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聚焦东方 > 新闻

改革不息热度更旺,临港新片区喜迎周岁

2020-08-17 15:27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讯 记者缪晓琴上海报道 揭牌近一年,政策制度创新任务已完成过半,新增注册企业同比增长70%,新签约项目总投资超2700亿元…… 8月13日,上海市举行政府新闻发布会晒出临港新片区靓丽周年“成绩单”。市府副秘书长、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朱芝松表示,新片区正呈现“热度不减、势头不减、改革力度不减”的良好态势。

锐意进取的一年,政策落地带来的发展效应逐步显现,新片区内高端资源要素加速集聚。朱芝松表示,新片区管委会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五个重要”指示要求,以“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精神状态,全力推动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落地实施。目前,新片区总体方案明确“5自由1便利”政策和制度体系正在稳步、快速推进,从总体方案中分解出的78项政策和制度创新任务已落地45项,另有22项已形成方案;国家、上海市、管委会累计制定发布各类政策107个,形成典型创新案例32个。新增注册企业15115户,同比增长70%,注册资本金超过2000亿元,同比增长313%。共计签约项目358个,涉及总投资2713.63亿元。

日新月异的一年,新片区不但紧抓产业的物理扩容,更聚焦制度的深层变革。开放型的政策制度体系框架,正不断提升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新片区率先实行企业名称告知承诺制,将企业名称登记速度从改革前的“一天”提升到“实时”,施行3个月以来,共有约2400家企业通过该方式获得企业名称。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国家外汇局、上海市政府联合发布“金融30条”,赋予临港新片区金融先行先试权限,率先实行优质企业跨境人民币结算便利化、一次性外债登记、境内贸易融资资产跨境转让、高新技术企业跨境融资便利化额度、本外币合一跨境资金池等创新试点,进一步提升外资、外贸企业开展跨境业务、离岸业务的便利化程度。

马不停蹄的一年,临港新片区管委会有针对性地进行体制机制创新。聚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航空航天四大前沿产业领域,加快推进以关键核心技术为突破口的前沿产业及创新生态政策的出台与落地,集中出台相关专项措施。不断完善功能,加大对新型贸易、跨境金融、高端航运、专业服务、信息服务业的扶持,出台促进城市商业、旅游、文化、体育等生活服务业发展政策。以人为本,加快集聚海内外人才的综合配套政策出台落地,为海内外人才出入境、停居留、考试执业提供更多利。

实践探索的一年更加证明,精准有效、竞争力强的政策体系,是临港新片区保持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近期,财政部、税务总局明确临港新片区内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行业企业自成立之日起5年内享受15%企业所得税税率,新片区也出台了一系列配套产业支持政策,受到国内外投资者的高度关注。预计到今年年底,仅集成电路领域的落地项目总投资就将超过1000亿元。

在服务“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新片区应如何利用独特优势,发挥特殊作用?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朱民表示,新片区将聚焦“特殊经济功能区”和“特殊综合保税区”独特的区位、产业和政策优势,实施最高标准、最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以国际化的要素市场价格信号为引领,不断完善要素高效配置的竞争性市场机制。一方面引领带动国内产业升级,为内循环提供新动能,聚焦产业核心领域和关键环节,大力引进国际前沿水平产业项目,建立健全功能性产业政策和制度体系,强化与长三角地区的产业布局合作,引领带动国内相关产业链的高级化进程。,在双循环中提升要素市场的内外联通效率。一方面发挥要素市场的联通功能,以“五个重要”为统领,发挥高标准、全方位开放的全局性先导作用,构建国内外要素资源市场化配置的最优制度环境,打造人才、资金、技术、数据等领域联通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功能性平台。

下一步,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将坚持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大胆闯、大胆试、自主改,进一步发挥对外开放“试验田”、“风向标”的作用,加大开放型经济风险压力测试,拿出更多突破性、引领性的改革创新成果,全力打造更具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

上海市审改办副主任盛强、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副局长李军、上海海关副关长施健、市财政局二级巡视员卢华出席了发布会。

【责编:倪珺】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