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国内首个完整的健康影响评估制度建设方案在沪发布。
建立健康影响评估制度,系统评估经济社会发展重大规划、政策、工程项目对公众健康的影响,是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的重要举措,也是推进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重要抓手。
“上海市健康影响评估制度建设研究”是《健康上海行动》首批40个重点项目之一,由上海市疾控中心组织开展研究,历经一年多时间形成研究报告及管理办法、评估指南、指标体系三个技术方案。
在上海市健康促进委员会办公室、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共同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该项目总负责人、市疾控中心主任付晨介绍,上海市健康影响评估聚焦重大民生政策、建设规划和重大公共建设工程项目,包括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环境保护、公用事业等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政策,城市建设、交通、住宅和产业等建设规划,以及新改扩建机场、码头、车站、轨道交通等公共建设工程项目。由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牵头,统筹管理健康影响评估工作,包括组织制定健康影响评估管理制度及相关技术文件,组建专家咨询委员会和专家库,组织遴选健康影响评估机构,对上海市健康影响评估工作进行登记备案管理等。评估流程分为评估启动、实施评估、公众参与、登记备案、结果跟踪五个阶段,贯穿项目实施全过程。为体现健康影响评估的预测性,使政策规划草案、项目设计更加完善,方案明确建议责任主体应在立项决策阶段主动组织开展健康影响评估,“跨前一步”更加突显健康融入万策,更好维护民众健康权益。
除了相关法规制度和机制体系,上海市健康影响评估制度建设方案同时建立配套的评估指南和指标列表。该项目主要成员、市疾控中心健康危害因素监测控制所所长苏瑾介绍,评估指南明确健康影响评估原则、评估启动时间、评估方法、评估程序等四方面内容,指标列表则针对市民主要健康问题,包括环境、社会与文化、经济与产业、生活方式、人群整体健康水平、死亡和肿瘤、慢性病和精神健康、职业病和地方病、其他伤害或疾病、生殖健康、妇女儿童健康等11大类,共涵盖279个代表性指标。
据悉,上海将持续推动健康影响评估制度建设进程,尽快实现研究成果向政策转化,在全国率先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健康影响评估制度体系。(姜泓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