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有效控制、经济加快复苏后,全国各大城市人才竞争愈加激烈。最近,猎聘发布的《中高端人才就业大数据报告》显示,2020年上半年,在全国各大城市新增中高端人才需求中,上海占比最高,达11.9%。同时上半年全国城市活跃中高端人才占比中,上海也以14%的比重位居首位。
“从招聘趋势可以看出,上海的人才流入正日益高端化。”上海社会科学院人口发展与社会政策研究室主任杨昕表示,这一方面与上海的产业发展新趋势紧密相连,另一方面又与上海在人才政策、社会治理等方面的升级优化息息相关。
互联网行业将成中高端人才“蓄水池”
过去,在人们的“固有印象”中,金融业以及相关的服务业往往被认为是上海招聘岗位最多的行业。但这一现象已在过去一年内悄悄发生变化。
来自复旦大学全球科创人才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姚凯团队的研究显示,去年开始,上海热招岗位前三名已从往年热招的金融业相关岗位,变为互联网相关岗位,并持续至今。“特别是疫情以来,互联网行业一直稳居上海中高端人才需求量首位,金融业和机械制造业分列二、三位。”姚凯表示,以拼多多、小红书、B站等为代表的上海互联网企业,正掀起一股人才争夺新浪潮,这正是今年上海新增中高端人才需求居全国之首的重要原因。
上海互联网企业在人才争夺战中的“乘风破浪”,离不开其自身的逆势崛起。上半年上海金融业表现突出,国际金融中心地位进一步提升,但相对“老大哥”金融业的稳步发展,上海互联网新经济增势更为迅猛。上海市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比去年同期增长13.5%,而金融业增加值增长7.4%。相比金融企业,各类互联网公司大多用人需求更大,需要大量不同领域的人才集聚。
上海互联网行业在当下的蓬勃发展之势,还得益于过去几年对中高端人才的深厚积累。姚凯教授团队研究数据显示,目前互联网产业已成为上海拥有中高端人才最多的行业,占比超过20%,排名居全市各行业之首。姚凯认为,随着疫情对非接触式经济的呼唤,再加之上海更加开放、包容的人才政策,互联网行业将成为上海中高端人才“蓄水池”。
只要符合要求,应届生也不愁找不到工作
中高端成熟人才之外,上海对作为职场新人的应届毕业生,吸引力也在持续增强。
今年,上海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就业促进中心会同上海市学生事务中心发布的《上海市2019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报告》指出,近年来,外省市生源毕业生留沪就业比例呈现连年上升态势,并且对长三角和华东地区生源的就业吸引力不断增强。其中,2019年外省市生源应届毕业生在沪就业人数占全部外省市生源的41.6%,比2018年同期增加2.27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今年6月对上海3518名高校应届毕业生调查显示,受访已签约非沪籍毕业生中,选择留沪就业比例仍达到75.2%,同比提高3.2个百分点。非沪籍毕业生们普遍反映,个人发展机会多、城市资源配置好、收入水平高,是选择留沪就业的主要原因。
“即使像今年这样困难的情况,只要我们培养的人才符合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要求,也不愁找不到工作,甚至被用人单位抢着要。”复旦大学泛海国际金融学院职业发展中心职业顾问范英说。
上海为各类人才来沪发展提供了更友好的环境。比如,临港新片区揭牌三个月即发布《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支持人才发展若干措施》等一系列人才政策,围绕7大方面,提出48条措施,涉及特殊人才直接落户、居住证加分、住房保障等方面。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以来,上海的确面临着比以往更大的城市间人才竞争压力。”杨昕认为,长三角区域间人才加快流动有其积极意义,但这并不意味着上海将失去长三角龙头城市的人才优势。比如,根据智联招聘大数据和恒大研究院发布的数据,2017年至2019年间,上海一直稳居人才吸引力指数榜首。
未来,上海应该如何巩固自身的人才优势?“除了自身培养国际化人才,全球化配置人才资源已成为各国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因此,上海作为中国最国际化的城市之一,也应该聚全球各层次英才而用之,从而提升新兴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姚凯表示。(张煜)