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讯 小河、记者沈贞海浙江报道 3月28日,王朝录王成浩父子绘画展在浙江省永康市文化馆一楼展厅开展。永康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黄立华、高镇股份经济合作社党总支书记王根红、永康市文化馆馆长胡驰鹤、高镇股份经济合作社党总支副书记周钱武、中国新水墨画院副院长南溪(王荣强),永康美协副主席朱一虹等领导嘉宾,以及美术界同行、艺术爱好者等参加开幕式。据介绍,该绘画展将从3月28日一直持续展览到4月6日。
此次展览比较特殊和引人注目的是,该展览的画家王朝录、王成浩系父子关系,是浙江省永康市高镇人。
据介绍,王朝录是王成浩的父亲,其长年生活在农村,曾经当过赤脚医生,他非常热爱美术,受到农村传统土布蜡技艺的熏陶,吸收传统土布蜡染技法,将蜡染图案与自己的绘画相融合,经过多年摸索,形成自己独特的绘画风格。他的作品在《美术报》等权威报刊发表,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王成浩是王朝录儿子,小时候就受到父母影响,爱上画画,从瓷砖上画邓小平头像开始一步步走上绘画艺术道路。他的绘画很有特色,如同墙上的马赛克结构,以色彩构成的方式塑造戏剧脸谱头像,每幅画里至少有几百个小方块,多则上千个小方块和菱形,利用这些小方块塑造出脸谱形象,这是他自己独创的一种画风。2010年他创作的脸谱作品分别在《美术报》和《中国当代艺术》上发表,四幅京剧脸谱作品在北京国贸画廊艺术博览会上被收藏,现为北京宋庄艺术区自由职业艺术家。
在当天举行的开展仪式上,高镇股份经济合作社党总支书记王根红表示,王朝录、王成浩他们都是我们高镇村农民,他们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热爱艺术,几十年来孜孜不倦追求理想,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受到了专家和同行的肯定、称赞。
王根红表示,王朝录、王成浩父子在绘画道路上辛勤耕耘,积极求索,敢于创新的精神,体现了“厚德、自强、创新、腾飞”的高镇精神,展示了高镇人在文化自信、乡村振兴上进行的艰辛探索和可贵的努力,展现了高镇文化建设的成果。他们传播了高镇故事,留下了高镇人坚实的脚印,是高镇乃至永康发展过程中,特别是文化事业发展过程中难得的精神食粮。
永康市文化馆馆长胡驰鹤说,春暖花开的季节迎来了王朝录和王成浩父子俩画展,这是疫情后永康市文化馆第一次公开展出。父子俩生活在南溪江畔的高镇,那里有著名的十八蝴蝶,有优美的村歌,还有创办十几年如一日的村报,是个物质富裕、文化重视,双文明发展的样板村,更有像王朝录王成浩父子这样热爱文化,吸收传统营养,视角独特,蹊径独辟,执着于文化的村民,相信高镇精神文化发展一定会继往开来,更上层楼。
当天的开展仪式,由一位特殊的嘉宾陈加斌主持并作序。其是原中国永康国际门业博览会1-3届组委会副主任。曾在人民日报发表长篇散文《大陈的风》,列入全国中考现代文阅读范文。武汉大学客座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陈加斌在序中表示,听过《前门大碗茶》里的“红脸的关公黑脸的张飞白脸的曹操……笑,喳喳”,看过北京城逼真的脸谱,常常被那一句句京腔一张张脸谱打动。想不到客居了近30年的城中村高镇居然出了画脸谱的一位农民画家。1976年出生的王成浩,蹊辟独径,在孤独的空间里默默生长自由的灵魂,潜心修炼梵高的抽象,上千块小方块的背后,千姿百态的脸谱呼之欲出,多维的立体若隐若现维妙维肖。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我实在不敢相信眼前这位憨厚近于木讷的青年农民,有这般艺术造诣。
陈加斌介绍,王成浩近乎自闭的寡言清欢,远离棋牌游戏,远离尘世纷扰,一个下午的交谈,没有一个电话。他说,绘画是兴趣,画了就要画好。他朴实的话语里隐藏了一颗匠心一份追求一份执着,我想在物欲横流的时代,除了难能可贵,更是一代青年农民骨子里的国粹喜爱,沉默是金的背后正是一代大师成长的必经之路。
“一张腊染水墨画,像一张拓片,传承着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一张脸谱,像一张照片,诉说着人世间的真善美。生命的价值与意义,都在精神家园里发酵。”
“小小的父子画廊,两代农民的文化春天正在开放。村支书王根红告诉我,村里创建省书法村体育村,正缺这样的先进典型。”
“从甘蔗村养蚕户里走出来的王朝录王成浩的第一次人生画展即将在家乡文化馆开幕了。我在这个民间舞蹈十八蝴蝶飞起来的村庄,看见两只蝴蝶飞呀飞,一只叫善良,一只叫聪慧。看见蜡封的脸谱经过20多年的沉淀,即将浮出水面,或许带给我们新时代农民别样的风采与风暴。”
“我想,这对文化的翅膀,充满自信、充满力量、充满阳光。”陈加斌如此作序,并感慨的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