗器械产业园被确定为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产业合作示范园区。为深度融入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设,今年3月苏州市成立了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设推进领导小组,进一步加强推进相关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
同城 一条走廊“串起”一片资源
聚焦科创资源整合和共享,鼓励各地开展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引导重点产业领域原始创新成果加速转化。建设“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的先进走廊”,是G60科创走廊的战略定位之一。
2018年12月,苏州与上海科技部门共同实施“科技资源开放共享与协同发展行动计划”,搭建开放共享与协同发展服务平台,推动两地科技资源互通共享,并对沪苏企业使用对方资源、科研机构为对方企业提供服务给予相应的补助。据统计,2020年,全市241家企业的1814个项目获得补助,其中134家企业的989个项目由上海机构提供服务,占比分别为55.6%、54.2%,比上年度分别增长88.7%、196.8%;全市20家科研机构服务上海企业577家,服务费用1.98亿元、比上年增长352%。到2020年底,开放共享与协同发展平台共集聚3.8万余台套仪器设备,原值超过300亿元,1300多家苏州企业在平台上注册,不出苏州就可共享上海的科技创新资源。
去年10月,昆山市工业技术研究院获批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基地。
昆山工研院深化与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合作,在昆山成立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昆山分中心,导入东部中心在国内外的大院大所和优质项目资源。在上海成立沪昆科创中心,积极引进科创帮、宇墨咨询等沪上技转机构。将上海最新科研成果植入昆山企业,打通沪昆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通道,实现与上海科创资源的无缝对接。工研院与捷安特、上海大学签订共建长三角先进表面处理联合研发中心协议,研发中心投入金额1000万元。促成圣普络网络科技(苏州)有限公司与上海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签约共同成立上海大学网络安全(昆山)联合研发中心,投入金额400万元。促成江苏三一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与上海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签约共同成立生物质成套装备(昆山)联合研发中心,投入金额450万元。
共享 大院大所带来“大融合”
作为中科院与苏州合作的桥梁,中科院苏州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积极主动与苏州工业园区企业发展服务中心联合策划,围绕创新链融合发展,在科技资源共享、技术转移服务等方面加快对接上海。昨天,该中心还专赴上海,帮助园区创新企业对接上海市研发公共服务平台、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等龙头型“大院大所”,推动沪苏产业融合发展。
来自苏州市科技局的统计数字显示,截至2020年底,苏州全市与上海32家大院大所建立起稳定的合作关系,建设了25家具有独立法人机构的科技创新载体平台。中科院是其中的典型代表。目前在上海的中科院所到苏州“开枝散叶”的有中科院硅酸盐所苏州研究院、药物所苏州研究院、技术物理研究所苏州研究院、生化细胞所苏州研究院等。包括中科院所平台载体在内的一大批大院大所的建成投用,以及一大批高质量产业项目落地,是“沪苏同城化”的有力注脚。
作为中科院上海药物所苏州成果转化中心在苏州孵化的第一家高新技术企业,苏州旺山旺水生物医药有限公司自2013年成立以来,企业发展迅速,目前拥有国内一流的科研、技术和管理团队,总人数超100人,研发实验基地7000平方米。以技术创新为驱动力,旺山旺水在医药领域深耕厚植,已构筑出包括7个候选(8个适应症)的新药研发管线,涉及中枢神经系统和抗感染等疾病治疗领域。其中化药1类候选新药TPN171的PAH和ED适应症都已进入II期临床试验,化药1类抗癫痫新药TPN102已完成I 期临床试验,即将进入II期临床研究,化学1类抗新冠肺炎候选新药VV116已完成临床前研究,另有4个化药1类候选新药正在临床前研究中。截至目前,旺山旺水发明专利申请已有70多项,其中PCT申请10多项;自2013年成立以来,已递交5个1类新药IND申请,其中4个产品已获得临床批件或临床默示许可。
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苏州研究院依托技物所与上海地区的中航集团、中电集团、航天八院等大型国企和国家级科研机构的密切合作关系,发挥技术资源优势,是推进苏州航天航空产业转化的重要基础。在目前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中,上海技物所在红外、光电系统等领域拥有强大的技术优势,可将中科院和中国航天的成果实现快速转化,积极助力沪苏对接。
推进大院大所合作,推动重大科技创新载体建设。据介绍,今年一季度,沪苏共建科技创新载体平台28个,合同金额7.17亿元;沪苏校地校企达成合作项目45个,合作金额4.08亿元,其中校企合作项目39个,合作金额3.98亿元;沪苏举办29场产学研对接活动,参加苏州企业273家,达成43项合作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