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赛选手用面粉做的动物惟妙惟肖。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讯 记者缪晓琴上海报道 近距离观察体验,能够更好的激发人们学技能、用技能的强烈热情与浓厚兴趣。11月13日,2020年上海市第二届“四大品牌”职业技能大赛开幕式暨 “上海购物”“上海文化”专场竞赛项目在上海虹桥进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南区擂鼓开赛。进一步传递崇尚技能的社会正能量, 营造“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良好氛围。
本届大赛得到了闵行区、浦东新区的大力支持,将贯彻落实中央对技能人才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响应上海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全力打响上海‘四大品牌’,率先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求,分设“上海服务”“上海制造”专场竞赛、“上海购物”“上海文化”专场竞赛。
办赛规格高,保障专业性和规范性
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赵永峰介绍说,今年的大赛围绕上海“四大品牌”,共设置58个竞赛项目,其中,正式比赛项目16个、展示比赛项目16个、互动体验项目26个。尽管受到疫情影响,但社会各界对此次比赛十分关注,全市仍有近100支代表队、7700余名选手参加比赛。此外,还邀请了长三角部分地区人社部门共同参与此次比赛。
赵永峰表示,本届大赛正式比赛项目坚持与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全面接轨,遵循世赛规则、标准和技术要求组织比赛,积极助力参赛选手向具备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掌握精湛技术的高端国际化技能人才转型发展。为推动上海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贡献出满满的正能量。
参赛选手手工织的花儿争奇斗艳。
本次大赛项目含金量高,现场开展8个正式比赛项目和4个展示竞赛项目的决赛,吸引来自全市的近三百名专业选手参与角逐。项目设置上兼顾世赛人才选拔储备和“上海文化”“上海购物”专场特征,比如花艺、时装技术、糖艺/西点制作、珠宝加工为世界技能竞赛衔接项目;而评茶员和眼镜验光员两个项目则是首次纳入市级一类竞赛的新兴项目。
为确保大赛专业性和规范性,赛区执委会邀请各市级行业协会和高职院校担任技术支持单位,“上海宝玉石行业协会”“上海市眼镜行业协会”以及“上海市城市建设学校”“上海市群益职业技术学校”等专业机构提供全程技术支持。
互动体验浓,展现“海派文化”精粹
惟妙惟肖的京剧脸谱与面塑、古色古香的紫砂与揩漆、巧手生花的剪纸与钩针、独辟蹊径的葫芦匏器与香囊制作、方寸匠心的海派石刻与古书画修复……琳琅满目的技艺展示和文创产品,让观展者通过沉浸式技能展示和互动体验,充分领略到海派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创新。
大众耳熟能详的龙华素斋和敦煌牌民族乐器更是成为了现场的“爆款”,吸引很多观展者排队参与体验和互动。这些文创完美契合了“上海文化”和“上海购物”的主题,观展者在技术专家的指导下亲手体验自己感兴趣的项目,沉下心来进入技能的世界,在“手作”的体验中感受技能的魅力。
此外,现场还安排了技能跨界展示区域,主办方别出心裁地将美容和珠宝加工两个项目进行跨界融合展示——璀璨的珠宝点缀精致的容颜,美轮美奂,引人驻足。多元素的碰撞、多形式的展示、多视角的演绎汇聚成一座海派文化技能乐园,让人流连其中感受海纳百川、匠心传承的海派“上海味道”。
赋能维度多,引领网络时尚“直播潮”
作为专场竞赛项目之一,2020年上海市“四大品牌”咖啡职业技能大赛的手冲咖啡比赛使用的咖啡豆是来自云南保山,是上海市技师协会咖啡专业委员会与闵行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共同携手组织行业专家远赴云南考察、寻豆,精心挑选的咖啡豆。通过比赛现场的公益推广,智力帮扶云南咖农,弘扬中国的云南咖啡。
本次活动现场首次引入全景直播概念,在“腾讯直播”平台搭建“技能专家说绝活”和“技能扶贫亮成果”两大主题直播间,进行长达六个小时的视频直播,为不能到现场的群众提供身临其境的观赛观展体验。在“技能专家说绝活”直播间,各项目的技能大咖和“非遗传人”走进直播间,与观众分享技能成才的“终南捷径”,为有志于攀登技能高峰的观众朋友指点迷津。
在“技能扶贫亮成果”直播间,由来自云南保山市的电商主播为观众带来当地扶贫产品的直播推介。这些在直播间对自家产品如数家珍的电商主播都是参加过闵行区对口援建技能扶贫项目——“网络直播”训练的保山青年,正是之前的“网络直播”技能培训让他们有了直播体验,激发了职业兴趣、提升了职业技能,从此走上了“数字成为新资源、手机成为新平台、直播成为新职业”的技能脱贫、技能成才道路。
上海市副市长彭沉雷出席并宣布大赛开幕,市政府副秘书长赵祝平,闵行区区委副书记、区长陈宇剑等领导参加相关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