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聚焦东方 > 新闻

演艺大世界 从“演艺码头”迈向“演艺源头”

2020-12-11 12:54     文汇报

演艺大世界,是以上海市黄浦区人民广场为核心区域,辐射整个黄浦区乃至上海中心城区的演艺聚焦和产业发展区,自2018年11月获命名以来,演艺大世界就成为上海打造亚洲演艺之都的核心示范区。目前,演艺大世界范围内正常运营的剧场达到22个,演艺新空间38个,是全国规模最大、密度最高的剧场群。

百年大世界,不仅开出了国内首个演艺夜市,还构建起一个集纳各类演艺资源及海量数据的“大世界演艺资源交易平台”,让演艺有了全新的交易模式。截至目前,交易平台达成交易意向超过1.1亿元,与上海的30多家剧院实现大数据共享,且与长三角专业机构取得合作。

现存历史最长的百年剧院——人民大舞台,跳出传统演艺舞台,拓展开辟“星空间”打造驻场剧。首部剧目即成“网红”,票是需要“秒杀”的,观众是各地拖着行李箱赶来看的。

中国大戏院,借由定期举办的国际戏剧邀请展迭代自身的演艺思维和模式,推出原创剧目《石库门的笑声》。尽管受疫情影响演出场次有所调整,很多观众甘愿持票等待近一年,“退了票怕就抢不到了”……

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在市委宣传部指导下,演艺大世界紧紧围绕建设“亚洲演艺之都”核心示范区目标,以塑造和提升演艺大世界品牌为着力点,不断推动演艺产业融合创新发展。经过两年多努力,演艺大世界已经成为上海演艺文化高地,形成了产业要素集聚、文商旅良性互动、流量经济效应初显等鲜明特点。

今年5月重启剧场演出后,演艺大世界四个月内推出了8704场演出,吸引25万观众;仅国庆长假就上演38台剧目、156场演出,上座率70%,服务观众4万余人,票房收入约686万元,带动全市演艺市场全面回暖。

面向“十四五”,对标纽约百老汇、伦敦西区等世界级剧院群,演艺大世界将积极把握演艺产业新趋势、新动向、新特点,持续推动演艺大世界高质量发展,努力打响品牌,构建产业链,优化演艺生态,提升演艺产业能级,推进演艺产业高质量繁荣发展。

跨场域跨时空的文化星云勾连成型,影响力持续扩大

目前,演艺大世界区域内共有专业剧场22个,授牌的“演艺新空间” 38家,去年演艺大世界总计演出19528场,占全市演出场次总量的半数,其中各类首演剧目80部。

2020年截至10月31日完成国内申报演出13038场。名人名家和头部机构入驻演艺大世界,上海国际音乐剧节、上海国际喜剧节等节展贯穿全年。中国小剧场戏曲展演、上海城市草坪音乐会、表演艺术新天地、思南城市空间艺术节、“艺·树”计划等诸多节展和活动品牌亮点频出。笑果工厂新天地店等商旅文跨界融合新业态逐个涌现。

一个跨场域、跨时空的文化星云在城市上空勾连成型,影响力不断扩大。同时,演艺大世界三级服务体系建立,发放观剧手账28万册,演艺地图7万份,不断强化剧场群服务。两年多来,区文化专项资金共扶持文化项目80余个,投入资金近1亿元。

今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演艺大世界及时调整,在做好疫情防控、复工复演、重振市场的基础上,努力探寻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的演艺产业新发展。

比如,出台《关于推进黄浦区文化和旅游产业复苏发展的十二条措施》,指导企业享受相关金融支持、税收减免等政策。累计帮助40家文化企业成功申请稳定就业补贴扶持共计128.08万元;以“减材料、优流程”开展剧本预审工作,助力疫后复演审批“提速度,高效办”。

开拓云端剧场,举办“艺起前行”演艺大世界云剧场,安排莫扎特歌剧《魔笛》等12家单位的16台剧目参演;上海戏曲艺术中心携所属六大院团推出“东方之韵”戏曲展演周,其中“越赏清音”上海越剧院直播演唱会在线观看人数达170余万人次。目前各剧场演出逐步恢复正常,总体运营情况良好。

提振产业涵育生态,提高集聚辐射度

为进一步涵育发展演艺产业和市场生态,演艺大世界注重充分发挥三大节展的集聚带动作用。2020上海国际音乐剧节共征集作品147部,持续推动创作者与制作人的市场化对接;2020上海国际喜剧节上演22台剧目128场演出,新增脱口秀板块;2020年中国小剧场戏曲展演持续发挥引领作用,辐射至长三角地区。

激发产业发展活力。加快“大世界演艺夜市——大世界演艺资源交易集聚区”建设,以演艺为主题,以夜市为业态,组织看剧游园,观摩洽谈采购,并提供专业服务和孵化配套政策。

探索在线演艺新路径。举办2020演艺大世界在线演艺发展峰会,探讨互联网+演艺、数字艺术沉浸式体验等新兴业态的发展前景,努力拓展演艺大世界新边界。启动成立“演艺大世界在线演艺联盟”,180家演艺相关企业表达参与意向。

为促进商旅文联动,演艺大世界将继续做强演艺实体空间。上海音乐厅等3家剧场年内完成修缮,新增包括3家户外空间在内的12家“演艺新空间”;分批实施剧场5G新基建设施布局,目前已有6个剧场完成5G覆盖,5个剧场完成方案制定,为现场演艺和在线演艺融合发展提供更多可能。

营造全城有戏。2020表演艺术新天地历时十天,在新天地广场、石库门街区的11个演出空间中,呈现20部剧目、近200场演出。2020思南赏艺会以民乐世界之旅为主题,展示民乐多样化、国际化的跨界魅力。上汽·上海文化广场开辟“户外舞台演出季”,在户外南侧草坪安排了28场演出。“浦江兰韵”昆剧浦江游船专场启航。Sinan Yé思南夜派对、外滩枫径、豫园国潮夜市等市集项目也嵌入演艺节目的身影,表演艺术与文化夜市交相辉映,为夜经济注入生机活力。

紧扣“融合创新”,放大溢出带动效应

面向“十四五”,演艺大世界进一步锚定发展目标定位,将推动实现“三个变化”。

推动演出剧目从“保质增量”向“提质增效”转变。未来,演艺大世界不仅要百花齐放,更要发力培育更多弘扬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彰显城市品格、时代气息、国际气质的高品质剧目和高质量演出。

推动平台功能从“演艺码头”向“演艺源头”拓展。目前“演艺大世界”集聚了不少优秀剧目,让市民群众在家门口就享受到高品质文化生活。未来将利用好资源集聚功能,推出更多优秀本土原创剧目,培育更多高品质驻场剧目,示范引领国内演艺创作,以此强化“演艺源头”功能。

推动服务理念从“文化惠民”向“文化育民”提升。依托三级服务网络体系,“一公里演艺生活圈”为市民群众提供了便捷票务服务,推出补贴票、尾票优惠等举措。下一步将加强美育工作,联动专业剧场推出更多公益体验、公益培训,吸引更多市民“想看戏、去看戏、学演戏”。

此外,紧扣“融合创新”,重视运营管理,通过机制体制的创新来发力提升市场决策、剧场运营、平台整合、票务服务等“四个能力”。同时,通过强化跨区域协同、跨地域协同、跨领域协同等,形成“大循环”,进一步放大溢出带动效应。

比如,推动区区合作,将演艺大世界的溢出效应从人民广场1.5平方公里的核心区,辐射到周边区域,形成“一个引擎、多轮驱动”格局,全面激活浦江两岸演艺新动能。

积极探索长三角演艺产业一体化发展新模式,通过联合孵化、项目联营、剧目巡演等方式,推动演艺大世界在长三角范围内发挥更大作用。

推动演艺与商业、电竞、旅游、创意、设计等跨界融合,精心打造“演艺大世界之旅”等文旅融合产品,培育演艺新业态。同时做大做强版权、文创、旅游、教育、培训等演艺周边产业,努力形成票房收入带动附加消费的发展新局面。

【责编:倪珺】
原标题:演艺大世界 从“演艺码头”迈向“演艺源头”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